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三个条件(慈禧太后一介女流)

“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1840年前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外国人用炮火打开了清朝的大门。而这句话正是清朝头号“卖国贼”慈溪太后所言。

慈禧太后的三个条件(慈禧太后一介女流)(1)

慈禧太后本是咸丰皇帝的嫔妃,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太后联合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弈訢发动了事变,史称辛酉政变。这次政变中,慈禧太后诛杀了八位顾命大臣,将权利把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自此慈禧太后成为了晚清的实际掌权人,不过在当时的清朝,内忧外患极其严重。而封建社会更是遵循着重男轻女的恶习,而慈溪太后又是凭借什么掌权的呢?

联合皇族,把控兵权

自古以来兵权一直是人们争夺的对象,可以说无论皇帝是谁,兵权在谁手上,谁就最有发言权。就像当时三国时期的曹操,因为其手下有兵权,因此汉献帝即便贵为皇帝,也不敢违背曹操。

慈禧太后的三个条件(慈禧太后一介女流)(2)

慈禧太后也深知这一点,慈禧本是咸丰皇帝的嫔妃,而皇后则是慈安皇后。咸丰皇帝驾崩时,同治帝的岁数还不大,属于是一位年幼的皇上。

而咸丰皇帝为了让同治能够更好地驾驭百官和朝政,因此给同治皇帝留下了八位顾命大臣。不过这八位大臣可不算好人,毕竟权利是世界上最能蛊惑人心的存在。

这八位顾命大臣一想,反正皇帝岁数小,我们也学习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而对权利有着极大执念的慈溪却不这么想,她要把权利死死地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慈禧太后的三个条件(慈禧太后一介女流)(3)

因此她联合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弈訢发动了政变,本来这种事情慈安太后根本懒得管。她现在贵为太后,只需要在宫中安享晚年,慈禧太后在当时不算什么,根本指挥不动她。

但是同治皇帝可以,同治皇帝毕竟是她亲儿子,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慈禧太后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她便对慈安太后说,八位大臣要挟持皇上,而慈安太后救子心切,给了慈溪太后机会。

铲除掉八位顾命大臣后,慈禧太后以皇帝年幼为由,开启了她第一次垂帘听政。她和弈訢内外相和,把大清王朝管理得井然有序,可以说慈禧太后的手腕还是极强的。

慈禧太后的三个条件(慈禧太后一介女流)(4)

随后慈禧太后开始掌握兵权,当时清朝的兵权分散在了许多人手上。包括李鸿章、曾国藩手里都有着兵权,而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实际上还是清朝的忠臣。

虽说李鸿章如今已经是千古罪人,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从清朝的角度来看,李鸿章绝对算得上是朝廷的脊梁。因此慈溪以清朝未来的名义拉拢了李鸿章和曾国藩,掌握了其手中的兵权。

而这也是慈禧太后手中的王牌之一,有了这两位大臣手中的兵权,慈禧太后在朝堂上可谓是说一不二。尤其是洋务运动后,清朝兵力大幅度提升,慈禧太后的权利越来越大。

慈禧太后的三个条件(慈禧太后一介女流)(5)

铲除异己,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有一个名号叫做老佛爷,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后宫干扰了政权。慈禧太后曾经经历了四任皇帝,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这四任皇帝在位期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三次。

慈禧太后成为了大清权利的真正把控者,随后慈禧太后开始铲除异己。虽说当时的慈禧太后权利很大,在朝廷基本上属于她的一言堂,但是在朝廷中还有人把持着权利。

那就是恭亲王弈訢,当时她正是联合了恭亲王弈訢和慈安太后才把握了如此大的权利。而慈安太后只想保护同治的安全,那么慈禧唯一的敌人,就是恭亲王了。

慈禧太后的三个条件(慈禧太后一介女流)(6)

当时清朝的政治体系是“太后垂帘,亲王辅政”,而为了让恭亲王的权利下降,慈禧太后耍了不少手段。

同治四年,慈禧太后以懿旨的方式取消了弈訢议政王的封号,当时的慈禧太后已经手握兵权,弈訢可不敢和慈禧太后正面抗争。因此弈訢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不过当时恭亲王手下还是有势力分布的,包括清朝最重要的军机处在内,弈訢的势力范围并不小。但可惜的是,他的手里并没有兵权,而是一些军机大臣。

慈禧太后的三个条件(慈禧太后一介女流)(7)

这些大臣都是晚清的顶梁柱,正是这些大臣的存在,才让风雨飘摇的晚清不至于轰然倒塌。而军机处则成了慈禧太后下一个下手的对象,她要铲除弈訢的所有势力。

正值中法开战之际,军机处的大臣们急得焦头烂额,当时的清朝怎么可能打得过拥有先进武器的法国?可在爱国将领冯子材等人的努力下,清军居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军事胜利。但懦弱的清政府决定“见好就收”,于是法国“不胜而胜”,清朝的西南门户洞开。

而慈禧也以中法战争“失败”为由,发动了甲申易枢,将军机处的所有大臣全部罢免,包括恭亲王弈訢。从此慈禧太后掌握了整个晚清的权利,慈禧太后的权利达到了巅峰。

慈禧太后的三个条件(慈禧太后一介女流)(8)

扶持傀儡,掌权47年

前文我们提到过,慈禧太后一生三次垂帘听政,经历了四位皇帝。而这四位皇帝之中,有两位皇帝是慈禧太后一手扶持起来的傀儡皇帝,对慈禧马首是瞻。

同治皇帝作为咸丰皇帝亲自确认的下任皇帝,慈禧太后是不敢将其废除的。毕竟当时清朝还要仰仗着内外的忠臣,否则大清都灭亡了,慈禧天后再大的权力又有什么用呢?

而同治死后,皇帝的继任就完全由慈禧太后决定了,因此慈禧太后选择了同治皇帝的侄子—爱新觉罗·载湉,也就是光绪皇帝。不过光绪皇帝此人有极强的抱负。

慈禧太后的三个条件(慈禧太后一介女流)(9)

他想要重复清朝的荣光,想要把握政权,因此在戊戌变法帝党密谋杀后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慈禧太后却发动了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直到1908年光绪皇帝驾崩,也没有把握到权利。

而光绪帝死后,慈禧又选择了三岁的溥仪做皇帝,史称宣统皇帝。而这也成了大清的最后一任皇帝,慈禧太后1908年年末去世,结束了其传奇的一生。

慈禧太后的三个条件(慈禧太后一介女流)(10)

结语

历史上把握权力的女子很多,汉朝的吕雉,唐朝的武则天,都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女强人。在她们的统治下,王朝的发展变得欣欣向荣,但是慈禧却恰恰相反,在他的手里,大清逐渐没落,最终导致清朝轰然倒塌,慈禧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