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的真实身份(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

戴安澜的真实身份(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1)

戴安澜(1904年11月25日—1942年5月26日),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市洪巷镇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

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歼敌五千余,而日军兵力4倍于戴部)、收复棠吉等战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北茅邦村殉国。1939年6月17日,授陆军少将。1942年10月16日,追赠陆军中将,解放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戴安澜曾血战古北口,后立下台儿庄战役部分战功(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集)、击败瑞阳公路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属武汉会战)、击退艾山阵地日军进攻(属徐州会战)、攻克昆仑关/击毙中村正雄少将(属昆仑关战役)等战功,因昆仑关一役获得蒋介石"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之赞誉。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主要作品:

绝句诗

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

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

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

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人物评价:

蒋介石为纪念戴安澜将军赋诗:“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

孙立人称赞:“伟哉将军,战绩辉煌。”

周恩来题写了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史迪威评价戴安澜: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的第一人。

女儿眼中的戴安澜将军:“精忠报国,浩气长存”

中共安徽省芜湖市委统战部部长万相改说:“戴安澜将军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在国民党的成员中,包括现在台湾岛内一些老的国民党的将领有很深刻的印象,对他的纪念也意味着我们期盼祖国的统一。”

来源:历史人物传记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