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真相细思极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嫦娥奔月的真相细思极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1)

昨天,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顺利登陆月球背面,创造了人类历史,极大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嫦娥四号是月球探测器,而它名字的由来,自然来自中国古老神话嫦娥奔月,而新时代的科技,又为中华古老文化赋予了新的意义。但是,你知道吗?嫦娥和月亮的故事,其实背后的事情并不是传说那么简单。

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早先天上有10个太阳,弄得老百姓民不聊生。勇士后羿善于射箭,为了替民除害,就登上西王母的昆仑山,一口气射下了9个太阳。西王母为了奖励后羿,送他一颗长生不老的仙药。帝喾为了奖励后羿,也把女儿嫦娥许配给了后羿。但是,西王母的仙药后来被嫦娥偷偷吃掉了,因为违反了天条,结果嫦娥就飞到了月宫里,从此再也回不来了。

嫦娥奔月的真相细思极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2)

嫦娥奔月的故事,年代十分遥远。据考证,最早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源自早已失传的《归藏》。上古伏羲造八卦,到夏商周,世传《易经》。《易经》分为三部:《连山》、《归藏》、《周易》。目前只有《周易》存世。由此可见,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夏商周三代之前就有流传。

在神话中,月宫只有2个人,除了嫦娥,还有吴刚。而在早期关于月亮的故事中,月宫只有嫦娥。按照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月亮属阴,月出冷清,因此被称作广寒宫。嫦娥到了广寒宫,是为了接受惩罚的。于是,这个意义在后世被进一步演绎了。

嫦娥奔月的真相细思极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3)

汉代,是关于月亮故事的重要发展时期。汉朝早期,道家思想盛行,巫术大行其道,各种奇闻异事,真真假假都被记录下来。汉武帝扩张版图,灭亡了古滇国。产于此处的桂树,由于高大粗壮、树冠巨大,又因为“桂”同“贵”,因此桂树受到青睐。《淮南子》记载说:月中有桂树。到了唐代,又是一个道家思想盛行的时代,各种玄学又兴盛起来。这时又有人编造说:月中桂树高500丈,必须有人去砍,但是砍一尺长一尺,永远都砍不完。有个叫吴刚的,因为修仙触禁,被玉皇大帝罚去月亮砍树。于是就有了“吴刚伐桂”的故事。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曾写诗道:莫羡仙家有上真,仙家暂谪亦千春。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树人。

嫦娥奔月的真相细思极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4)

从以上这些故事来看,不论是嫦娥奔月,还是吴刚伐桂,都与道家有关。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如同许多宗教一样,为了说服教众,需要一些神话传说来论证自己的正统和神奇,以达到扩充教派势力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嫦娥、吴刚,还有玉兔、桂树等等,都是道家思想的产物罢了。也正因为如此,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故事,才是只有中国才有的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