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谷人生感悟(从不愿来这里到不愿离开这里的血透病人)

我叫杨建华,是华西医院血透中心的一名血透患者。

成都市武侯区囯学巷37号——华西医院所在地,自从六年前得了慢性肾脏病后我便每月都要来此找肾脏内科付平教授就诊,两年前开始规律性血透后便每周来此进行三次治疗。

说实话,过去我不大喜欢来这里,既是出于忌病讳医的心理原因,也是害怕这里如同火车北站那样人山人海的拥挤。

然而现在,我已变得越来越离不开这里也不愿离开这里了。

沉睡谷人生感悟(从不愿来这里到不愿离开这里的血透病人)(1)

六年前,我经常觉得非常困倦,再加上肾功指标异常,就到华西医院肾脏内科主任付平教授处就诊。根据我的血液和尿液检查结果,付平教授初诊为肾功能衰竭。我的心当时咯噔一下——“从今往后这里将是我必须常来的地方了!”

每月一次的血液和尿液检验指标变化,意味着病情在不断地发展。虽然我的心理沒有脆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但有时肌酐、尿素、肾小球过滤率等多项指标变化过大也给我的情绪带来不小的影响。随着多次复诊和对该病后期尿毒症相关知识尤其是对治疗手段(肾移植或透析)、治疗前景的了解,我的心情也由最初的紧张逐渐归于平静。

沉睡谷人生感悟(从不愿来这里到不愿离开这里的血透病人)(2)

肾脏内科主任付平教授

付平教授给我详细介绍了华西医院肾移植和透析病人存活率以及两种治疗方式的利弊,苦于移植肾源的紧缺和漫长的时间等待,我艰难地选择了后者,并且坚定地选择了在华西医院做血透治疗。

记得我第一次在华西医院血透中心上机治疗是2020年的4月3日,当时心情稍显忐忑的我被李超老师领进了治疗室。石梅老师在上机前认真察看了我的自体血管内痿,对保护性使用血管通路做出合理规划。

沉睡谷人生感悟(从不愿来这里到不愿离开这里的血透病人)(3)

开始上机,两根大号注射针头被分别穿刺进我的动脉和静脉血管,随着透析机器的转动,我的血液从动脉血管被长长的胶管引出经透析机器净化处理后经长长的胶管又被送进静脉血管,忐忑的心情也随着4个小时治疗过程而渐渐平复。之后,这种治疗过程便成了我每周三次规律性的家常便饭。

在华西医院血透中心我见识了精明干练的护士长推行精细化护理着力提升护理质量的能力;领略了全体护理人员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严谨细致的工作风采;目睹了护士老师工作当作学问做、精益求精的守正创新精神;感受到了他们生命至上、尊重病人的医德力量。在这样的医疗环境里接受规律性血透治疗,我还能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呢?

沉睡谷人生感悟(从不愿来这里到不愿离开这里的血透病人)(4)

沉睡谷人生感悟(从不愿来这里到不愿离开这里的血透病人)(5)

以人为本

在这里治疗,病人能享受便捷的血透诊疗随访、护理随访和血管通路随访等特色专业服务。中心还为每个血透患者提供了一本内容比较齐全的《健康教育手册》,提醒患者各项注意事项,不时组织肾友会,制作微视频,不断创新健康宣教方法。我和肾友们在这些宣教活动中获益匪浅,特别是由此获得了与病共存、不与病为敌的理念,以及与病共存的方法和信心力量。

沉睡谷人生感悟(从不愿来这里到不愿离开这里的血透病人)(6)

患病不可怕,心态是关键。其实,一周三次的规律性血透就是生命维持性血透,顾名思义,如果不能把血透治疗坚持下去,生命的存活将无法维持。换句话说,坚持治疗也是对生命的尊重。一个人没有办法选择不得什么病,但得了病可以选择在哪家医院治疗。既然疾病选择了我,我也选择了华西医院,那就得“既来之,则安之”,以华西医院为伴,好好接受治疗。

沉睡谷人生感悟(从不愿来这里到不愿离开这里的血透病人)(7)

如今,我已习惯于把治疗当作上班,把国学巷37号当作上班的地方。每逢治疗日,我都早早地吃完饭,开着车愉快地前往国学巷。治疗前,我还习惯性地在国学巷37号院内漫步几圈,楼宇间花园内留下了我的足跡,连廊里鱼池旁流动着我的身影。治疗中,我努力做个守秩序不添乱的“乖病人”,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平时我自觉地选择饮食,控制饮水,尽可能不吃或少吃含磷高的食物,不吃含钾高的水果。

