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个园和何园哪个值得一看?34晚清第一园

2016-04-19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园林专家称它为“晚清第一园”,文人墨客为其赋诗曰“水心亭上看波绿,览胜来登一片楼”,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游人为它匠心独运的奇妙构思和巧夺天工的山水布局醉心倾倒,这是坐落于江苏扬州的何园。

扬州的个园和何园哪个值得一看?34晚清第一园(1)

何园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园主何芷舠由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的官任上卸任归隐扬州,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后扩建为园林。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意,题名为寄啸山庄,俗称何园。

1、念母亲春秋高,辞官归隐至扬州 49岁便挂冠归隐至扬州,66岁却走上实业救国、教育教国之路,何园园主何芷舠的人生际遇堪称传奇。  何维键(1835—1908),字汝持,号芷舠,祖籍安徽望江吉水。从同治六年(1867)起,何芷舠历任湖北武昌盐法道、湖北督粮道、湖北按察使、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等职。  1883年,何芷舠正值仕途顺风顺水之时。也正是这一年,他急流勇退,为自己的宦海生涯画上句点。因“念任太夫人(何芷舠生母)春秋高,不乐久仕”,于是辞官归隐到扬州,这才有了百年何园的传奇。

复道回廊

“念任太夫人(何芷舠生母)春秋高”并非是何园园主辞官归隐的托辞。兴建何园时,他特意为母亲建造了赏月楼(又称怡萱楼)。相较于何园整体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赏月楼却全然是古典趣味,小楼、假山、古木、佛堂、炉香、月色,和儿孙居处氛围大有差别,何芷舠的孝道之心在这些细枝末节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扬州的个园和何园哪个值得一看?34晚清第一园(2)

怡萱楼

何氏家训第1条讲的就是“孝敬亲长之规”,不仅告诫子孙“孝顺父母、尊敬长上,乃百行之首、万善之源”,还批驳了当时颇为流行的“以能养为孝”之说,提出“殊不知孝之道,岂养之一事所能尽哉?”相较于物质赡养,精神赡养也同样重要。何园园主顾念母亲年岁已高,辞官归隐陪伴老母则是真正在践行孝敬之道。重人伦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乃百行之首、万善之源。人能尽得此道,天地鬼神相之,亲戚邻里重之。凡有父母兄长在前者,不可不及时勉旃。 ——摘自《何氏家训》

【译文】  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是人所有行为之首要,是各种善行的源头。一个人如能充分领悟并实践此道,天地鬼神都会帮助他,亲戚邻里都会敬重他。凡有父母兄长健在的人,不可不时时努力,遵行孝道。  人家子弟,有父母兄长慈爱,又得教以诗书、授以生业,而能显亲扬名,以尽孝敬之道者,乃常分耳,乌足言?要在困苦艰难、流离颠沛之际,竭力尽心、周全委曲、消患弥变,特立独行,而不失其度者,方为孝敬。  ——摘自《何氏家训》

【译文】  一个正常人家子女,有父母兄长慈爱,又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正当的职业,而能够使父母荣耀、自己扬名,这样尽孝敬之道的人,是一种本分而已,有什么值得自夸?要在困苦艰难、颠沛流离之际,对长辈还能竭力尽心,照顾周到仔细,消除他们的病患、及时处置突发情况,既能特立独行,又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分寸者,才称得上是孝敬。

2、出处进退之间的家国情怀  敬孝道之外,何芷舠的归隐其实也正体现了他对于出处进退的理解。何园的船厅有一幅楹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园主的高洁志趣可见一斑。“人生天地间,智愚贤不肖,固有不齐。或出或处、或进或退,要当皆以古人为鉴”,何氏家训里这样阐述出处进退的观念。

扬州的个园和何园哪个值得一看?34晚清第一园(3)

