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给欧阳修的一封信(欧阳修赠王介甫)

北宋初期,欧阳修受他的老师晏殊的影响,心胸宽广,爱惜人才,栽培并提携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当时,欧阳修作为文坛领袖,继承唐代古文运动,大力提倡诗文革新,反对当时浮艳的文风,他欣赏王安石的才华,希望王安石能够接过古文运动的大旗,于是,写下了《赠王介甫》一诗,原文如下: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试拂弦。

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尊酒盍留连。

醉翁亭记给欧阳修的一封信(欧阳修赠王介甫)(1)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李白写下了三千首浪漫主义的诗篇,韩愈的文章传世了二百余年。因为李白做过翰林学士,又是著名的诗人,所以诗人以“翰林”代指李白;又因为韩愈做过吏部尚书,又力主古文运动,所以诗人以“吏部”代指韩愈。诗人把王安石与唐朝的李白、韩愈两人相提并论,认为王安石的文学才华足以和李白、韩愈二人相媲美,一番爱才倾慕的心情跃然纸上。

醉翁亭记给欧阳修的一封信(欧阳修赠王介甫)(2)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自己虽然渐渐老去,但为国家发现优秀人才的良苦用心并没有因此消失;后来的人中,又有谁能和你争高低呢?在当时,诗人作为文坛领袖,大力提携青年才俊,为国家储备人才。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并没有忘却初心,依旧在努力发现人才。在诗人看来,王安石是不世出的人才,在后起之秀中,没有人能够与王安石一较短长。

醉翁亭记给欧阳修的一封信(欧阳修赠王介甫)(3)

“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试拂弦”,达官贵族家自制的歌舞争相出新,你要拂去琴上的尘埃,试着抚琴弹奏一曲。诗人继承唐代古文运动,大力提倡诗文革新,但当时的文风却不容乐观。所以,诗人以“朱门歌舞”隐喻当时浮艳的文风,以“绿绮尘埃”隐喻古文在当时的困境,借助这些隐喻,诗人希望王安石不要受流行文风的影响,要有勇气接过古文运动的旗帜,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古文运动做出一份贡献。

醉翁亭记给欧阳修的一封信(欧阳修赠王介甫)(4)

“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尊酒盍留连”,我时常为听闻你的名声却不得相见而感到遗憾;如今我们在汴京相逢,当把酒言欢,畅谈一番。诗人虽然是文学领袖,但丝毫没有端着领袖的架子,王安石虽然是一个年轻后辈,但诗人欣赏他的才华,为不得相见而感到遗憾,这体现了诗人的爱才惜才的价值取向。如今,诗人终于有机会与王安石相见,他预备下宴席,与王安石把酒长谈。诗人对王安石的盛情厚意,跃然纸上。

醉翁亭记给欧阳修的一封信(欧阳修赠王介甫)(5)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欧阳修作为文坛领袖,并没有流露出洋洋自得之意,而是把精力放在为国家发现人才,提携后辈上。欧阳修欣赏王安石的才华,希望王安石能够接过火炬,勇挑重担,把古文运动发扬光大,这是一种叮嘱,更是一种鼓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