沉睡谷人生感悟(从不愿来这里到不愿离开这里的血透病人)(8)

在管住嘴的同时迈开腿,每天坚持步行和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打太极拳是华西医院肾脏内科推荐的运动项目,我感觉这项运动对血透病人的确有益处,坚持下去,心脏不觉得累了,身体也轻松多了。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我还参加了一项评价针对皮肤瘙痒注射液在血透中的临床试验等医护科研项目,为临床科研实验尽点微薄之力。

沉睡谷人生感悟(从不愿来这里到不愿离开这里的血透病人)(9)

有时候我又仿佛觉得,血透病人如同行舟,风平浪静是常态,惊涛骇浪也有可能遇到。且不说并发症,就说血压、血钾和血糖吧,血钾、血压指标高了,有危险;血糖、血压指标低了,也有危险。

今年3月的某一天,因为腹泻我连续两顿未进食,下午血透过程中突发低血糖症状,血糖丶血压骤降,心慌烦躁冒虚汗,支撑不住的我连忙叫停血透。当班护士余老师和张老师立即从病友手里找来葡萄糖口服液,余老师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巧克力剥好后送进我的口中,张老师又从总务站取来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推注,使得症状很快得到改善,化险为夷。

作为一位老病友,如今我已熟悉了国学巷37号的一草一木,更熟悉了血透中心的医护人员。虽然他们的面容一直被口罩遮掩地严严实实,但我却能从眼神中看出他们的善良,能从声音中听出他们的真诚,能从言行中感觉到他们的仁心。某天我对一位护士老师半开玩笑地说:“在这里长期血透,不就等于让我们在你们的陪伴中慢慢变老吗?”只见她不置可否地回应:“可我们也在你们的陪伴中一天天长大呀!”你看,这种交流就像亲人一样的亲切自然。

沉睡谷人生感悟(从不愿来这里到不愿离开这里的血透病人)(10)

作者与华医血透中心部分医护人员,左四持花者为作者

我体会到,一个人得了重病是不幸的,但是能在华西医院这么好的医院治疗又是幸运的。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在彼此尊重中获得,沒有尊重便沒有和谐。我在被医护人员尊重中获得温暖,我也应当同样用尊重来回赠他们。其实,他们才是最值得被尊重被歌颂的人。于是,在我血透治疗两周年之际,我用感恩的心,满怀深情地为他们创作了一首小诗。

《致敬,华西医院血透中心白衣天使》

(节选)

善意播暖阳,

净心若天使。

每天你笑迎患者如约而至,

目送患者挥别的背景。

早班——你踏霜乘着朝霞,

夜班——你戴月披着星辰。

你的忙碌,

换得我的安宁;

你的付出,

彰显出敬业精神。

这里活跃着你的工作状态,

这里流动着你平凡的身影。

你的外化表现是眼勤耳勤和手勤,

你的内在体现是细心贴心与用心。

治疗方案你仔细对照,

护理规程全程指引。

上机穿刺引血,行云流水,

下机回血推药,一气呵成。

有人问我,

在华医血透中心治疗什么让你感触最深?

我不加思索如数家珍一一

这里团队优秀素质高,

作风过硬技术精。

这里以人为本作明镜,

尊重生命尊重人。

你的专业,让人放心;

你的态度,给我安宁。

你的鼓励,给我自信,

使我懂得如何与病共存。

你与我们的交流总是那么和风细雨,

并且透着那份真诚。

偶遇患者焦躁情绪宣泄,

委屈的你毅然展示出一颗强大的内心。

见识了你的平凡也见识了你的脱俗清新,

豁然我发现你就是南丁格尔的化身。

一句感谢已显不够,

溢美之词我源于内心。

深情地赞美你啊,华医血透中心的白衣天使,

你是我生命的守护神!

亲爱的们,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院130周年院庆日来临之际,我们持续面向广大病友、医务人员、医学生、华西校友,征集“我与国学巷37号的故事”,欢迎大家向邮箱hxxcb123@163.com投稿。一经采用,将在华西医院微信公众号陆续推送,还会给作者送上华西文创精美礼品!

期待你的来稿!

沉睡谷人生感悟(从不愿来这里到不愿离开这里的血透病人)(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