船厅

1901年,何氏家族在何芷舠的带领下已经在扬州一地安居了18年,何芷舠也已经66岁。他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弃置何园,举家前往十里洋场的上海,从事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活动。离开了安乐窝的子孙们在这里重新扬帆起航,或从商,或从政,或从文,还有不少选择负笈海外,学习理工科学,期冀有朝一日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报效祖国。  退隐十八年之后选择西方东进的前沿实践救国之梦,这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何氏家训第6条“出处进退之规”中写道,“出则立业建功,以安天下”。  归隐之前,早在汉黄德道台任上,何芷舠便是尽忠职守民生为重。当时,武昌与汉阳间只有舟子(私人小渡船)摆渡交通,与汉口开阜后的形势极不适应。何芷舠谋划设立大型官渡,却遇到官场上同僚们的反对,唯恐影响舟子生路而招哗变。次子闻讯告知母亲,母亲孙夫人笑问“儿怯耶?胡不类尔父!夫人情可与乐成而难与图始,尔父则既言之矣。”孙夫人指出人们一般是在你办事成功后可以向你祝贺,但很难指望在你开始办一件难事时就全力支持你,坚定地表露支持夫君创新求变。事后,舟子的生路另有安排,而官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获得广泛赞誉。在20世纪50年代武汉第一座长江大桥诞生以前,江上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何芷舠倡议的官办渡轮。

扬州的个园和何园哪个值得一看?34晚清第一园(4)

甘愿急流勇退、辞官归隐是对家训“或出或处,知进知退”思想写下的注脚,而为官任上不惧流言只为百姓谋利和面对内忧外患的时代危机再度迈上救国利民之路的选择则是对《何氏家训》“戮力王室”“不出则寥寥无闻,一出则立业建功,以安天下”的生动践行。或出或处,或进或退,何园园主都能坦然处之。知进退  人生天地间,智愚贤不肖,固有不齐。或出或处、或进或退,要当皆以古人为鉴,斯无咎矣。昔伊尹、傅说、吕望、孔明之处也,一耕于有莘之野,一佣于版筑之间,一垂钓渭滨,一高卧南阳。此四公者,不出则寥寥无闻,一出则立业建功,以安天下。向非天子梦卜,求而用之,终于农工渔隐之流而何尝汲汲自出?抑何尝以农工渔隐之事为鄙陋而不为也?今人知出而不知处,知进而不知退。凡读书不遂,即鄙农工商贾之事而不屑为,所以有济世之才而无资生之策者多矣。  ——摘自《何氏家训》

【译文】  人生活在天地间,聪明、愚笨、贤达、不肖等等,原本就是千差万别。不论是出仕为官还是隐退江湖,都要以古人为鉴,那就没有差错了。古时候伊尹、傅说、吕望、孔明等人没有出山时,有的是种田的,有的是做小工的,有的是钓鱼老翁,有的是隐居之人。但这四个人不出山则默默无闻;一出山则建功立业,以安天下。如果不是君王想到他们,并启用他们,或许他们只能终老于农工渔隐之流,哪里会急切盼望着出人头地呢?如果不能出人头地,难道他们就认为农工渔隐之事低人一等而不去做吗?今天的人啊,光想着出人头地,而不甘于寂寞独处;光想着建功立业,而不甘于急流勇退。读书取不到功名,又不屑于农工商贾这些事。所以,纵有济世之才,却不具备基本生活能力的人很多。

扬州的个园和何园哪个值得一看?34晚清第一园(5)

光德堂

3、兴家兴邦,笃志诗书何氏家族在时代舞台上流光溢彩

何园船厅身后有一座二层小楼为读书楼,原是何家长子何声灏读书的地方,墙上悬挂着何声灏在殿试中获得二甲第六名的捷报,这里记录着书生白首穷经的笃学画面。何氏家训谈及兴家业时,曾言“若夫光显之,则在笃志诗与书矣”,如果想光耀祖业,彰显家族,还是要把心思放在认真攻读诗书上。  何芷舠在进入上海时,便图谋教育救国之路,而这一夙愿在何芷舠的孙子“兄弟博士”何世桢、何世枚的操持下得以实现。  “兄弟博士”——何维键孙何世桢、何世枚,都赴美国留学,获得密歇根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遵循祖父遗愿于1924年一同创办上海私立持志大学。因何芷舠另字汝持,“持志”者即含有持汝持之志的意味。  除了“兄弟博士”,“祖孙翰林”“父女画家”“姐弟院士”也先后从何氏家族走向历史时代的大舞台,放射出夺目光彩。  “祖孙翰林”——园主何维键之父何俊,道光朝进士入翰林院,官至江苏布政使;何维键长子何声灏,光绪朝进士入翰林院,官至军机处章京。  “父女画家”——何维键孙何适斋、曾孙女何怡如都是画家,颇有名气。国画大师黄宾虹、张大千曾在上海发起何氏父女书画展。  “姐弟院士”——何维键曾外孙女王承书,气体动力学和铀同位素分离专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院士),为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料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何维键曾孙何祚庥,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氏家族成员之所以能够在多领域取得杰出成就,与家训的潜移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家训不仅强调读书闻道的重要性,对于读书的具体方法亦有详细阐述和独特见解。

