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见闻别样的春节亦暖心 新春走基层新春佳节乌鲁木齐市民博物馆里过新年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畅彤)了解乌鲁木齐的历史故事、看爷爷奶奶曾念叨过的老物件、在老城还原布景中聆听记忆中的吆喝声……对于乌鲁木齐市民姜艳红而言,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沉浸式感受乌鲁木齐历史发展脉络,是她送给自己的癸卯兔年新春大礼1月25日,在市博物馆里,姜艳红告诉记者:“看到这些充满历史气息的文物展品,感觉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又深了一层”,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乌鲁木齐见闻别样的春节亦暖心 新春走基层新春佳节乌鲁木齐市民博物馆里过新年?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乌鲁木齐见闻别样的春节亦暖心 新春走基层新春佳节乌鲁木齐市民博物馆里过新年

乌鲁木齐见闻别样的春节亦暖心 新春走基层新春佳节乌鲁木齐市民博物馆里过新年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畅彤)了解乌鲁木齐的历史故事、看爷爷奶奶曾念叨过的老物件、在老城还原布景中聆听记忆中的吆喝声……对于乌鲁木齐市民姜艳红而言,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沉浸式感受乌鲁木齐历史发展脉络,是她送给自己的癸卯兔年新春大礼。1月25日,在市博物馆里,姜艳红告诉记者:“看到这些充满历史气息的文物展品,感觉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又深了一层。”

《家园记忆》展是市博物馆最新推出的精品展览,通过展品、图片等形式,展示乌鲁木齐近现代发展历程。

“宝宝你看,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乌鲁木齐,我们家就在这里,沙依巴克区。”市民孟丽丽带着女儿走进展厅,最先看到的是巨幅的乌鲁木齐地图,七区一县通过不同颜色标注,北到准格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至艾维尔沟,天山山脉横贯东西,生动地为市民展现出乌鲁木齐的面貌。也令今年5岁的赵一涵第一次对家乡的面积有了直观了解。

沿着展厅向前,从1949年至今,黑白电视机、老式纺织机等见证着乌鲁木齐发展的老物件,吸引了众多市民来到这里穿越时空,在回忆中品味历史。

到博物馆过“文化年”,正成为看电影、抢电子红包、旅游、冰雪运动外的“新年俗”。兔年新春,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推出多项精品展览和特色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文化盛宴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根脉。

作为市博物馆主要展陈的《乌鲁木齐历史文化陈列》,以通史为轴线,展现乌鲁木齐的历史发展变迁,通过文物及场景讲解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乌鲁木齐始终是新疆历史发展进程中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勾勒展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乌鲁木齐篇章。

走进《乌鲁木齐历史文化陈列》,首先介绍的就是乌鲁木齐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存——柴窝堡湖细石器遗址。据考证,乌鲁木齐最早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柴窝堡湖细石器主要为打制石器,多数属于石片石器,小部分属于细石器乌鲁木齐东部的山间坳陷盆地,汇集天山博格达峰及周边的冰雪融水,形成了柴窝堡湖。在湖畔采集的600多件石器,石料为硅质岩、碧玉、憾石、玉髓,主要有石核、石叶和成型石器三种类型,用于割剥动物皮肉、采集植物果实。

“看着这些文物,我仿佛能够想象到石器时代,乌鲁木齐先民们捕鱼、狩猎的场景。”市民余华说,在新春佳节之际,来到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参观,有一种辞旧迎新的仪式感,这里讲述着乌鲁木齐的历史发展,每一位乌鲁木齐市民都应该来看一看。

纵观整个博物馆从序厅到各展厅,有唤起人们“思乡”情愫和家园记忆的特色专题展览;有极具地域特色的书法、拓印、剪纸、萨克鹰舞等传统非遗项目展示;有极具国风时尚元素的汉服秀展演、花灯巡游探宝等“夜游博物馆”活动;有汇聚浓浓年味的写春联、送福字、做花灯、猜灯谜、社火等年俗文化活动;有引导青少年感悟伟大革命精神的“小麻雀”红色舞台情景剧展演和“小小讲解员”讲红色故事研学体验活动,可谓亮点纷呈,热闹非凡。

相较于博物馆传统的静态展览,从2023新年伊始,乌鲁木齐市博物馆积极拓展博物馆展陈形态,通过各类动态展示活动,让静态展陈显得更加“灵动”,更加吸引参观者,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关注,从而更好地有形有感有效讲好中国故事的新疆篇章。

据统计,自春节假期以来,市博物馆每天到馆参观人数都在千人以上,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来到博物馆过大年。

博物馆过“文化年”背后,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光明网公布数据“十三五”时期,中国备案博物馆的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总量已经跃居全球前五位。截至2022年5月18日,中国有5605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占比达90%以上。

在市博物馆馆长吐尔逊·克孜拜克看来,春节到博物馆过“文化年”,既与当前社会文化发展有密切关系,也跟各家博物馆“走出博物馆”,紧跟时代发展、贴近民众生活有关。

“从小年到元宵节,我们结合具体时间节点持续举办沉浸参观、夜游探宝、非遗体验、云上展播4大板块27项活动。”市博物馆馆长吐尔逊·克孜拜克介绍,希望通过多样的活动,让大家在博物馆里赏年俗、品年味、购年货,感受红红火火中国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