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口号介绍(北京冬奥会口号)

北京冬奥会口号介绍(北京冬奥会口号)(1)

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发布。“一起向未来”是如何通过层层筛选,最终成为冬奥会主题口号的呢?请听记者刘鲸泽的报道。

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 英文释义为“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在首都博物馆发布。

北京冬奥会口号介绍(北京冬奥会口号)(2)

陈宁

口号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凝练地概括了北京冬奥会的核心理念和远景。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陈宁说:“第一、全人类只有一个未来。这个口号,反映在当前疫情挑战下,世界渴望携手走向美好明天的共同心声。

第二、‘一起向未来’,与新加入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团结”高度契合,符合奥林匹克运动、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和愿景。

第三、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次的口号‘一起向未来’与2008年时一脉相承,同时又体现出当前的时代特征,是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给奥林匹克精神和理念留下的又一中国印迹。”

2020年5月,北京冬奥组委通过定向委托创作的方式,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主题口号创作工作,作为一届奥运会,口号是奥运会重要标志之一。

北京冬奥会口号介绍(北京冬奥会口号)(3)

蒋效愚

北京奥运城市促进会副会长蒋效愚表示,评选奥运口号的标准,主要是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它要符合奥林匹克的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第二个方面它要符合你举办国家和举办城市的举办理念,愿景诉求。

第三个,口号还要带有你的主办国和主办城市的一些文化特点,并且他还要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他还要比较被容易被不同地区国家的人民所接受和理解。最后第四点,我觉得一个奥运口号应该非常简洁明快,朗朗上口。易记,易懂。”

北京冬奥会口号介绍(北京冬奥会口号)(4)

体育广播记者刘鲸泽采访陈宁(右)

根据评选标准,截至2020年9月底,共征集主题口号作品79组。北京冬奥组委组织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从79组征集主题口号中初步评选、修改出11组候选主题口号。在反复修改过程当中,“核心词汇”逐渐锁定在两类中。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陈宁说:“经分析,候选主题口号中的核心词汇集中体现两类理念:一是体现团结、共同的理念,如‘在一起’、‘世界一心’、‘同行’、‘共同’等;二是体现对未来美好向往和希望的理念,如‘梦想’、‘更好’、‘未来’、‘向前’等。在此期间,国际奥委会也将‘更团结(Together)’加入奥林匹克格言中。”

北京冬奥会口号介绍(北京冬奥会口号)(5)

郭惠民

今年4月,北京冬奥组委组织专家对候选主题口号进行更深入研究讨论,大家的意见逐渐集中,最终确定“一起向未来”和“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作为主题口号。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郭惠民参与了口号的研讨和评选工作。当口号公布时,他感到非常激动:“这个口号非常好的把专家的建议和口号的创意融合在一起,而且非常适合于表达,适合于传播中国的声音和中国的话语,如何很好地进行国际传播,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而奥运是全人类的奥运,所以我们即体现出国际大家庭和人类全球化的特点,也体现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实际上,北京冬奥会口号里‘向未来’用的英文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用了同样的英文表达‘Shared Future’,它的一致性就深刻地体现了我们对未来人类命运的一种积极地把握。”

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则认为,口号中的“一起”让大家更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我们特别喜欢‘一起’这个词,在英文里边是‘together’。我们觉得特别的有时代感,特别有当前在全球抗击疫情,大家团结一致,继续往前走,共享美好未来的这样一个重要的含义。我相信冬奥组委的所有同事都会把我们的近期目标要按‘一起向未来’这样的一个理念,落实到我们每一天的工作当中。”

北京冬奥会口号介绍(北京冬奥会口号)(6)

花样滑冰运动员申雪则把口号和运动员职业生涯相结合,她期待着,北京冬奥会的到来:“我觉得北京冬奥会口号不仅符合我们运动员,也符合我们每一个人的愿望,‘一起向未来’,因为我们的未来有自己明确的目标,现在我们也可以向全世界的朋友们发出邀请,欢迎所有的人来到中国,去参与冬奥会,希望在你的人生当中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在全世界都留下了广泛的印象。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人民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世界的这种决心和愿望。而北京冬奥会口号更近了一步,表达出了我们的态度与力量。更有激情、更有号召力、更有冲击力,我们的行动方案便是“一起向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