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社会背景分析(我国近十亿网民)

收录于话题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社会背景分析(我国近十亿网民)(1)

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1.0%

随着信息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均带来了有益影响。

然而,网络科技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如长期使用,极易导致网络成瘾现象(IAD)的出现,并随之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什么是网络成瘾现象(IAD)?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社会背景分析(我国近十亿网民)(2)

美国匹兹堡大学将IAD定义为:

在具体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性失控,以过度使用网络而引发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最终产生心理、精神、躯体等一系列综合征。

现状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上网率几乎为100%,其中网络成瘾发生率约为10%。大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张扬个性、冒险与叛逆并存的时期,往往需宣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在现实校园生活中往往不能通过体育活动、心理咨询等途径来发泄压力,苦闷彷徨中可能转向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道德意识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均产生影响。有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容易造成焦虑、抑郁、冲动、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多种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社会背景分析(我国近十亿网民)(3)

分析

调查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家庭环境、学习成绩水平、近一年内负性事件次数及睡眠质量等,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

  • 性别:男生的好奇心及对网络游戏的迷恋程度远高于女生,且部分男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而更易沉迷网络;而部分女生心理上比男生成熟,网络对其的影响力可能更大,加之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是否IAD对其学习成绩、食欲、睡眠以及心情的影响可能更大。
  • 年龄: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大学的新鲜生活使其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新鲜感,会更多的花时间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去;而大四学生普遍忙于考研、就职等,花在网络上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大二或大三年级的学生成为IAD的高发群体。
  • 家庭环境: 父母态度对大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虽然大学生时期多数大学生寄宿学校,但从小到大父母的管教态度及是否鼓励上网仍可对其产生后续影响,因此单亲或联合家庭下的学生更易发生IAD,而父母离异或家庭重组无疑属于生活中的负性事件,可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影响。
  • 学习成绩: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产生倦怠、沮丧、情绪低落等情况,容易出现逃课、迟到、不听课等厌学行为,与其他学生相比在学习过程获得的成就感较低,从而会转向虚拟世界寻找成就感,而IAD又加重了他们的学业不良及其他情绪或社会适应问题。
  • 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差者可能花更多的时间上网,而长时间不良坐姿造成的肩部疼痛,食欲不振、视力、睡眠质量及免疫力下降等问题,继而形成恶性循环。

对策

研究发现,睡眠状况、学习习惯、体育锻炼、人际关系、应对方式与青少年IAD呈负相关

因此,应从大学生角度出发,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制定合理防治措施:

  • 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家庭结构,注重心理健康宣教,帮助其以正确的渠道发泄情绪,鼓励参加有益的校园和社会活动等;

  • 学校应注重营造良好的上网氛围,社会多给大学生IAD关注,如公共上网区域张贴健康上网相关宣传提示、组织相关公益活动等。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社会背景分析(我国近十亿网民)(4)

供稿:福建省疾控中心爱国卫生工作所 居文

配图来源于网络

福建疾控

传播健康知识,

展示疾控风采!

收录于话题 #

上一篇 下一篇

来源:福建疾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