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典故(千里修书只为墙)

( 作者:秦时明月,江西吉安人,初中教师,喜读诗词,坚持在古人的诗词里读出今人的感受。)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这个巷子的建设,据说和一首让墙诗有关。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典故(千里修书只为墙)(1)

史料中的张文瑞公,就是张英。张英(1637—1708年),安徽省桐城人,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故事原委是这样的,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基地都是祖上所传,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了这首《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收到回信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了三尺。吴家见张家有朝中高官这个强硬背景,还能退让,非常感动,也向后让出三尺,双方房子建成后,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今天的六尺巷,已经是著名的网红打卡点了。去到桐城,不到六尺巷,都算白来一趟。

此事凿凿,有诗言,有物证,让墙诗为张英所作无疑,似无可辩驳。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典故(千里修书只为墙)(2)

近来笔者读史,读到明朝状元舒芬的小传时,发现有一书法资料,为清代第一位状元傅以渐所题写舒芬所作的让墙诗:“千里来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除了首句稍有个别字的变化,其余皆同,且意思完全一样。从时间推算,傅以渐比张英早出生28年,他们生活在同时代的时间也是28年,傅以渐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先后负责明史、太宗实录的纂修工作,太祖、太宗圣训和通鉴的总裁。两者都是大学士,都当过尚书,但傅以渐当过皇帝的老师,影响力应该比张英大。傅以渐声名显赫的时候,张英还官位不高,就算张英在此期间写了让墙诗,以傅以渐的地位声望,为一个后生提笔挥毫,似乎也不大可能。傅以渐修过明史,对明状元舒芬应该熟悉,佩服其为人,书写其让墙诗,是极有可能的。只是舒芬有诗作无实巷,因此诗和人都不为人所知吧。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地介绍一下状元舒芬。舒芬(1484-1527),南昌进贤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状元,为官时以敢于直谏而为人称道,时称“江西四君子”之一,《明史》列传称赞其“精醇端介,文魁天下”,一生尽忠孝,人称“忠孝状元”。他一生著述甚多,有《易问笺》等传世。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典故(千里修书只为墙)(3)

#明史#你认为让墙诗,究竟谁是始作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明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