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喜欢万贵妃的原因(明宪宗的爱情法则)

《甄嬛传》里的华妃自以为受尽皇帝恩宠、冠绝后宫,但是与明代的万贵妃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万贵妃,一个既不温柔善良,又不年轻貌美,也没有为皇帝生下皇子,甚至比明宪宗还年长17岁,也没有像华妃一样有权势煊赫的家族,这样的女人为何得到明宪宗独宠二十几年?

明宪宗喜欢万贵妃的原因(明宪宗的爱情法则)(1)

从前初识这世界——明宪宗朱见深幼年和政局变迁

生在帝王家,有很多无奈。正统十二年(1447),后妃周氏生下朱见深,作为长子,未满两岁的他被封为皇太子,如果不出意外,他的童年应该很幸福,前途应该很光明。同年,他的父亲英宗朱祁镇御驾北征,在土木堡兵败,成为瓦剌的俘虏。皇帝被虏,朝野大乱,为了稳定局势,叔叔朱祁钰监国,暂时主持大局,争取击退大败瓦剌,接回父亲。

皇椅是天下最有魔力的椅子,一旦坐上去,就再也无法挣脱了。叔叔从监国变成了皇帝,父亲从皇帝变成了没有利用价值的的太上皇。土木之变一年后,父亲被接了回来,这个太上皇没有享福的权利,他被朱祁钰囚禁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南宫中,尝尽了世间的辛酸。八年后,父亲伙同几个投机的大臣发动夺门之变,从叔叔手中夺回了皇位。

明宪宗喜欢万贵妃的原因(明宪宗的爱情法则)(2)

​十年间,政局瞬间万变,朱见深只是一个小孩童,自然无法改变什么,可他在变化莫测的政治斗争中深战战兢兢,一喜一悲都受政治的摆弄。叔叔监国,有人已经察觉到风向不对,他的奶奶孙太后为了保护他,派了一个19岁的宫女照顾他。这个宫女本是山东诸城人,4岁入宫,办事干练,胆大心细,深得孙太后喜欢,她就是万贞儿,今后的万贵妃。

叔叔登基,他的太子位置坐得心惊胆战。朝堂里关于太子废立的争端,他无法参与,他却能感受到的身边人对他的态度变化,患难见真情,人情的冷暖在这时候体现,他的亲生母亲对他都不太热情,更何况见风使舵的小宫女小太监呢。景泰三年(1452),朱见深被废为沂王,堂弟朱见济顶替了他的位置。可惜,这位福薄的堂弟在第二年就去世了。朝堂上围绕着立太子的问题又开始吵得不可开交。

明宪宗喜欢万贵妃的原因(明宪宗的爱情法则)(3)

​英宗复辟后,在重新册立的过程中,可怜的娃朱见深的名被写成“朱见濬”,一番风波后才坐太子宝位。他有点口吃,说话不玲珑,又有三个弟弟,太子之位一开始坐得并不安稳。这些年,只有那个长他17岁的大姐姐始终温柔以待,陪他走过最艰难的时光,她是他在黑暗的人间唯一的明月光,尽管这个女人在外人的眼中并不美丽。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宪宗朝后宫风云

天顺八年(1464),英宗离世,18岁的朱见深登基,奉英宗遗诏娶吴氏为后。吴皇后知书达理,善长鼓琴,但这在朱见深的眼中并不加分,他一点都不喜欢这桩被安排得婚姻,并不待见吴皇后。他心中认定的只有万贞儿一人,因为只是一个宫女,年龄也大了,任朱见深再宠爱,也只能当一个妃子。朱见深是个痴情儿,很重视夫妻情义,有个大臣叫马良和他关系不错,后因为马良丧妻数月就另择良缘,再也不召见他了。朱见深责备道:“你妻子死了没多久,怎么又娶妻了?夫妻之情,为何如此淡薄?”

