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案例(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北京经开区揭牌)

“三城一区”建设再添新动能12月24日,北京经开区举办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揭牌仪式,以共建先导基地为契机,探索完善加强“三城一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打通自贸区高端产业片区与科技创新片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为加快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广,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刘航等领导出席仪式,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案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案例(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北京经开区揭牌)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案例

“三城一区”建设再添新动能。12月24日,北京经开区举办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揭牌仪式,以共建先导基地为契机,探索完善加强“三城一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打通自贸区高端产业片区与科技创新片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为加快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广,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刘航等领导出席仪式。

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揭牌

据介绍,建设先导基地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技术创新示范区的有效抓手,是推动经开区完善产业链创新链,打造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现实需要。以先导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强“三城一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吸引一批优质的成果转化项目和服务机构,打造经开区科技创新良好生态,支撑经开区高精尖产业发展。

张广表示,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海淀区人民政府三方的共同推动下,先导基地揭牌开启了“三城一区”创新协同发展的新篇章。经开区将继续发挥高精尖产业优势,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定位,主动对接“三城”,支持中关村科学城为代表的“三城”加强创新源头建设,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同时,持续完善“三城一区”成果转化有效机制,提升与“三城”的协同转化规模和效益,优化成果转化承接能力和服务环境,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刘航表示,先导基地的建设要站在全市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高度和围绕“一区”的定位来扎实推进,并不断探索共赢机制。同时,先导基地建设要打造更优的环境,为企业做好做大做强提供优质服务。

随后,张广、刘航等领导共同为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揭牌。在先导基地“创新伙伴计划”服务机构授牌环节,为6家中关村生物医药平台和6家入驻先导基地服务机构授牌。在先导基地“创新成长计划”项目签约仪式上,思纳福医疗、飞擎科技和思存通信等6家企业与经开区签署入区发展协议。

中关村管委会产业促进发展处负责人,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规划发展处负责人,经开区科技创新局、商务金融局、营商合作局等部门负责人,以及企业、服务机构代表参加揭牌仪式。

“四个一”开启先导基地建设加速模式

记者在座谈会上获悉,为有效推动先导基地建设,经开区根据中关村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海淀区政府三方共同制定的《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2021年工作计划》,结合工作实际,将采用“一个基地、一个平台、一只基金、一套政策”的建设思路,推进先导基地实体化运作。

打造“加速区 扩展区”基地。依托区内优势空间资源和产业化能力,聚焦制造环节,统筹园区空间资源,全面承接科技成果加速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给予政策扶持、产业赋能、市场驱动等支持,积极培育一批“金种子-展翼-瞪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独角兽”高科技高成长企业。拟打造多个加速区 225平方公里扩展区,加速区重点支持项目转化和服务体系建设;扩展区包括亦庄新城范围内的产业空间,重点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

搭建科技成果创新服务线上线下平台。聚焦科技成果产业化需求,搭建“三城一区”科技成果创新服务线上线下平台。平台吸引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联盟、协会等成果转化机构,检测验证、小试中试等科技服务机构,创投、担保、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机构,为入驻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服务机构提供政策解读、资源对接、成果展示、项目申报等集成式创新创业服务,实现信息高效精准对接,打造全链条专业化创新服务体系。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联合中关村、海淀区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转化项目研发孵化。同时,联合金融机构、创投机构等,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打造创新友好型科技金融服务。

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聚焦中小企业“从产品到量产”的过程中,企业运行、投融资、专业服务方面的需求,制定配套扶持政策。同步推出“创新成长计划”和“创新伙伴计划”。对入驻先导基地的科技成果加速项目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纳入“创新成长计划”,入驻先导基地的服务机构纳入“创新伙伴计划”,在减免房租、贷款贴息支持、投资支持、人才支持、创新券支持、项目引入奖励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