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送别古诗讲解(易水送别骆宾王)

骆宾王(626年?—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代大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骆宾王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间,任道王李元庆文学、武功主簿,迁长安主簿。仪凤三年(678年),任侍御史,因事下狱,遇赦而出。调露二年(680年),出任临海县丞,坐事免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随英国公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撰写《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骆宾王结局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空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前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后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赏析】

诗歌前两句写的是战国末年荆轲欲为燕太子丹复仇,太子丹在易水送别荆轲的悲壮场面及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后两句是对仗的句式;也是全诗的中心。“已”、“犹”两个虚词,既使句子变得舒缓流利,读来给人一种回肠荡气之感,又强烈抒发了抑郁难申的悲痛。诗题虽为送人,却别具一格,意在抒怀咏志。

易水送别古诗讲解(易水送别骆宾王)(1)

易水送别古诗讲解(易水送别骆宾王)(2)

易水送别古诗讲解(易水送别骆宾王)(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