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是几几年(深度聊聊19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前几天和大家讲了美股1987年这波历史级股灾,当时恒指两个交易日下跌了41%~

不过探究具体原因,并没有什么可以让人信服的理由,似乎更多只是因为市场的恐慌踩踏所导致。

资本市场的可怕之处,就是市场暴跌起来,并不需要太多的解释。

今天我再和大家来聊聊,1997-1998年的另一个股灾事件亚洲金融危机~

当时恒生指数在短短一年之内,从16000点开始,最低跌到了近6500点,跌幅60%。

房价更是一度暴跌65%,收割了无数中产阶级的财富~

事情起源于亚洲部分国家早期的本币-美元固定汇率制。

人话说,就是保持本币和美元的汇率基本不变,只要美元升值,本币就升值。

这种政策,好处是可以避免外汇波动风险。

坏处在于,一旦美元强势的时候,那么就会有大量资本将本币换成美元。

所以固定汇率制,需要大量外汇储备来维系汇率~

再回到1987年,当时随着美元的不断加息升值,全球各大新兴国家的货币贬值压力巨大。

而以索罗斯为代表的空头大军,便瞄准了一些外汇储备薄弱的国家市场。

其中泰国便是第一个遭罪的。。

索罗斯先是用美元抵押,借入大量的泰铢,然后在市场上全数抛售,换成美元。

而泰国政府很快察觉到不对劲之后,也尝试过用手头的外汇储备(美元)来买入泰铢,打击空头。

可结果没想到,索罗斯这货影响力太大。

在庞大的抛售下,加之自身外汇储备有限,很快泰国政府便缴械投降了。

在泰国政府手头的美元弹尽粮绝之后,最终无奈发布声明,开始放弃对美元的固定汇率,改为浮动汇率。

而声明的当天,泰铢对美元的贬值直接扩大到20%,并且后续接连下跌。

原先一美元换二十五泰铢,后来飙升到一美元换四十多。

自从亚洲金融危机也算是正式开启帷幕。

在索罗斯做空泰铢大赚40多亿美金之后,他开始盘算,既然钱这么好赚,干脆把旁边的印尼、菲律宾、香港都撸一遍,赚它个盆满钵满~

于是他很快付诸行动,结果不出意料,这几个周边地区的货币全都遭殃了,汇率崩盘,股市腰斩。

不过香港算是个特例。

索罗斯后来盯上香港时,确实是找了个硬骨头。

虽然香港也是采用类固定汇率制。

但香港的外汇储备有近千亿美金,背后还有中央的近两千亿外储,远不是泰国这种两三百亿美金能比的。

如果贸然去选择做空港币的话,拼资金硬实力,很明显索罗斯不是其对手。

事实也确实如此,索罗斯前几次狙击港币,几乎都没讨到任何便宜,全都灰头土脸给干走了。

但索罗斯的手段没那么简单,甚至说这一招只是声东击西。

因为实际上做空港币只是手段之一,而索罗斯的另一个目标是做空港股港股股指期货。

初期为了应对空头,香港对港币进行了多次加息,而加息就造成了流动性减弱,股市下跌。

索罗斯同时也配置了大量期指空单进行砸盘,意图通过做空香港股市来获利…

结果确实如他所料。

恒指从97年8月份的16673点,仅仅几天时间,就跌到13425点,大跌20%

仅过两个月时间,恒指跌到9059点,再次暴跌32.5%

又过了十个月,跌到6660点,又跌26.5%...

当时互联网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信息获取途径可以说非常有限,这种急速的暴跌,等股民们反应过来,准备去卖掉股票时,已经晚了。

所以97年-98年也是香港自杀率最高的一年,房价暴跌,股市腰斩,老百姓惨不忍睹。

因此这也引起了香港的高度重视。

就在索罗斯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香港政府开始了绝地反击。

在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之后,香港政府实行了首次的政府干预股市计划。

开始亲自下场炒股,狙击空头

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是几几年(深度聊聊19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

这一幕也是超出索罗斯意料的,他没想到香港竟然打破自由化市场,不进行干预的原则,主动抄底。

在香港政府庞大的资金支持,以及咱们上头的坚定支持下,恒指虽然期间下跌惨烈,但很快在两年之后又涨回了18301点,创下历史新高。

最后汇率稳住了,港股也算是回来了,中间老百姓则是经历了一波巨大的过山车。

而以索罗斯为代表的空头,这波则几乎没有赚到什么钱。

据说他管理的量子基金在98年净值增长为负,同年标普500涨幅为27%。

所以我们这场战役虽然说不上大胜,但最终结果还是不错的。

毕竟一旦固定汇率制崩盘,那么对应的就是后面几十年很难再恢复元气。

这次操作也让海外市场对我们港币的信心大大加强。

最后咱们观察一下之前的历史案例会发现,在2000年之前,当时A股还未发展壮大,港股经常会遭遇各种离奇的冲击,短期暴涨暴跌更是常事。

现在A股成熟后,港股也算是多了一个价值之锚,相比之前是要稳定的多了。

虽然结果看,恒指现在只有17000多点,甚至还不如2000年的18000点。

但这中间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多次高位接盘成分股,加上目前H股折价率历史高位等。

而实际上早期恒指的成分股,很多股价,营收,利润等数据都创了新高。

所以一方面是有点“倒霉”,另一方面也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缘故…

那就说到这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