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端妃为什么不得宠(端妃替皇上背了那么大一口锅在身上)

若说整个后宫对皇上最好的人,端妃应该位于榜首。

华妃对皇上好,因为有皇上的宠爱做依托,自己的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

皇后对皇上好,因为有相应的地位做支撑,又有太后的偏袒,皇上再怎么也不能冷落了中宫;

甄嬛对皇上好,因为两情相悦,皇上和甄嬛同频,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甄嬛的付出都能得到回报。

而端妃,替皇上背了那么大一口黑锅在身上,被皇上连累的生不如死。可是到头来,最关心皇上的竟然是端妃。

皇后和华妃都只是从饮食上讨好皇上,这没什么稀奇的地方,毕竟讨好别人的胃是最能表达对他人关切之情的手段。

而端妃竟然能注意到皇上干裂的嘴角,在皇上病危之际,还能提醒甄嬛,要慢条斯理地告诉皇上妃嫔私通的消息,不要刺激皇上。

甄嬛传端妃为什么不得宠(端妃替皇上背了那么大一口锅在身上)(1)

年少的时候看到这里,总以为这大概就是真爱的表现吧。不管对方待自己如何,自己仍能始终如一。

可是成家后,读到杨绛先生的一段话,自己的这种想法突然转变了。

杨绛说: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日久生情不过是权衡利弊。爱情这东西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肉体、迷于声音,最后折于物质、败于现实。

那么端妃不恨皇上,是不是败于现实的无奈选择呢?

理智上恨不起

皇后口口声声说她多想恨皇上,可是她做不到啊!

她为什么做不到呢?

皇后对皇上细致周到、委曲求全,皇上对她还只是恭敬。如果皇后再恨皇上,那么皇上对她就只剩冷淡甚至厌恶了。

从而皇后这个宝座就有易主的风险了,这是皇后最不能接受的。

甄嬛传端妃为什么不得宠(端妃替皇上背了那么大一口锅在身上)(2)

所以她满心满眼地要把三阿哥这个傀儡扶持上位,也是为了她能继续控制权力这枚大旗,继续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

与其说是她不能恨皇上,不如说是她不敢恨皇上。

那么端妃和皇后的情况差不多。

从端妃一眼相中甄嬛这个帮手来看,可以确定她是一个成熟的工具人,她不是真正的安于现状、与世无争。

为什么说她成熟呢?

整部《甄嬛传》,读书最多的要数甄嬛。但凡有闲暇,甄嬛必是手持一卷书,端坐轩窗前。

甄嬛传端妃为什么不得宠(端妃替皇上背了那么大一口锅在身上)(3)

那种娴静安逸的画面,让人心向往之。

而对于其他妃嫔的描绘,就多姿多彩了。

皇后练字、华妃上妆、敬妃做衣服、齐妃溜骰子、曹贵人哄孩子、欣常在交友、聊八卦……

除了甄嬛,给看书镜头的也就只有端妃了。

皇上对苏培盛和槿汐搭伙过日子的举动不知如何裁夺,于是来向端妃问意见。

镜头给到端妃,就是端妃捧着一本《孟子》在读。

甄嬛传端妃为什么不得宠(端妃替皇上背了那么大一口锅在身上)(4)

虽然这个镜头有端妃故意安排的嫌疑,但当皇上直接抛出问题,问她如何处置为好的时候,端妃说道:“皇上可曾听说过一句话:‘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出自《资治通鉴》,意思是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若说孔孟类的书籍是必修课,教人知书达理、尊师重孝。就如眉庄同她母亲演练入宫的场景时,她母亲问:“若是皇上、太后问你读过什么书呢?”

眉庄不假思索地回答:“《诗经》、《孟子》、《左传》……”

可见大家闺秀学习的东西也就是孔孟之道。

可端妃竟然熟读《资治通鉴》,金句张口就来,那可是一部细致入微描写智谋、兵法、心理、做人的书籍,曾国藩也曾向他的幕僚强烈安利过。

甄嬛传端妃为什么不得宠(端妃替皇上背了那么大一口锅在身上)(5)

既然是谋心的,那么就说明端妃深知人性。

大道相通,夫妻相处之道和君臣相处之道能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依附皇上,来获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既然端妃日常打发时间的方式是看《资治通鉴》之类的书籍,那就说明她比敬妃有见地,所以说她成熟。

