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最好的人是应伯爵)

金圣叹曾经说过“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主要是因为《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权谋,老年人已经经历了许多的故事,要是从三国演义的学到更多的阴谋诡计,就麻烦了;《水浒传》杀气太重,少年人三观还没有明确,喜欢模仿,容易违反法律。

我认为,无论什么年纪都不要看《金瓶梅》,因为这部书写尽了人性的丑恶,里面几乎没有一个单纯的好人,他们或是为了钱财,或是为了欲望,用尽心机,不择手段。

(金瓶梅中最好的人是应伯爵)(1)

不过,万事无绝对,如果硬是要从《金瓶梅》一干坏人当中找出一个好人,不,一个不太坏的人出来,书中的男二号应伯爵勉强可以算一个。

或许有人立即就会反对,应伯爵怎么能算一个好人?他是“是帮闲帮凶人物的代表,是一个极丑恶的人物”(朱星:《<金瓶梅>的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评介》)

当然,如果我们按照现在的道德标准去评价应伯爵,他肯定是一个坏人,但是,如果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去分析应伯爵这个人物,就会发现,他的坏不是真正的坏。

(金瓶梅中最好的人是应伯爵)(2)

首先,应伯爵不是一个主观上的坏人,是当时的社会和环境逼迫他成为一个坏人。

看应伯爵的出场,《金瓶梅》第一回:

姓应名伯爵,表字光侯,原是开绸缎铺应员外的第二个儿子,落了本钱,跌落下来…因此人都起他一个浑名叫做应花子,又会一腿好气毬,双陆棋子,件件皆通。

应伯爵原来也是一个富二代,除了会经商,就只有一身吃喝玩乐的本事。经商没有了本钱,便只能到娱乐场所“本司三院”找碗饭吃。

(金瓶梅中最好的人是应伯爵)(3)

要说“本司三院”,在明朝却是一等一的热闹地方,本司就是教坊司,《明史 ·乐一》记载:“(朱元璋) 又置教坊司,掌宴会大乐。”

教坊司最初是专门搞音乐的,每逢宴饮,都有请教坊司的乐工们前来表演助兴。

后来,燕王朱棣夺下南京登基,把那些不屈服于自己的大臣杀个一干二净之后,这些官员的女性亲属,都被押到了教坊司。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永乐初,将奸党方、黄诸臣妻子,配象奴,发教坊司,发浣衣局,此文皇特典。”

(金瓶梅中最好的人是应伯爵)(4)

三院则为东、西、南三院,乃是教坊乐工们聚集最多的地方,本司三院听起来高大上,其实也就是青楼的雅称。

在本司三院这样的地方,来来往往的都是官员富豪,应伯爵这样吃喝玩乐的专家在本司三院往往会如鱼得水,而西门庆这样的富豪为了迎来送往、结交官员,也离不开应伯爵这样的人物

(金瓶梅中最好的人是应伯爵)(5)

其次,应伯爵不是家奴,他有自己的尊严。

在一百回《金瓶梅》中,有近六十多回写到了应伯爵,老是见到他在西门庆身边赚吃骗喝,插科打诨,逢迎拍马,乍一看实在令人生厌。

但是应伯爵敢正面讽刺西门庆。在西门庆允诺借钱给黄三和李四,却说没有钱之后,他敢公然讲段子讽刺西门庆。《金瓶梅》第五十四回写道:

伯爵说道:“一秀才上京,泊船在扬子江。到晚,叫艄公:‘泊别处罢,这里有贼。’艄公道:‘怎的便见得有贼?’秀才道:‘兀那碑上写的不是江心贼?’艄公笑道:‘莫不是江心赋,怎便识差了?’秀才道:‘赋便赋,有些贼形。’”

(金瓶梅中最好的人是应伯爵)(6)

“赋便赋,有些贼形”,赋和富字音一样,意思是讽刺西门庆富便富,有些贼形。

被应伯爵讽刺后,西门庆倒也没生气,只是罚他十杯酒,十杯酒没喝完,应伯爵又讲了一个笑话,继续讽刺西门庆:

伯爵才安心,又说:“孔夫子西狩得麟,不能够见,在家里日夜啼哭。弟子恐怕哭坏了,寻个牯牛,满身挂了铜钱哄他。那孔子一见便识破,道:‘这分明是有钱的牛,却怎的做得麟!’”

嘲弄西门大官人只不过是一头有钱的牛,虽然之后赔罪了,但是最后西门庆还是借了钱给黄三和李四。

(金瓶梅中最好的人是应伯爵)(7)

第三,应伯爵是个热心肠,富有同情心。

虽然环境所逼,应伯爵不得不低三下四做马仔傍大款,但是对于朋友和社会底层人物富有同情心,经常热心帮忙。

因为李桂姐和丁相公的事情,西门庆一怒之下不再上门,导致在李桂姐那里卖唱的李铭没有了工作,生计困难的李铭拿着“烧鸭二只,老酒二瓶”找到了应伯爵,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去触怒山东一霸西门庆,一般人绝对不会去做,可是应伯爵却答应了,还让李铭把东西拿回去。应伯爵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和西门庆一直以来对他的依赖,最终原谅了李铭,让李铭能够继续在演艺圈混日子。

(金瓶梅中最好的人是应伯爵)(8)

其实,在《金瓶梅》第一回,西门庆因为很久没有见到应伯爵而责备他,他解释道原来“好兄弟” 卜志道前几天死了,“在他家帮着乱了几日,发送他出门”。从这点可以看出,应伯爵则非常重义气,“人走茶不凉”,宁肯冷落衣食父母西门庆,也要帮孤儿寡母处理后事。

应伯爵做的好事在书中还有许多,足以证明,在应伯爵确实良知未泯,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有许多人觉得在《金瓶梅》一书中,应伯爵是相对比较好的人物。

台湾一位弃医从文叫候方咏的人,在他写的《私房阅读金瓶梅》中,也认为应伯爵是一位很可爱的人物。

(金瓶梅中最好的人是应伯爵)(9)

《金瓶梅》是一部暴露之书,也是一部预言之书,是作者兰陵笑笑生对社会、人性的彻底失望之后写下的遗书,如第七十五回:

宋朝气运已将终,执掌提刑甚不公。毕竟难逃天下眼,哪堪激浊与扬清。

他在第三十九回中写道:

谢希大看到三只眼的菩萨,说:“现在这个世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可以了,何必睁第三只眼。”应伯爵笑道:“这第三只眼看你。”

(金瓶梅中最好的人是应伯爵)(10)

或许应伯爵就是这第三只眼睛,把世间看个一清二楚,就像钱钟书《围城》里的方鸿渐,郁达夫笔下的留学生,都是作者对自己的投射,用他们心中的污秽,来奚落这个社会。

高晓松曾说《金瓶梅》的作者可能是书里的应伯爵,从这个角度看,应伯爵还真的有可能就是作者兰陵笑笑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