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电影伊万(金侬自说自评之六十一)

《伊万的童年》

  导演:塔尔可夫斯基

  金侬讲电影故事:

  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水域。不时传来几声枪响,间或也有几枚信号弹腾空而起。

  一个瘦小的身躯正踩着泥泞爬上岸来。

  他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是从纳粹集中营里偷偷逃出来的,他叫伊万。

  苏联红军发现了他,把他带到了指挥部。伊万说出了一些口令和他认识的人的名字,其中一个就是红军指挥官科豪林。

  科豪林赶来看伊万。伊万一看到科豪林,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把他紧紧抱住了。

  伊万的父亲上了前线,牺牲了。他的母亲和姐姐也都死于战争。他是一个孤儿。在他的心中,只有对纳粹满腔的仇恨。

  大家安排他洗澡,给他东西吃。他实在太累了,很快就睡了过去。睡梦中,他看到了妈妈。他与妈妈数井里的星星,数得非常快乐。突然一块石头掉下来,妈妈被砸死了。他也惊醒了。

  战争还在继续。

  大家安排伊万去后方上军事学校。伊万不愿意去。他要跟大人一样参加战争,去消灭纳粹,为他死去的亲人报仇。

  伊万要帮助红军,他要当侦察员,为消灭敌人建立功勋。大人们一开始还不把他当回事,后来慢慢也就认可了这名小战士。

  伊万提出要重新潜回到德军中。

  两名红军战士找了一条船,准备护送他回去。这是一次十分危险的行动。且不说伊万潜入敌军中,一旦被发现,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就是护送的人,能不能平安回来,都是没有什么把握的事。

  但他们还是去了。

  三个人坐着船,划到敌岸,伊万留下,其余两人迅速回撤。还是让敌人发现了。敌人开机关枪扫射,幸好没有打中他们,他们平安返回。

  不久,纳粹投降了,苏联红军胜利了。

  伊万的战友没有忘记伊万,他们四处找寻这个十二岁苏联男孩儿的踪迹。最后,他们找到了伊万的档案,原来他已经被纳粹杀害了。

  金侬总评:

  了解世界电影史的人都知道前苏联有一个塔尔可夫斯基,是一个具有国际声誉的导演。

  本片就是塔氏的处女作和成名作。

  我过去看过这部影片,是通过同声传译观赏的。

  译者是研究苏联电影的专家,她对本片推崇备至,时不时地要在翻译的同时夸赞影片几句。

  整个看片过程,我的思维差不多都跟着她走,自然而然地这部影片也被我放在心中一个极神圣的位置。

  现在想起来,这样地看片,如果是教学,倒也直观生动形象,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对保持独立思考,做到不先入为主,不盲目崇拜,就有很大负面的作用。

  这部影片的立意确实可圈可点。

  伊万压根儿就没有童年,他的童心、童趣,只有在梦境中才出现。他真实面对的不是他童年生活中应有的,他童年生活中应有的只有在幻觉中才存在。

  影片把现实与幻觉两相对照,确实对观众的心灵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力。

  一辆汽车载着伊万,载着满车象征和平的苹果驶过海滩。苹果洒落在海滩上,马儿啃吃着苹果……

  这幅画面很动人。

  还有那架坠地飞机的残骸造型,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然而,整个故事却难以打动我。

  不说红军指挥官与女卫生员在白桦林中谈情说爱与本片故事是否相关,就是最后红军指挥官把伊万再送回到敌人那里去,这个基本情节是否能成立,我都表示怀疑。

   ——原载《大众电影》杂志

后记:

  自一九四五年二战结束以后,世界进入了两极——美苏——争霸的时代。

  这一段时期被称之为“冷战”。

  为期几十年的“冷战”结局,令人不胜感慨唏嘘。

  一个曾经令敌人为之胆寒的超级大国,在对手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四分五裂,威风不再,过去的荣光,恍然间只剩下聊以可供回忆的一段历史——前苏联。

  这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前苏联的倾䨱,不是被毁于敌手,而是毁灭于自身。

  前苏联毁于自身的因素很多,即以这两部影片而论,它们在“助毁”前苏联的过程中,可谓功不可没。

  发表于上世纪五十年后期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及其同名电影,在当时的前苏联文学领域,其实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它预示着前苏联文学“解冻”的开始。

  解哪门子冻?

  解前苏联向西方意识形态靠拢之冻。

  你可以这样理解,在《一个人的遭遇》小说发表之前,前苏联文学是彻底的革命文学,它的主调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样的主旋律。

  《一个人的遭遇》发表以后,前苏联文化界文艺创作的腔调变了。从此,许多作家、艺术家开始以对战争以及战争中英雄的反思、怀疑、质疑直至否定取代正面讴歌英雄,西方普世价值观日渐成了前苏联文艺创作的出发点,以至于后来产生了多位诺奖作者,比如帕斯杰尔纳克和索尔仁尼琴及其他们的作品《日瓦格医生》和《癌病房》等。塔尔可夫斯基也凭借自己的电影作品斩获威尼斯电影大奖而成为西方世界备受青睐的电影大师。

  前苏联的文学艺术史上,那段时期出现了一批“持不同政见”的作家和艺术家,他们中许多人后来离开祖国,旅居西方,最后客死他乡。

  这些作家、艺术家通过自己创作的作品不断在思想文化上推波助澜,把前苏联完完全全拉上了西方化的道路,这就有了上世界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前苏联的解体。

  从这个角度来看,前苏联解体的原因不少,一批知识分子没有坚持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反而主动趋附西方意识形态,肯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已成历史的前苏联和面临生存困境的“后苏联”——俄罗斯,对我们都有着前车之鉴的重大意义。

  前苏联解体了,我们没有解体。

  我们没有解体,不代表没有解体的风险。

  前一阵子网络热议莫言,否定和批评之声很高,如果站在怛忧我们会不会步前苏联䨱辙的角度来看,我不认为这些批评有什么不对,相反,它们有着警策的深意,其立足点和出发点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值得重视和尊重。

  也许,前苏联解体的“暗礁”我们庆幸已经绕过,而俄乌冲突的前车之鉴正越来越明确地开始被复制到了我们家门口,这可能是我们近年来必须要经历的一道坎。

  十几年前,我看电影,仅仅就是看电影。

  如今,电影在我眼中,已不再是电影,它是切实的世界,切实的人生,它所产生的影响,正在影响着我周围的人,影响着我未来的生活,影响着这个世界和历史的进程。

  相信如果站在这个高度再来看过去看过的电影,你会把它们看得更加通透,你的审美力会像一支箭,穿过创作者的内心,直击他们的灵魂。

  什么艺术不艺术,在我看来,创作者的灵魂,才是所有欣赏者真正需要审视的。

  只有灵魂的成色,才能决定艺术的应有高度。

俄国电影伊万(金侬自说自评之六十一)(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