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寻得临观(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小六盘山横亘在宁夏泾源与甘肃庄浪之间,是庄浪东出通边走市府平凉的必经之路,神奇的地壳运动造就了钟灵毓秀的小六盘山,沧海桑田,风云变幻,行进在小六盘的高山深溪之中,依然能够清晰地看见地貌的形成原因和变幻趋势,其山之深涧之中,便隐藏着西游记之中私改天数而被魏征梦斩的泾河龙王居所——老龙潭,传说故事去已远矣,但老龙潭之气象万千,云蒸霞蔚,平地生云,确是龙腾气象,自有一番龙腾虎跃之势,风过石罅,亦常有龙吟虎啸之声。

而小六盘与老龙潭的秋天,却是五彩斑斓之中隐藏着平静祥和的气象,恰如六盘山东西麓的泾源与庄浪土地,雄浑、深厚、萧瑟而又孤独。国庆假期,我自崆峒返庄,途径小六盘山谷,眼前秋色正好,山气愈佳,不禁强按归思,停车匆匆一瞥,就是这一瞥,已经足让人俱怀逸兴,思绪欲飞了。

幽寻得临观(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1)

进入小六盘峡谷前,作别泾源县城,西南方向有一水库,平素里匆匆路过,水库多枯水,青山因而显得单调干枯。前日路过时,水库丰水充盈,水映天光,山藉水色,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山水结合起来,才显得清秀而富有灵气。

幽寻得临观(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2)

进入山谷的路,路上没有什么车子,原因是国庆期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大家都去走高速路了,而这样风景秀丽的山间小路,却鲜有人经过,这恰好是会心处还期独赏,而震颤心灵的美之感受,往往在于孤独之中。

幽寻得临观(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3)

仰望高山,高山仰止,欲行大路,景行行止。我抬头看山顶时,白云从山顶生起来了,云彩自带翱翔天空之势,秋气辽阔,彩云皆飞。不知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王子安,到此处看云,会有什么样的句子。

幽寻得临观(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4)

云彩飞处,就是我回家的路,从此路回家,要从山峰最高处翻越。人在旷远而又高俊的自然之中,往往思接千载,视达八荒,最后发现自我的渺小和孤独。我常常想起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那种孤独和失意的鸣唱,总是从初唐的雄浑和苍凉中扑面而来。

幽寻得临观(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5)

说话间,我已经驾车来到了半山腰,回望走过的路,云在山脚,风过山巅,林海莽莽,秋色苍苍。伟人登临六盘而有诗赋,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今日一问,尚有回答者否?

幽寻得临观(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6)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有些诗词,必定会在人生的某一个瞬间,突然读懂。我趴在山崖边上,顺着一株枯草的视野,拍下了滚滚而来的山峦之秋,我俯伏在高峻的山崖,就像一株小草站在无声的秋色之中,就像东坡的千年一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幽寻得临观(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7)

图片十一点钟方向,有一个垭口,那就是我开车要经过的路。我在风景中独行,把无尽的辽阔当做路过的匆忙。我的脚下是高山,我的头顶是青天,我感觉我是高大的顶天立地,我又是渺小的匆忙人类,我是行走在秋风之中的树,我也是寄生在山腰的草。

幽寻得临观(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8)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落叶松挺拔的姿态,乍看像水中的倒影,从山上看天,白云是倒影,从天上看山,世界是不是倒影呢?

幽寻得临观(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9)

仰望树木,它们倒挂在山崖边上,努力向天空更高远处生长,它们的叶子落下来,枝干努力向上,一棵树总是给人以启示,向上与落下,总是像秋天必来一样的离别,不可避免地发生在人和树、天与云,月亮与星星,炊烟和晚风之间。

幽寻得临观(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10)

翻过小六盘,快要进入庄浪地界,我回首凝望,山峰显得娇小而平和。凝望处,白云似挽留,清风如催发,山上谷间无尽的秋色,留给匆匆路过的行人和云彩,还有那集体南迁的雁阵。

人生总是太匆匆,逆旅之中,我亦是行人。最美的风景总是在路上,而我们总是忙着赶路,驻足处,唯余天高地迥之孤独,启程时,又添上下求索之勇气。(摄影与文字:鄙人。设备:某非著名品牌手机。时间:2021年10月1日9时许。地点:泾源至庄浪小六盘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