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

“27、81、241……27、81、241……”安徽省怀远县一位名叫宋良友的9旬老人2014年时被查出患有小脑萎缩和脑栓塞,生活不能自理,也很难与人做简单的语言交流,但是,他的嘴里经常念叨这组奇怪的数字。

起初,家里人不明其意,却也一直没往深处想。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1)

时间来到2018年,淮北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按照要求上门采集辖区内退伍军人的信息。儿女们虽然知道父亲曾当过兵,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太了解。

但由于老人此时已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无法正常与人交流,采集工作一度无法正常进行,正当大家感到左右为难时,老人的儿女们突然想到父亲经常嘟囔的那组奇怪数字:27、81、241。于是,求助政府帮忙查证这串数字是否有独特含义,或者能找到一些跟老人有关的有用信息。

政府工作人员不敢怠慢,对这组数字展开了搜索调查,这一查,竟牵扯出一段又一段抛头颅洒热血却又鲜为人知的故事,甚至引起了当地军区领导的重视。

那么,这组神秘的数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其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2)

朝鲜战争爆发 九死一生屡立奇功

1928年,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困苦,宋良友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生于安徽怀远县一个农民家庭,世代为农,自幼家贫。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宋良友所在的村庄遭到了日军炮火的攻击和掳掠,原本贫穷的村庄更是雪上加霜,生活更加贫困潦倒。

经过八年的抗战,历经重重困难,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击下,抗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亲眼目睹敌人的凶残狠戾,家乡被战火摧残得面目全非,宋良友萌生了参军入伍、报效祖国的念头。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3)

1946年,18岁的宋良友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伍,被编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27军81师241团3营12连,而这一串数字,他镌刻进了生命里,哪怕患了病,丢了记忆,连身边的亲人也记不清,他依然清清楚楚记得这串与他生命息息相关的数字。

入伍后的宋良友开始随着部队辗转全国各地,也许是童年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宋良友有着比常人更坚毅的性格和英勇的特质,在云南地区的剿匪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很快便升任为班长。

1950年,朝鲜战局骤变,战争爆发,宋良友所属第九兵团应召出征,成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有着几年战斗经验的老兵宋良友披甲上阵,随着大队奔赴鸭绿江,来到朝鲜,并成为一名光荣的轻机枪手和尖刀组成员。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4)

那年,他21岁,正是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年纪。

这一年,他迎来了人生中最艰难,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战役——新兴里战役。

因为战争爆发得太突然,很多物资都没有筹集完备,战士们的入冬棉衣还没赶制得及,便不得不穿着单薄的衣服奔赴朝鲜战场,来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新兴里——朝鲜半岛长津湖东侧的一个小村庄。

新兴里虽然只是一个小村庄,但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也是美军的重要防御屏障,更令人不敢轻敌的是,这里驻扎的是美军的精锐兵团——装备优良、战斗力强的北极熊团。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5)

这个兵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功攻入俄国西伯利亚,在二战中,北极熊团还参加了太平洋战场上的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岛等战役,有着赫赫战功,威名远扬。

当时的战场,冰天雪地,气温甚至一度达到了零下40度,按照战略部署,他们要穿插到敌人前沿,对敌人展开攻击。宋良友和战友们潜伏了6天6夜,等待战斗号角的响起。在漫长的埋伏和等待中,为了更好地隐藏踪迹,他们不敢大幅度移动,饿了只能吃比石头还硬的土豆,为了不暴露位置,很多战士被活活冻死。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6)

当冲锋号响起时,宋良友的身边,没有冲锋陷阵的呐喊声,原来,有很多战友因为在严寒中潜伏时间过长,被活活冻死,宋良友所在的第九兵团其中几个连出现了冰雕连,为了伏击敌军,战士们在死后仍保持着战斗的状态。

已经在雪地中潜伏隐蔽了六天的宋良友和战友们听到号角声响,拖着被冻得坏死的腿仍奋力冲锋,同美军展开了激烈的殊死对战。

然而,对方设备精良,人数众多,凝固汽油弹还不时地从美军飞机上呼啸而下,而身体一旦沾上汽油弹火焰,无法扑灭,只能活活被烧死。宋良友所在的27军,在这场对决中死伤不计其数,在经过三天三夜的奋勇冲锋中,指导员,排长相继倒在战场上,壮烈牺牲,最后全连只剩几个人。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7)

在最后冲锋时,宋良友被敌军的炮弹袭击,爆炸产生的巨大气浪把宋良友直接冲飞上了树上,他的身体被挂在悬崖树上,腹部被炸出了一个窟窿,鲜血直流,剧烈的疼痛使他晕死了过去。

不久后,宋良友醒了过来,随手便抓起一把雪往伤口冻住止血,用腰带缠住伤口,艰难地回到地面部队,继续参与战斗。

战争结束后,宋良友才把自己受伤的事告诉了战友,在首长的命令下,宋良友被送往战地医院进行抢救,从此肚子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

由于在此次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宋良友荣立一等功。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8)

宋良友和战友所在的27军,全歼美军“北极熊团”,共歼敌3191人,击毙指挥官麦克里安上校和继任指挥官赞斯中校,创造了一个战争奇迹,成为抗美援朝作战史上以劣致胜、以弱胜强、以劣势装备全歼现代化装备加强步兵团并缴获其军旗的光辉战例,捍卫了中国人民军队的骄傲。