而敬妃要么数砖,要么养龟,要么就是做小孩子的衣服……

虽然无害,但却有些低频。

端妃做不到与仇恨和解,当然也没有人能轻易做得到。

至于“憎恨别人是愚蠢的行为,是对自己的二次伤害”这样的话,无非是经过包装的鸡汤。

对于让自己失去生育能力的华妃,端妃恨极了她,时刻想着报复华妃,所以她这么多年拖着病躯,没有破罐子破摔,一格电也要撑到扳倒华妃的那一刻。

甄嬛传端妃为什么不得宠(端妃替皇上背了那么大一口锅在身上)(6)

可是扳倒华妃岂是儿戏,首先自己得活着,才能有机会报仇。可是自己能活着的关键因素必须得靠着皇上的庇护。

因为端妃替皇上背了锅,皇上对她十分歉疚,所以一登基便晋她为妃,作为弥补,也是为了她能好过点。

皇上对端妃本就无宠、无爱,要不然端妃这么多年也不会一直未孕。

虽然后来因为华妃灌下去的红花,客观原因上端妃怀不了孕。可是端妃入王府很早,还见过纯元。那个时候皇上的妃子并不多,端妃也未能得宠。

好容易因为皇上的歉疚,皇上能对自己恭敬有加了,自己的地位才能稍有提升。

端妃若是再恨皇上,那这仅存的恭敬也没有了,自己活着都成了问题,谈何报仇雪恨呢?!

所以端妃对皇上的爱不过是权衡利弊后的结果,因为她是个成熟的工具人,懂得进退、知道如何取舍。

甄嬛传端妃为什么不得宠(端妃替皇上背了那么大一口锅在身上)(7)

甄嬛、眉庄在这一点上就差了些,为了恨而放弃恩宠富贵,虽然保留了傲骨,但却是不成熟的行为。

情感上不想恨

婚姻是一座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恋爱的人,宁可私奔,冒着与父母断绝关系的风险,也要守护自己的爱情。

可是一旦跨入婚姻的大门,就追悔莫及,甚至想方设法地逃离这个枷锁,换取自由。

人就是这么矛盾。

想来端妃也受困于围城思想。

多少王孙并士女,绮罗丛里尽怀春。

就如甄嬛,明明不确定皇上的身份,因为皇上的几句关心,几句对风景的评价,也要违背礼制赴约私会。

甄嬛传端妃为什么不得宠(端妃替皇上背了那么大一口锅在身上)(8)

荷尔蒙一分泌,干柴烈火,情难自抑。

哪个少女不希望能得一心人,白头不分离,像甄嬛说的那样,这是多少世间女子企盼的梦。

端妃虽然嫁入帝王家,肯定也是希望夫妻和顺、恩爱一生的。

无奈,颜值不够,实实在在地成了工具人,一开始便被皇上供奉在家族的体面上,成了那个端庄贤达的符号。

是啊,端妃就是个符号,一个可以光耀家族门楣、却得不到幸福的符号。

原著里说端妃是最早入王府的人,比皇后还早。占据着这么有利的条件,端妃仍然不得宠。

同华妃一样,端妃也是将门之女,入宫无非是为了政治联姻。

皇上既要利用你,又得防着你。

可是端妃没有华妃的美貌,诱惑不了皇上,最后就被皇上彻底地利用了。

皇后也有点这个意思,她那不得已的贤惠,她那母仪天下的伪装,都不过是换取名利地位、家族体面的条件。

甄嬛传端妃为什么不得宠(端妃替皇上背了那么大一口锅在身上)(9)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端妃毕竟也是从少女过来的,自己虽然是个工具人,可是也有七情六欲。

没有得到过爱,那就会深深地羡慕被爱的感觉。

她又不像甄嬛那样离经叛道,可以有备胎选择。

既然自己已经被贴上了端庄的标签,那自己就得时刻进行着行为管理,不能越雷池半步。

那么端妃所能企盼的就是皇上的爱,即便是没有希望,自己也不能绝望。

一旦绝望,就是万丈深渊,就得像敬妃一样数砖、养龟度日。

因为没得过宠,所以就万分希望受宠。因为没宠,就不会知道失宠是什么滋味。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心理没有落差,也就不存在失望。

像皇后、甄嬛、华妃、眉庄……

都是接受不了从繁花似锦到冷落平素的心里落差,所以恨这个、怨那个。

而端妃守着一份绝望中的希望,因为皇上一个捏肩的举动,都会心动不已。

甄嬛传端妃为什么不得宠(端妃替皇上背了那么大一口锅在身上)(10)

反之如甄嬛,因为得到过,那么对于皇上后来炽热的爱,也就无动于衷了,甚至是厌恶和憎恨。

总之,端妃不恨皇上,是因为不能恨和不想恨,不过是败于现实的选择。至于是不是真爱,还未可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