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蒸卤面怎么做好吃(东北人最爱的却是酸菜肉末打卤面)

导读:二伏吃面,东北人最爱的却是酸菜肉末打卤面,面条筋道爽滑,卤子鲜香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两句话都快背下来了,从开始入伏时起,就把这三种美食挂在嘴上了,为什么三伏天吃上面食对于北方人那么重要?甚至要形成一个口令传下来呢?

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

山阳蒸卤面怎么做好吃(东北人最爱的却是酸菜肉末打卤面)(1)

北方有句俗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头伏为何要吃饺子?过去,入伏之时恰逢麦收不到一个月,家家有粮,就利用这个时候享享口福,又有“好吃不如饺子”之说,因此饺子自然成为首选。#健康乐享官##7月吃什么#

山阳蒸卤面怎么做好吃(东北人最爱的却是酸菜肉末打卤面)(2)

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容易食欲不佳,不爱吃东西,北方的主食里面通常粗粮为主,像玉米面饼子、大碴粥、高粱米、大黄米、小米饭等是一日三餐里的重要碳水化合物来源,面粉在北方是比较金贵的,尤其在东北地区,有很多地方并不是小麦主产区,再加上面粉的价格比粗粮要贵上很多,所以普通百姓家里,面粉的存量是非常少的。

我记得我小时候家里要是买了一袋面粉,好像是全家人的大事,要欣喜上好几天的感觉,也会听母亲唠叨上一段日子。那会的面粉没有现在这么白净,也没有那么多高低筋的细分,就是统称:白面。通常是通过邻居的口碑来判断面粉的质量,那时的人也是特别淳朴,基本上对面粉的评价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山阳蒸卤面怎么做好吃(东北人最爱的却是酸菜肉末打卤面)(3)

伏天吃面食,是当做改善伙食的一种方式,因为在农村大部分都要下田劳作,即使三伏天也不能歇着,而伏天容易没有胃口,吃不下东西,所以通过面食改善一下伙食,所以面食是传统习俗中开胃解馋的。

所以,人们在“头伏”吃饺子,希望能平安度夏。“二伏”吃面条,再喝上热乎乎的原汤,发一身汗,有驱散盛夏“毒火”,弥补闷热天气体力消耗的作用。北方吃过水打卤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一下,浇上各种卤子,来几瓣生蒜,不仅刺激食欲,而且清热降暑“败心火”。因为夏天温度很高,劳作的身体会大量出汗,这样就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还会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

白面和粗粮相比,面粉中的蛋白质更高一些,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也比粗粮约高出一倍,所以相比而言,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也更利于消化吸收。因此三伏天吃面食,一是,基于改善伙食的一种方式;二是,增强体力刺激食欲,给身体补充多种能量。

山阳蒸卤面怎么做好吃(东北人最爱的却是酸菜肉末打卤面)(4)

现在吃面食已经不再是顺应节气的事儿了,想吃随时可以做,虽然总吃饺子、面条,但是总感觉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总是找不到儿时的那种体会和幸福感,无论在家做还是去外面吃面条,总是缺少了一种韵味,这种韵味并不仅仅是面食制作上的差异,也不是所处的城市本身带给我们的区别,而是当时的那种生活环境!

小时候的面食是比较稀缺的,北方都是以粗粮为主,细粮的价格也比粗粮贵许多,我记得等到我们自己种地交公粮那会,我们家是大米产区,用大米换小米,一斤大米可以换三斤小米。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面粉才正式地进入我们的家庭,成为我们主食里常见的品种,而这种福祉也不是当时每个家庭都能得到的,只有勤劳节俭的家庭才更早的接触到白面,并把面食化为主食里的重要成员。

山阳蒸卤面怎么做好吃(东北人最爱的却是酸菜肉末打卤面)(5)

二伏吃面食,也是从父辈那里得知这句俗语,当时只知道面条是自己家擀的才好吃,那会儿也没有卖现成的鲜面条,想吃面都是自己动手擀制的。每家每户都会备用面板,擀面杖等做主食用的工具,擀面条要用到大面板和大个擀面杖,这些物件,也都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来逐步添置的重要工具。

山阳蒸卤面怎么做好吃(东北人最爱的却是酸菜肉末打卤面)(6)

手擀面的任务自然是落到爸爸的头上,爸爸身体强壮有力,面条擀的非常劲儿道。记得是老式的面盆,土陶的二面盆,有大小之分,大面盆主要做酱豆子和包豆包才拿出来使用,二面盆就是小一号的土陶面盆,外面泛着光,虽然怕硬的东西磕碰,但是也极少损坏。

只见爸爸从面粉袋子里舀出面粉来,注入井水,搅成面絮状,就开始揣揉,奋力的揉搓,爸爸的额头渗出细小的汗珠,但是手上的活不能停,将湿面絮和残余的干面粉尽力揉和到一起,直至揉成一个比较光滑的面团,和面过程才告一段落,盖上一块干净的沾湿的屉布,醒一段时间,让面团充分吸收水分松弛下来。