1951年4月,为夺回战场主动权,第五次战役打响。当时,美军决定向南撤退,按照计划,宋良友所在的第81师作为第一梯队,接到迅速穿插把南撤的美军打散并歼灭一部分敌军的任务。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9)

可是美军的后撤速度非常快,81师只追上并拦截一小部分敌人,抢占部分高地,截住敌人的目的没有实现。不久后,美军开始对我军进行疯狂反扑,当时81师退无可退,只能进行艰难的突围。

但是,美军装备精良,不仅枪支火力猛,坦克、汽车等机动性强,加上有飞机轰炸,处境十分危险,再加上缺少粮食和弹药,携带的地图也老旧,标注不准确,晚上突围更容易迷路。

随后,敌军开始全线反扑,五马峙、龙浦阵地相继失守,在完成最后一次阻击任务时,宋良友碰上了241团团长隋克荣,原来,在掩护主力撤退的过程中,241团被打散,斗力难以支撑,必须突围,才有活路。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10)

隋克荣当即决定把现场的5个人临时集合起来,分成两路交替掩护北移。身为班长的宋良友遵照命令,带着其他两名战友攀着崖壁上的草藤摸索着爬下去,历经艰苦,终于绕过昭阳江,成功突围,与主力部队会合。

由于在这场战役中勇敢顽强,表现突出,宋良友再次荣立一等功。

在1950年到1954年中,宋良友全身负伤20多处,先后立下了两次一等功和三等功,三次获得四等功,被志愿军总部赋予“战斗英雄”称号。

这些,都是他九死一生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合上功劳簿,深藏功与名

从朝鲜战场返回国内后,1955年,宋良友退役,毅然选择回到家乡,藏起功与名,在淮南大通煤矿做一名普通工人。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11)

1958年,国家对淮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煤炭开发开采,宋良友积极响应号召,成为烈山煤矿的一名工人,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很快成长为一名井下作业的能手,因表现突出,宋良友被任命为班长。而在这个地方,他一呆就是二十余年。

到1984年7月正式退休,宋良友先后从事多个工种,几十年来,他辛勤工作,默默奉献,再也没有向任何人提起当年的经历,也没有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12)

宋良友认为,那么多战友牺牲了,自己没资格再去享受祖国的特殊待遇。立功受奖于他而言,就是自己的一个 “小秘密”,甚至瞒着家人和同事,合上功名簿,赫赫战功被他埋在心底,只字不提。

那么,隐姓埋名的战斗英雄,平生事迹和累累军功又是如何在晚年被世人所知?甚至惊动政府与军区的呢?

2014年,宋良友被确诊为小脑萎缩。第二年,又因为脑血栓,导致行动不便,瘫痪在床,对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和事开始慢慢变得模糊起来,甚至无法想起来了。但是,每每提起抗美援朝,看到相关的画面,就好像触及到他最敏感柔弱的内心,有时候竟会泪流满面。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1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宋良友总是不断重复着一串数字:27、81、241……27、81、241……,刚开始,家里人对老人的举动很不理解,也没往深处想。

一直到2018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临海童街道办事处退役军人服务站的一场信息采集走访,让这串数字的背后故事浮出了水面。

原来,英雄竟在身边。

2018年安徽淮北市开展了全市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的工作,在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人员名单中,工作人员发现抗美援朝立功人员中有一名叫宋良友的老战士,其子女在表格上替他填写了“曾入朝作战立功”字样,这几个字立即引起了淮北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注意,工作人员反复查看,反复确认,惊讶地发现宋良友竟曾经荣获一等功两次。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14)

于是,一段封存已久的秘密开始浮出水面。

为了对宋良友立功受奖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核实,一场走访在宋良友的家人和所在街道进行着,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家人们均不知道宋良友是抗美援朝一等功臣,更不知道还立了两个一等功。子女们只知道,以前家里确实有很多奖章奖牌,但也只是被宋友良珍藏在自己的卧室里,作为对战友们的怀念。

宋良友的小女儿宋怀忠回忆时说,小时候家里有个木盒子,盒子里装了好多小牌子,当时年纪小,不懂是什么,便拿来当玩具,谁知道竟然是爸爸的军功章啊,盒子里还有花花绿绿的纸币,应该是朝鲜纸币,宋怀忠5岁那年,瞒着大人,把这些纸币点燃,谁知却引起了火灾,父亲的军功章便毁于这场大火中。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15)

现在,女儿还珍藏着父亲的一张三等功立功喜报。

宋怀忠回忆起父亲时说,宋良友在矿地工作时,有时候身上脏兮兮,也不在那里洗澡,因为他身上的伤疤大大小小20多处,触目惊心,他不想让工友们发现自己受过伤,也立过功。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16)

父亲近年来总是不断嘟囔着一串数字:27、81、241,原来竟是他忘了很多事,也忘不掉的部队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27军81师241团。

而在孩子们的回忆中,父亲只会唱一首歌,那就是“雄赳赳、气昂昂,踏过鸭绿江……”虽然忘记很多事情,老人唱起这首歌时,却湿了眼眶,两行浊泪轻流而下……

安徽93岁老人念着奇怪的数字(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17)

我们庆幸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老一辈战斗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在战乱纷飞的峥嵘岁月里,是他们舍生忘死、奋勇杀敌,为后世拼下了和平岁月。

我们感恩像宋良友一样的老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值得我们去弘扬和传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