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第20次院士大会讲话(龙南籍中科院院士赖远明在阅兵仪式上为创新驱动代言)

客家新闻网讯 傅亮 龙轩报道:在今年国庆70周年大游行的队伍中,70组彩车缓缓从长安街由东向西穿过天安门核心区,一支寓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含义的方阵令人印象深刻,这就是以“复兴号”高铁为主体的19号彩车。在这辆以“创新驱动”为主题的彩车上,不仅有蛟龙号、C919、5G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结亮相,还有10位来自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代表一展风采。

中科院第20次院士大会讲话(龙南籍中科院院士赖远明在阅兵仪式上为创新驱动代言)(1)

图为赖远明在阅兵仪式上向观众挥手。

“快看,那是大伯!”即使直播的画面一闪而过,但是全神贯注的龙南县临塘乡大屋村村民赖城立刻认出了站立在“复兴号”彩车车头那位儒雅的学者便是自己的伯父赖远明。画面中,赖远明手捧鲜花,目视前方,带着中国科技人自信的笑容频频向着镜头挥手致意。

10月1日这天,赖城和一大家子人早早就守候在电视机旁等待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当电视画面上出现赖远明的镜头,家人全都激动地站起来,用对他特有的称谓喊着“是老明!是老明!”

中科院第20次院士大会讲话(龙南籍中科院院士赖远明在阅兵仪式上为创新驱动代言)(2)

图为赖远明的亲友在龙南老家观看他参加国庆游行活动。

赖远明是龙南县杰出的乡贤,201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现任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曾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精神,破解了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的世界级难题,被誉为解码高原冻土难题的“魔法师”。“站在‘复兴号’车头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游行很激动、很光荣,作为基层科技工作者,感谢并珍惜这个时代,希望我可以一直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冲锋陷阵。”当笔者问起赖远明院士站在彩车上的心情时,他激动地说道。据了解,如今,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飞驰在世界第三极,沿线550多公里冻土线路质量整体稳定,列车运行时速高达100公里,创造了高原冻土铁路时速的世界纪录。

赖远明告诉笔者,在青藏线“第一长隧”昆仑山隧道和世界最高海拔铁路隧道“风火山”隧道修建过程中,他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当时,他和同事在海拔4600米的昆仑山隧道采岩样时,由于隧道通风条件差,缺氧加剧,深入隧道后顿感头痛剧烈,呼吸异常困难。当时高原反应很严重,但想着进来一次不容易,还是坚持把样本采完。

中科院第20次院士大会讲话(龙南籍中科院院士赖远明在阅兵仪式上为创新驱动代言)(3)

图为赖远明在青藏公路测量冻土路基地温。资料图

“即便天上掉馅饼,也会砸到早起的人头上。”幼时家乡奶奶讲过的朴素话语,赖远明记忆犹新,激励着他在科研道路上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涨的热情。2008年,“青藏铁路工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赖远明是获奖人之一。他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5年来,赖远明愣是把冻土研究“熬”成了科研热土,他和团队在冻土领域掌握了20多项专利,节约投资20多亿元。谈及现在的研究方向,赖远明告诉笔者,他正在研发在冻土地区修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关键技术,以及冻土地区修水利工程的技术。

对于赣南老家,赖远明充满了感情。他说他每年都会回龙南省亲,看望家乡的父老乡亲,每次回来都感觉变化很大,希望家乡越来越生态宜居,繁荣富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