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

要问现在哪部剧最火?

当然就是热议不断的《延禧攻略》了!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1)

可以说是继《甄嬛传》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后的又一部现象级神剧。

制片人于正应该是最大的赢家。

该剧不但收视惊人、好评如潮,而且也洗白了于妈之前给人的俗艳审美印象。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2)

《延禧攻略》制作精良,其一重大看点在于服装道具。

剧中后妃头上佩戴的绒花、手里拿的缂丝扇、皇帝40万一件的刺绣龙袍,都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的。

可谓是一场中华传统文化的盛宴。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3)

相比之下,剧中的配乐似乎就单薄了些。

但其实也是花了心思的。

剧中有一首婉转动听的插曲叫《宫墙柳》,不知大家是否有印象?

该插曲第一次出现,是舒贵人一天晚上故意在御花园清唱此曲,想勾引皇上。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4)

想当年《甄嬛传》里,甄嬛教安陵容使用了这一招,那是非常有效呀。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5)

谁知这次乾隆皇帝根本不吃这一套,罚她在御花园唱歌到天亮。

难道是吸取了他老爸的教训?哈哈!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6)

后来该插曲还在富察皇后扮洛神跳舞的片段出现。

如果不是这个洛神妆太惊悚的话(尤其是发型),本来应该是一段很有意境的歌伴舞。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7)

这首插曲就是于正亲自作词的,歌词如下:

宫墙柳 玉搔头,纤纤红酥手。

寂寞酒 锁春愁,往事难开口。

宫墙柳 玉搔头,纤纤红酥手。

寂寞酒 锁春愁,往事难开口。

挥挥衣袖带不走,相思那堪忧。

一觉黄粱梦醒后,闲话到白头。

宫墙柳 随风走,一步一叩首。

爱悠悠 恨悠悠,作茧自己囚。

谁说恩爱永不朽,碎了千金裘。

一梦醉倒望江楼,管他万古愁。

别看短短一段歌词,你可知其中用了多少诗词典故么?

我粗略数了一下,就有七处之多

1)宫墙柳,红酥手

全词最明显的用典就是宋代陆游的这首《钗头凤》了: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写出了陆游与原配夫人唐琬的爱情悲剧,一直让后人唏嘘不已。

而后宫嫔妃们与皇帝的爱情,又何尝不是一幕幕悲剧?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8)

2)玉搔头

玉搔头就是玉簪,后来还可以用来指代美女。

相传汉武帝有一次去李夫人的宫中,突然感到头痒,便拔下李夫人头上的玉簪搔痒痒,于是玉簪又得名“玉搔头”。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后宫,宫中女子一时以玉簪为时尚,还导致玉价爆涨呢。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9)

关于玉搔头的诗句,最著名的当属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两句,

描述了杨贵妃死于马嵬坡的凄惨:

六军不发无奈何,

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

翠翘金雀玉搔头

而宫斗剧中的嫔妃们,纵然平时锦衣玉食满头珠翠,却也常因宫斗失败而凄然死去。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10)

3)寂寞酒锁春愁

这句应该是化用了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

再把《钗头凤》黄滕酒的“酒”字加了进去。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君王也有离愁别恨,更何况深宫里的妃嫔?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11)

4)挥挥衣袖带不走

呵呵,这句竟是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最后几句中得来的,

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12)

5)闲话到白头

此句典故的借用还是比较贴切的,都是描述宫廷女性的生活。

出自唐代元稹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13)

6)碎了千金裘,管他万古愁

这两句的用典都来自李白的《将进酒》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14)

7)望江楼

成都市有个著名景点叫望江楼,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起来的。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15)

但我觉得歌词中的望江楼并不是实指这座楼,

而是引用了晚唐诗人温庭筠的《望江南》这首词: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这是首闺怨词,表现了女主人公望夫盼归,从希望到失望最后“肠断”的感情。

所以借用这个典故来体现剧中的宫怨也是很合适了。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16)

看得出来,于正不仅会编剧,填词功力也是相当了得啊。

可是,要把这首歌词生硬地塞到剧情里面,说是舒贵人写的,就显得很不靠谱了。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17)

毕竟这里面还有“寂寞”啊,“作茧自己囚”啊这样的字眼,

这是公然把皇宫比作囚牢啊。

敢当着皇帝的面唱这种词,不是自己作死么?

延禧攻略念诗(你可知延禧攻略一首插曲藏了多少诗词典故)(18)

我是喜欢文史的猫熊姐姐,关注一下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