扬州的个园和何园哪个值得一看?34晚清第一园(6)

善读书

凡开蒙之后,能渐渐收敛,一惟师教之是从、亲言之是听。敬重经书、爱惜纸笔,洁净几案、整肃身心,开卷如亲对圣贤,熟读精思、沈潜玩索,将书中义理反求就自家身上体认。眠存梦绎,念念不忘,如婴儿之恋慈母、饥渴之慕饮食,无一刻之敢离,无一时之或怠。但遇紧要词语,留意佩服,即思此一句可以用在某处,我当谨守力行;此一句正中我之病根,我当即为拔出,不使蔓延滋长。如此为学,虽愚必明。  ——摘自《何氏家训》

【译文】  开始读书之后,要渐渐收敛玩心,专心遵从老师,认真听老师讲课。敬重经书、爱惜纸笔,洁净几案、整肃身心,开卷如面对古代圣贤。对经书要熟读精思,深刻思考,反复揣摩,将书本中的意义与道理与自己的实践体会对照。睡梦中也理出头绪,念念不忘,如婴儿之依恋慈母、饥渴之思念饮食,无一刻放松,无一时懈怠。有时碰到关键词语,要留意铭记,想到这一句可以用在某处,我应当认真按这句话去做;如果有一句话正说中我的不足之处,我就要立即改正,而不能使它蔓延滋长。有了这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即使天资欠缺,也一定能读懂书中的意思。  读书以百遍为度,务要反复熟嚼,方使味出,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融会贯通,然后为得。如未精熟,再加百遍可也,仍要时时温习。若功夫未到,先自背诵,含糊强记,终是认字不真、见理不透,徒敝精神,无益学问。  ——摘自《何氏家训》

【译文】  读书以百遍为适度,一定要反复熟悉咀嚼,才能悟出书中三味。要做到书中的语言如同出自我口,书中的意思如同出于我心,融会贯通,才算学有所得。如果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还没有达到精湛纯熟的地步,那就再读百遍,而且还要时时温习。如果读书的功夫未到火候,只顾死记硬背,含糊强记,最终结果是认字不真,理解不透,空费精神,对于做学问却没有增益。

扬州的个园和何园哪个值得一看?34晚清第一园(7)

水心亭

百年回眸,悠悠岁月。不论是透着佛理与禅机的“镜花水月”也好,还是被称为立交桥雏形的“天下第一廊”复道回廊也罢,都是何园景致的外在之美。而徜徉其中,站在何氏家祠里凝望着已传承数代、融入何氏子孙血液里的《何氏家训》,才真正感受到,浓厚的家族文化,对孝悌忠信的珍视、对家国情怀的实践才是何园之美的精髓所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子木 整理)

关于大同思想网:成立于2012年9月1日。由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原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杜钢建、青年学者枕戈、天地人律师事务所邹红艳律师、岳麓书院唐宏站博士发起,并有学界代表人物郑佳明、卢德之、秋风、林安梧、伍继延、何真临、曾亦、黄守愚等一大批学者支持的文化学术网站,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践法治中国为当下目标,弘扬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并希冀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求大同,存小异”,也是大同思想网的基本出发点和立场,希望借此促进各种思想学术派别的平等对话和全面融合、达成共识,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巨变时期的历史变革贡献微薄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