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善始者众善终者寡(论语:慎终追远)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对于亲人过世时的丧葬事宜守礼尽哀,对于亡故很久的祖先仍然不断地祭祀怀念,则民风必然趋向敦厚善良。”

在抄写之初,是一点都不解其意的。看过释意之后,总觉得怪怪的。对于亲人离世,哀痛是必然的,毕竟生活了那么久,有感情基础在;可对已经亡故了很久的祖先,后辈又能有多深厚的感情了?做到“丧尽其哀,祭尽其诚”就能使“民德归厚”?对此,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论语善始者众善终者寡(论语:慎终追远)(1)

原因在于,我们后辈每年都会跟着长辈们上香祭祖,可该不和谐还是不和谐,吵吵嚷嚷、怨气冲天从未消散过。我不敢说圣贤之言有错,便只能认为流于形式的怀念,也就是走走过场,不落人话柄而已。

我不死心,我还是想看看百家之言,果然还是找到了“同道中人”。

论语善始者众善终者寡(论语:慎终追远)(2)

接下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慎终”应该解释为“严肃认真地对待生命,人的生命最重要。”正如《道德经》中所言: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只有认为生命最重要的人,天下才能委托给他;在治理天下过程中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全部热情的人,天下万民才可以托付给他。”

对此,我是表示认可的,因为只有懂得敬畏生命,社会才有和谐的可能。一个不把人的生命当回事的社会,不就是一个群兽的社会吗?只有野兽才不把生命当回事,肆意相互杀戮。

“追远”应理解为“追思以前的贤人或圣贤,以他们为榜样与楷模,向他们好好学习。”对于这点,我是再认同不过了,这不就跟我们“学习雷锋精神”一样吗?有榜样、有标杆、有目标,人就不容易“迷失”。

所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意思是:谨慎地对待生命,追思以前的圣贤,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好好学习,则民风必然趋向敦厚善良。

论语善始者众善终者寡(论语:慎终追远)(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