明宪宗喜欢万贵妃的原因(明宪宗的爱情法则)(4)

​三个女人一台戏,后宫的戏就很热闹了。吴皇后温柔贤淑却不招待见,万贞儿年老色衰却集万千宠爱,吴皇后心有不甘,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会输给一个老女人,只能怪自己不懂献媚,万贵妃狐媚祸主的消息也在后宫传播。一天,吴皇后跟万贵妃发生争执,打了万贵妃一顿。朱见深立马替万贵妃“主持公道”,可怜的吴皇后才当了32天皇后就被打入冷宫,无出头之日。当年十月,册立王氏为皇后,王皇后有自知之明,不敢惹万贵妃,一直忍气吞声,对万贞儿避之不及。成化二年(1466),万贞儿诞下皇长子,被册封为贵妃。成化十二年(1476),封为“皇贵妃”,分位仅次于皇后。封号不重要,因为万贵妃早已是后宫的实际统治者。

明宪宗喜欢万贵妃的原因(明宪宗的爱情法则)(5)

你那么嚣张——万贵妃与成化政治

万贵妃的孩子不到一岁就离开了人世,这给她带来极大的打击,精神和性情也发生了转变。上了年纪的她再也没法拥有自己的孩子,为了保持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她千方百计设计陷害,悄悄对后宫怀孕者实施堕胎计划。太子关乎社稷,在明代称为“国本”,皇帝无子,必然会引起朝堂的动荡。有大臣趁着发生天灾,劝皇帝雨露均沾,宪宗答复:“这是我的家事,我自己做主。”

随着年龄增长,宪宗对子嗣的关注度也提高了,怕万贵妃不高兴,宪宗只能悄悄行事,两人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宪宗并不傻,对万贵妃的所作所为,多少也知道,他却装聋作业。明孝宗朱佑樘就是在这种恐怖环境中被宫人悄悄养大的,朱佑樘被立为太子,万贵妃又密谋易储,造成“国本”问题危机重重,影响政局稳定,造成后宫混乱。

明宪宗喜欢万贵妃的原因(明宪宗的爱情法则)(6)

​为了防止后宫干政,朱元璋立下祖宗之法,不允许后妃结交外臣。万贵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结交一些外臣,朝中一些善于专营的人,看到万贵妃受宠,千方百计巴结。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阁臣万安和刘吉。万安这个人不学无术,靠着结交宦官和后妃巩固地位,万贵妃出生卑微,希望找个门阀出身的亲戚往自己脸上贴金,两人同姓但没有亲戚关系,万安以同族的名义和万贵妃攀上了关系。万安势头正旺,借助万贵妃的气势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刘吉也攀附万贵妃,和万安联合,成为朝堂的一把手,相互庇护,办事敷衍。于是当时社会流行着一句话:“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明宪宗喜欢万贵妃的原因(明宪宗的爱情法则)(7)

​英宗时期,宦官危害初步显露;宪宗朝,宦官在万贵妃的庇护下,势头更盛,皇帝成立了西厂,势力超过了东厂。汪直、梁芳、钱能、梁芳等宦官在万贵妃的保护伞下大造冤狱,强取豪夺,搞得整个国家乌烟瘴气……明朝开始走下坡路

万贵妃为何如此嚣张?一个老女人,怎可搅弄风云?她不过仗着宪宗对他的宠爱而已。明清时期,皇权高度集中,皇帝成为神一样的存在,是礼仪的象征。言官虽然可以对皇帝形成约束,但是无法将皇帝拉下神坛。防止后宫干政除了制度的规定,更需要君臣一心和后妃自觉。所以,万贵妃无法无天?只怪她吗?

明宪宗喜欢万贵妃的原因(明宪宗的爱情法则)(8)

​成化二十三年(1487),飞扬跋扈半辈子的万贵妃去世,宪宗打破惯例,辍朝七日表示哀悼,谥字“恭肃端慎荣靖”(以往妃子只能有4字),为她建造奢华无比的陵寝——万娘坟。万贵妃是宪宗的精神支撑,万贵妃一死,宪宗就说:“万侍长走了,我也不会留太久。”果然,当年宪宗也跟着走了,用一生践行了他爱的承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