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读书九种方法(国学启蒙之朱熹小学解读第六讲)

明伦第二

所谓“明伦”就是“明人伦”的意思,即认识并能合理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要处理哪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那便是上一讲“立教”中讲过的“五品”: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明伦”是朱熹《小学》全书的精髓所在,朱熹写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有两个:(1)让儿童通过学习这一章明白人伦之理;(2)将学到的人伦之理真正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朱熹的读书九种方法(国学启蒙之朱熹小学解读第六讲)(1)

学习过程中,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明伦第四节

【原文】《礼记》曰:将适公所,宿齐戒,居外寝沐浴。史进象笏。书思对命。 既服习容观,玉声乃出。

【译】《礼记》上说:做臣子的将去朝见国君,就要在前一天斋戒,沐浴,在外寝将息。史呈上记事用的茹,大夫就将面君时想要告诉国君的话、君有所问则自己将如何回答、执行君命的情况等等都简要地写在上面,以防临事有所遗忘。朝服穿戴整齐之后,要先练习一下自己的仪容举止,使佩玉之声和行步的节拍相合,然后才出发。

朱熹的读书九种方法(国学启蒙之朱熹小学解读第六讲)(2)

【原文】《曲礼》曰:凡为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于家。君言至,则主人出拜君言之辱。使者归,则必拜送于门外。若使人于君所,则必朝服而命之。使者反,则必下堂而受命。

【注】受命:接收到命令。朝服:古人在庄重严肃的场合穿的服装。头戴黑红色的帽子,上身穿黑色的衣服,下身穿白色的裙子,彩色的腰带,白色的护膝。

【译】《曲礼》上说:凡是作为国君使者的人,已经接受国君的使命,就不要再在家里停留。在国君的使命传到时,主人要出门迎接拜谢传达使命的使者;在传令使者回去时,主人必须拜送到门外。如果要派人前往国君的处所时,必须穿着朝服进行派遣,在使者返回时,必须下堂来迎接君命。

朱熹的读书九种方法(国学启蒙之朱熹小学解读第六讲)(3)

【原文】《论语》曰:君召使摈(bìn),色勃如也,足躩(jué)如也。 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chān)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注】摈:通“傧”,接待宾客。勃如:显得庄重。躩如:脚步快的样子。所与立:同他一起站着的人。襜:衣蔽前,即遮蔽前身的衣服。檐如,衣服摆动的样子。趋进:快步向前。一种表示敬意的行为。

【译】《论语》上说:鲁君召孔子去接待使臣宾客,他的面色庄重矜持,步伐轻快。向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向左向右拱手,衣裳随之前后摆动,却显得整齐。快步向前时,好像鸟儿舒展开了翅膀。宾客告退了,他一定向君王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回头了。”

朱熹的读书九种方法(国学启蒙之朱熹小学解读第六讲)(4)

【原文】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yù)。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zī)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注】鞠躬:此不作曲身讲,而是形容谨慎恭敬的样子。中门:中于门,表示在门的中间。“中”用作动词。阈:门限,即门坎。摄齐:提起衣裳的下摆。齐,衣裳的下摆。屏气:憋住气。

【译】孔子走进朝堂的大门,显出小心谨慎的样子,好像没有容身之地。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进门时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脸色变得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说话的声音低微得像气力不足似的。他提起衣服的下摆走上堂去,显得小心谨慎,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走出来,下了一级台阶,面色舒展,怡然和乐。走完了台阶,快步向前,姿态好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又是恭敬而谨慎的样子。

朱熹的读书九种方法(国学启蒙之朱熹小学解读第六讲)(5)

【原文】《礼记》曰:君赐车马,乘以拜赐。衣服,服以拜赐。君未有命,弗敢即乘服也。

【译】《礼记》上说:国君赐给臣下车马,臣下除了当时拜受外,第二天还要乘着一所赐车马再去拜谢;国君赐给臣下衣服,臣下除了当时拜受外,第二天还要穿上所赐的衣服再去拜谢。

朱熹的读书九种方法(国学启蒙之朱熹小学解读第六讲)(6)

【原文】《曲礼》曰: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

【译】《曲礼》上说:国君当面赏赐水果,吃剩的果核要放到自己怀里或妥善收存起来,不要随地乱扔。伺候尊长吃东西,尊长把吃剩的东西赐给自己,如果是放在能洗涤的器皿里的食物,就要在原器里取食,如果是放在不能洗涤的器皿中的食物,就把它倒到其他器皿中再吃。

朱熹的读书九种方法(国学启蒙之朱熹小学解读第六讲)(7)

【原文】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吉月,必朝服而朝。

【注】荐:供奉。先饭:先吃饭,表示为君主尝食。东首:头向东。绅:束在腰间的大带。

【译】国君赐给食物,孔子一定会摆正席位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他一定会煮熟了,先给祖先上供。国君赐给活物,他一定会养起来。陪侍国君吃饭,当国君进行饭前祭祀的时候,他先取国君面前的饭菜为他尝食。孔子病了,君主来探望,他便头朝东而卧,把上朝的礼服盖在身上,拖着大带子。君主下令召见孔子,他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过去了。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

朱熹的读书九种方法(国学启蒙之朱熹小学解读第六讲)(8)

【原文】孔子曰:君子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

【译】孔子说:“君子奉事君王,在朝廷为官的时候,要想看如何竭尽其忠心;退官居家的时候,要想看如何补救君王的过失。对于君王的优点,要顺应发扬;对于君王的过失缺点,要匡正补救,所以君臣关系才能够相互亲敬。”

朱熹的读书九种方法(国学启蒙之朱熹小学解读第六讲)(9)

【原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译】君主使用臣子时要以礼相待;臣子侍奉君主时应该忠诚勤勉。大臣以用正道事奉君主,如果君主不能达到这一点,宁可辞职不干。子路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不能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

朱熹的读书九种方法(国学启蒙之朱熹小学解读第六讲)(10)

【原文】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旣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孔子说:“那些鄙夫,可以和他们一起侍奉君主吗?他们在未得到职位时,总是害怕得不到;得到职位以后,又唯恐失去,如果老是担心失去职位,就会是没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朱熹的读书九种方法(国学启蒙之朱熹小学解读第六讲)(11)

【原文】孟子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列女不更二夫。

【译】用高标准来要求君王叫做‘恭’,向君王宣讲仁义而堵塞异端,叫做‘敬’,认为自己的君王不能为善叫做‘贼’。有官位职守但无法尽其职责的,就应该辞去不干;有进谏责任但进言不 被采纳的,就应该辞去不干。王蠋说:忠臣不服侍第二个国君,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

朱熹的读书九种方法(国学启蒙之朱熹小学解读第六讲)(12)

【原文】《曲礼》曰: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故日月以告君, 齐戒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郷党?僚友,以厚其别也。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

【注】币:结婚前,男方给女方的聘礼。

【译】女之间没有媒人往来提亲,相互不会知道对方的名字。女方家没有接受男方家的聘礼,彼此不会交往不会亲近。所以婚礼的月份日子都要登记报告君主,要在家庙中斋戒祭告祖先神灵,要备办酒宴邀请乡里邻居同事好友,这都是表示重视男女的分别。娶妻不要娶同姓女子,所以买妾时不知她的本姓就要占卜询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