通常在这个节点,妈妈会递上一块刚用冰凉的井水投湿的毛巾,给爸爸擦汗,这个场景温馨而又充满柔情蜜意。虽然不像现在这样直白表达爱意,但是那个时代的爱情淳朴、低调,全部融进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山阳蒸卤面怎么做好吃(东北人最爱的却是酸菜肉末打卤面)(7)

整个和面过程耗费约半个小时的时间,面团和得很硬,没有力气的人,貌似还整不了,也应了那句话,软面饺子硬面条,面条的面要活的够硬,煮熟的面条才够爽滑筋道。醒面的过程要稍长一些,约两个时辰左右,面松弛好了,爸爸又上场了。

将面团放在案板上,撒上薄面,用手掌按压成饼,这会该擀面杖上场了,它的作用开始体现出来了,从面团到厚面饼再到薄面饼,最后完全裹在擀面杖上,通过用力按压、卷实、撒薄面、再按压,如此循环往复,从厚面饼到薄薄的大面皮,整个过程又要一个时辰左右。

山阳蒸卤面怎么做好吃(东北人最爱的却是酸菜肉末打卤面)(8)

这个时候妈妈也不能闲着,切酸菜,剁肉沫,切葱花,准备打卤子。我们则是在灶坑前,负责填柴烧火,为打卤打下手。东北人喜欢吃打卤面,卤子是随着菜园子的蔬菜而随时变换的,茄子下来时就用茄子做面条卤,有条件的放入肉末,没条件的放点荤油,茄子肉末卤咸香嫩滑;尖椒肉丝卤香辣开胃;豆角肉丝卤软糯鲜香;鸡蛋西红柿卤酸鲜可口,而我最爱的就是酸菜肉末卤,也是很多东北人的最爱,即使夏天也依然如故。

大锅已经烧热,舀一点猪大油下锅,融化后放入肉沫煸炒至变色,下葱花姜末爆香,放花椒面炝锅,酱油熬香,放入酸菜碎翻炒片刻,入清水,着粗盐调味,咕嘟3分钟左右,放入少许土豆淀粉勾芡,汤汁浓稠时,酸菜肉末卤就做好了。

山阳蒸卤面怎么做好吃(东北人最爱的却是酸菜肉末打卤面)(9)

面皮在爸爸手里经过擀压、撒薄面、再擀压,直到面皮薄厚均匀才罢手,开始将面皮叠层、撒上薄面,用菜刀切成粗细均匀的面条,这个活计通常妈妈来完成,切好的面条还是原型堆在那,直到被妈妈用两手掀起,一抖一摔,手擀面就做好了。

山阳蒸卤面怎么做好吃(东北人最爱的却是酸菜肉末打卤面)(10)

大铁锅里注入了半锅井水,在柴火的作用下,开始响边直至沸腾,面条抖撒去掉多余的薄面,入沸水锅,点三到四次冷水,面条煮至无硬心捞出,放入提前备好的井水盆里过凉。

山阳蒸卤面怎么做好吃(东北人最爱的却是酸菜肉末打卤面)(11)

厨房的桌子就摆在地上,前后窗户打开,自然的穿堂风好过电风扇,一家人都各自挑上一碗面,淋上酸菜肉末卤,一碗父爱母爱满满的面条就做好了,酸、鲜、咸、香,面条筋道弹牙,嚼劲儿十足。这会是筷子不离碗,快速吮吸大口咀嚼,吐撸声此起彼伏,如风卷残云般,瞬间碗空,却又意犹未尽。再挑上一碗面条,浇上卤子,吃面的速度逐渐慢下来,吃上一瓣生蒜,唇齿生津,辛辣开窍,儿时的富足感在这一瞬间爆棚,简单而又充实。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吃饱既是最大的满足!

山阳蒸卤面怎么做好吃(东北人最爱的却是酸菜肉末打卤面)(12)

从那个时候起,酸菜肉末打卤面就成了我心底的味道,成了我最为怀念的主食。一到吃面的时候,就会想起爸爸妈妈做饭的场景,如今二老只剩单亲,依然想吃爸爸亲手做的面条,屡屡谈及,父亲总是笑着说,下次回家做给你吃,如今回老家的次数递减,常年外面奔波,也不曾在父亲跟前尽孝,实乃人生一大憾事!有朝一日,会给父亲做一碗曾经带给我无限幸福的酸菜打卤面。

不管今天我们品尝过什么样的美食,当我们停下忙碌的脚步,用心回味的时候,触动心底的往往就是一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打卤面。岁月更迭,城市流动,却难以忘却家乡的味道,尤其那一碗酸菜肉末打卤面。

山阳蒸卤面怎么做好吃(东北人最爱的却是酸菜肉末打卤面)(13)

感谢阅读,我是今天菜不咸,超级喜爱美食的餐饮人,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想了解更多做菜小技巧和餐饮行业知识可留言交流,有不同的建议也可评论区留言,感谢支持!【原创内容 抄袭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