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写字太好看怎么办(孩子写字不好看)

做了十几年的语文老师,每年最希望的就是遇见字写得好的学生,特别是面对即将中考的初三学生,这种愿望尤为强烈。

因为,字写得好还是差,对语文成绩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成绩的优劣。

今年教的这届学生就很好地证明了这点儿,那些字写得不错的孩子,虽然语文理解能力稍差,但最后的中招成绩也是令人满意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教学中,我发现通过做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大都非常愿意,可是让每天坚持练字,却被很多人认为是在做无用功,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

而且不止是学生这样写,家长和老师中,有这样心理的人也不在少数。

特别是当孩子上了初中,因为功课的增多,也因为很多家长和孩子认为字已经定型,放弃的人就更多了。

但真的如此吗?练字真的就这么难吗?

其实,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不乏见到用一学期就让自己的字写得非常漂亮的孩子,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孩子学写字太好看怎么办(孩子写字不好看)(1)

1 找一个榜样

威·亚历山大曾经说过:"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

说教再多,都不如为孩子找一个身边的好榜样。

这些榜样最好是同学,或者是身边的朋友和亲戚,因为就在身边,所以更容易引起孩子攀比效仿的心理。

特别是当看到年龄相仿的人写字特别好,触动就更大了。

去年教过一个女生,字又工整又漂亮,曾经拿她写的作文,运用"看图识字"软件进行扫描,竟然只有极个别的差错,识别率接近100%。

经过询问,她告诉我,练字的时间仅有一年,其起因就是看到朋友的字特别好,不甘落后。

她认为练字榜样特别重要,如果没有身边人的鼓励,她的字不会写得这么好。

还曾经见过一个男生字写得非常漂亮,其练字的起因则是因为上初中时,喜欢的一位老师有一手好字,于是萌发了练字的想法。

为此还专门让老师给自己写了一张字帖贴在书桌上,作为参照。

这两个孩子的经历都告诉我们,找一个榜样非常重要。

孩子学写字太好看怎么办(孩子写字不好看)(2)

2 用数学的思维练字

很多孩子的字为什么看起来不美观?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大都是因为结构问题: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协调,大小不均匀等等。

想改变这些现状,一个诀窍就是用数学的思维来练字。

通过观察字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在作文格占的位置,来让字更协调,整个卷面更加美观。

如三点水这个偏旁的字,仔细审视,我们会发现,三个点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并且在整个字里面它只占据三分之一。

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写,方法简单易行,字也美观了不少。

而在作文中,并不是字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小。

通过对众多试卷的对比,我们会发现,在每个字占据作文格大约三分之二贴着下格线来写的时候,,整体卷面更协调。

虽然听起来有点机械,但却非常实用。

运用数学的思维来练字,善于总结字体结构之间的规律,练字也会从仅凭手感和眼光,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有的时候,一点微小的改变就可能带来质的突破。

一个小小契机,就可以让你的字大有改观,不妨试试吧!

孩子学写字太好看怎么办(孩子写字不好看)(3)

3 找一个监督伙伴

练字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

每天坚持练好一个字,每天坚持练字半小时,只有那些能一直不间断的孩子,才能真正收获一手好字。

但是大多数孩子往往在初始练字时兴致勃勃,但因为觉得效果太慢,只不过一星期,热度就慢慢消退,时间再长一点儿放弃的人就更多了。

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一个监督伙伴。

孩子在潜意识里都是喜欢比较的,不愿意屈居人后,所以找一个监督伙伴能让他在懒惰时,重燃斗志。

特别是水平相当的伙伴,如果人家能够坚持下来,自己就会产生不服输的心理,从而持续下去。

这也是经常会看到字迹优秀的孩子成片出现的原因。

孩子学写字太好看怎么办(孩子写字不好看)(4)

字是一个人的名片,一笔好字不止能带来今天成绩的提高,在未来的工作中也能成为孩子引以为傲的资本。

从现在开始,找到方法,坚持练字,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下定决心坚持的自己。

最后,希望孩子们都能写一笔端端正正的好字,成就美好的未来。

文/龙飞老师

后记:

讲了这么多学霸学习故事,我们发现,学霸和普通同学的最显著区别就在于——学霸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这套学习方法,正是他们超过其他同学、遥遥领先的关键所在。家长们不妨思考一下,自己孩子学习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吗?这套学习方法是否可以让孩子拥有等同于学霸的学习效率?

如果答案是“没有”,那不妨看下下面的视频,免费帮孩子了解一下10万学生都在学习的来川学习方法课,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等单科学习方法,掌握如何背单词、如何考试不粗心、如何复盘、如何做总结的诀窍。

https://www.ixigua.com/6718544499380847112/(孩子数学成绩差,因为没有正确学习方法,试试6万人都在用的方法)

学习学习方法课时,会使用的相关教材,请点击“了解更多”免费查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