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闲院疏雨似深秋(水晶帘动微风起)

清晨起闲院疏雨似深秋(水晶帘动微风起)(1)

眼下,国内疫情形势大为好转,我终于可以出门信步闲游了。去东不远,一处小园内,“千步连翘不染尘,降香懒画蛾眉春。”一丛丛连翘开得正艳,黄灿灿的耀眼。

紧挨着的,是一架架蔷薇绽发出蓬勃的嫩枝嫩叶,油绿油绿的,在微风细雨中顿显精神。待到谷雨前后,那些带刺的枝丫间,就会簇生出一个个小酒盏似的花蕾,在春日最后的光阴里葳蕤盛开,红的粉的黄的白的,“千树万树压枝低”,挤挤挨挨,密密匝匝,开得狂野恣意,红火热烈。

蔷薇是一类蔓藤落叶灌木,善攀援丛生,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达40多个。

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曰:“蔷薇有朱蔷薇、荷花蔷薇、刺梅堆、五色蔷薇、黄蔷薇、淡黄蔷薇、鹅黄蔷薇、白蔷薇,又鹅黑者、肉红者、粉红者、四出者、重瓣厚叠者、长沙千叶者......”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群芳谱》里还说:“(蔷薇)开时连春接夏,清馥可人,结屏甚佳。别有野蔷薇,号野客、雪白、粉红,香更郁烈。”可见蔷薇属于山野,属于农家,属于木栅栏、篱笆墙。李时珍称之为“墙蘼”“蔷蘼”,认为“此草蔓柔蘼,依墙而生,故名蔷蘼”。宋代的倪龙辅说,“莫嫌村巷蔷薇野,春晚犹堪取次看。”(《蔷薇》);秦观也说,“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日》)都是说它是蔓性藤本,沿墙依附生长,看似柔弱无力,实则生命力顽强,其花期达半年之久,每年春末夏初开花,一直到晚秋绵延不绝。

清晨起闲院疏雨似深秋(水晶帘动微风起)(2)

古往今来,爱蔷薇者,爱出了许多风流故事。汉武帝爱它,上林苑里遍植蔷薇。一日,与会唱《回风曲》的情人丽娟在蔷薇花园里嬉戏,汉武帝叹曰:“此花绝胜佳人笑也!”丽娟戏问:“笑可买乎?”武帝说:“可!”丽娟便取黄金百斤,作为买笑钱,以尽武帝一日之欢。“买笑花”从此便成了蔷薇的别称。

杜甫也爱蔷薇,据说他寓居成都草堂时,其《江畔独步寻花》之六,即是写邻人黄四娘家里的蔷薇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其实在老杜自己的寒舍,也种了大量的蔷薇,翘首以待好友前来赏花品酒,其《客至》一诗云: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这老头久经离乱,终于安居草堂,那份诚挚率真的待客之情跃然纸上。

晚唐那个文武双全的高骈,也深爱着蔷薇。我以为,写蔷薇写得最好的古诗词,当数他的《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蔷薇水晶帘的形状、明快的色彩、特有的韵味,全出来了。高骈不仅诗作得好,被称为“雅有奇藻”,而且仗也打得棒,他是武臣,历任五镇节度使,把那个高考不及第、写“菊花诗”发牢骚的黄巢打得落花流水,屁滚尿流。

还有那个“白发戴花”的可爱老头儿,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更是爱花懂花之人: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贬官颍州的欧阳修皓首白发上戴的那朵鲜花,一定是这花香馥郁、花色明快的蔷薇。就像爱画漫画儿的当下网红老树,他连诗带画道:“春风已经吹起,心中一团欢喜。蔷薇开的时候,我在花下等你。”等不来佳人,就扛花去看她,“待到春风吹起,我扛花去看你。说尽千言不是,有意总在心里。”那一树嫣红的应该是粉团蔷薇。戴花的老男人和扛花的老男人一定是长衫男人,是有故事的男人。

清晨起闲院疏雨似深秋(水晶帘动微风起)(3)

文人骚客们爱恋着蔷薇花的美艳动人,不惜浓墨重彩描绘它。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赞蔷薇盛开时的壮观:

秾因天与色,丽共日争光。

剪碧排千萼,研朱染万房。

张祜把一帘帘蔷薇比喻成夜雨织就的锦缎:

晓风抹尽燕支颗,夜雨催成蜀锦机。

当昼开时正明媚,故乡疑是买臣归。

——《蔷薇花》

杜牧则为着它的怒放而精神焕发: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

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蔷薇花》

皮日休把一朵朵蔷薇花比作凌空欲飞的小燕儿:

浓似猩猩初染素,轻如燕燕欲凌空。

可怜细丽难胜日,照得深红作浅红。

——《重题蔷薇》

南宋张侃把一架红红白白的蔷薇喻为奇妙的东风裁剪而成:

多谢东风巧剪裁,朱朱白白待春开。

偶因无事寻诗句,又见沿蹊锦绣堆。

——《蔷薇》

宋代的无名氏则把它倚墙连屏的娇态说成“醉西施”:

万朵当轩红灼灼,晚阴照水尘不著。

西施醉后情不禁,侍儿扶下蕊珠阁。

——《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

明代顾磷比喻得更巧,他把绿云缭绕、繁花锦簇的一架蔷薇说成是“洞房”:

百丈蔷薇枝,缭绕成洞房。

密叶翠帷重,秾花红锦张。

对著玉局棋,遣此朱夏长。

香云落衣袂,一月留余芳。

——《蔷薇洞》

诗人在如此美妙的“仙人洞”里与仙人对弈,衣袂濡染着馨香,久久不褪。

清晨起闲院疏雨似深秋(水晶帘动微风起)(4)

蔷薇之美还在于它那狂荡不羁的“野性”,它和“带刺的玫瑰”实属亲姐妹,其“辣”和“野”轻易是沾不得的。对此,古代文人体会最深。唐代诗人齐已早就知道蔷薇和玫瑰是一家:

根本似玫瑰,繁美刺外开。

——《蔷薇》

陆龟蒙感触道:

外布芳菲虽笑日,中含芒刺欲伤人。

清香往往生遥夜,狂蔓看看及四邻。

蔷薇花虽然外表美艳芳香,嫣然一笑骄阳下,可是它的刺儿很厉害哟,会伤人的喲!它那狂野劲儿不光是在寂静无人的暗夜里展现,还要肆无忌惮地蔓延至左邻右舍呢。元朝诗人方回写诗警告曰

月桂金沙各斗春,蔷薇红透更精神。

虽然面似佳人笑,满体锋铓解刺人。

——《红蔷薇花》

佳人往往笑里藏刺,所以路边的蔷薇莫要采哟!

说到蔷薇,忽然想起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2017年年底辞世的清矍老人,想起了他的那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是他翻译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诗作时的经典诗句。老虎“冷硬狠”,蔷薇“温柔美”,好像人性中都会有阳刚与阴柔的两面吧。不是么,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头猛虎,轻嗅着美丽芬芳的蔷薇。

我也爱蔷薇,爱蔷薇那股浓郁的药香味儿。蔷薇是一剂良药,花、果、根、茎皆供药用。尤其蔷薇花药用价值更高,它味甘、酸、性凉,入脾、肺、大肠经,具有清暑热、化湿浊、顺气和胃之功效,常用于暑热胸闷、口渴、呕吐、不思饮食、口疮口糜等症。

记得母亲年轻时爱植蔷薇,她那方青石小院里,东墙蔓了一架红蔷薇,西墙爬了一架白蔷薇,整个夏天,她的小院里花香袭人。小时候,我身子骨娇弱,常常“癞夏”,中医称作“疰夏”,每到盛夏,常常燠热难耐,汗出胸闷,不思饮食。母亲常用蔷薇花加了粳米、绿豆、冰糖熬粥,凉透了之后让我喝,那粥食青绿之中显出点点殷红,品之清甜糯香,还有一缕缕淡淡的蔷薇花香,可清暑热、增食欲、健脾胃。

一瓯蔷薇花粥,是那年月乡间最美的食物,一直到现在,令我齿颊生香,清梦酣甜。

作者: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