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obd设备(智能设备还是有必要向各种)

我和汽车的蜜月期刚刚过

一个昏昏沉沉的下午,本该打起精神去搬砖的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一篇体验的任务要做。想了想这个「汽车可穿戴设备」拿到手也有好几天了,放在车上也有四五天了,竟然完全感受不到伊的存在。这可怎么写?真是不做死就不会死,不申请就不用写啊!-_-!

其实在 2013 年的时候,就关注过 Automatic,可能是我知道的第一款汽车 OBD 智能设备。两年前会觉得这种获取更多汽车内部一些默认不展现的信息,并且是用智能手机进行展示和交互的方式,很酷。那时,我的第一辆车刚开了一年多,正处在一个蜜月期,对车和车相关的东西有着无穷的好奇和兴趣。看着歪果仁热火朝天的众筹和试用啥的,当时心中飘过五个字,羡慕嫉妒恨。

后来 AutoBot Pro 在众筹的时候我也参与了,但是由于迟迟不发布,觉得似乎过早做小白鼠有点冒险,于是退出了。

说好的要先看脸

感谢「物是」,在全球数百万申请体验的用户中选择了我。让我有机会体验这个设备,虽然目前 OBD(科普时间,On Board Diagnostics 车载自动诊断系统) 相关设备已经有点偃旗息鼓的意思,而且这个设备对我也没什么新鲜感了。 -_,-|||

收到设备的时候还是有点小激动呢。一个小小的牛皮纸盒,里面放着一个塑料盒子。再里面,就是 AutoBot mini 本尊,以及一张简易的快速上手指南,应该不会用到,先放一边。对比一下歪果仁研发的 Automatic 的设计,似乎 AutoBot mini 的颜值稍逊一筹。(本文并没有在价格相同区间进行产品对比,所以不考虑价格因素。)

好在几乎所有车的 OBD 接口都是被隐藏在一个不容易发现的位置,可能也因此让厂商并没有过多关心产品本身的颜值或是工艺。

安装obd设备(智能设备还是有必要向各种)(1)

图:AutoBot mini 和 Automatic设计对比

充满运气的二维码

好了,话不多说。刚好要出门,带上酷酷的车联网设备去体验一下吧。

首先安装了一下 AutoBot for iOS,这里发现 app 似乎并没有适配 iPhone6 以及 iPhone6 plus 的分辨率,这一点建议尽快改进,对于一个关注颜值的用户来说,这点不可容忍。并且在截图时上下会出现 1px 的黑线,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顺利找到车上的 OBD 接口,接口位于我的车型(2011 款标致 508 2.3 自动豪华版)中控下方和档位上方的位置,烟灰盒下方和点烟器插孔右侧。图渣请谅解,关键时候手抖症发作了。

安装obd设备(智能设备还是有必要向各种)(2)

图:AutoBot mini 插入后的样子。

OK,终于可以合体了,赶快连接一下。选择车型直接手抖点成了奔驰,习惯性地往右划动后退,发现不支持手势,并且随着两次尝试性后退操作连续又往奔驰类别下打开了2级,汗。

安装obd设备(智能设备还是有必要向各种)(3)

图:AutoBot app 车型选择列表。

扫描说明书上的二维码??太兴奋以至于没有仔细阅读说明书,好吧,上楼去拿,打开说明书之后发现在最后一页……万万没想到啊。

到了地下车库,发动汽车,扫描二维码。诶?这是怎么回事?连续扫了几遍都提示二维码无效?有点慌,难道物是发给我的这个是工程版还是怎么回事?

安装obd设备(智能设备还是有必要向各种)(4)

图:尴尬的二维码

一边想各种可能的原因,一边开着车出了地下车库。心想难道是地下车库信号不好,验证二维码需要网络连接?于是等红灯的间隙,赶紧打开 app 又扫了一次,这次成功了!终于真正的合体了!果然是这样。这里觉得似乎在本地做校验,感觉完全没必要要求网络连接诶。

连上了,迅速的做个自检吧~!看看车内各种系统和部件的运转情况,这个几乎是之前最期待看到的了。毕竟一般车辆在通电之后自动进行的自检,无非就是仪表盘的一些灯光标示或亮或暗的一个过程,没有更详尽的信息了。

OBD 智能设备还是有必要向各种「卫士」和「管家」学习一下

但是,这个检测看起来比车辆的自检还要敷衍,就是显示几个字和一个每次都是得分99,且不说这上面显示的汽车还是 BMW…… 我开不起这么好的车啊喂 -_-!

觉得这里有必要向 Windows 上各种「卫士」和「管家」学习一下了,至少把更多的车辆相关的详情显示的更详细一些,对目前的只显示一个得分的做法,表示不能理解和不能接受。

安装obd设备(智能设备还是有必要向各种)(5)

图:检测过程

错误的证据

app 内的一些设计还有待改进,整体在设计上比较依赖 tabbar 进行导航,很多界面都没有 navigation bar,比如下图这个,知道从哪儿返回吗?一开始用的时候真不知道点哪儿返回。后来逐渐用的多了之后,才发现点击每一个日期的图形区域或者空白处就会返回。这是什么设计啊,有点没头没脑的。

安装obd设备(智能设备还是有必要向各种)(6)

图:驾驶信息界面

轨迹记录的还不错,整个驾驶行程中的速度都有记录,能够看到整个行程驾驶速度的快慢。但是停留地点的名称显示成英文并且不准确,而且不能更改,这一点就有点尴尬了。比如刚好待在一个宾馆旁边的地方办事,回家之后被领导查询行程轨迹,发现竟然去一个叫 Sheraton 的地方逗留了很久,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啊!

不是出租车也有计价器

安装obd设备(智能设备还是有必要向各种)(7)

图:记录主界面

对我个人来说,app 里面 tabbar 这几个入口最常用的就是记录功能了。其实最初的期望是检测功能很高大上,可以配合记录实现车辆本身不具备功能的扩展。但是由于检测功能所实现的仅仅是一个视觉效果,好像并没有什么用处,就只能使用记录的一些数据来作为日常用车的信息参考了。

安装obd设备(智能设备还是有必要向各种)(8)

图:厂商功能点定义

厂商提供的功能点中记录功能对我个人来说,完全就当成了驾驶计价器。每次停车后推送的本次行程的距离和价格信息,真是居家旅行之良品啊!

安装obd设备(智能设备还是有必要向各种)(9)

图:AutoBot 通知

写在最后

对于分析驾驶行为这一点,仅仅在记录的行驶信息中提示了急刹了几次或是急加速几次,对习惯的纠正或者错误驾驶行为的避免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检测过程如果做的更有效更有用,应该会实现一个这样的场景,比如检测到汽车节气门有积碳,可以提醒用户进行处理,并推荐相关的汽车维修保养服务机构。仅仅对车辆服务相关的信息进行陈列展示,对用户来说并不是一种有效或是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对于路书游记的组织功能,暂时没有用到,但是试过一次插入图片,按照时间段插入了全天拍摄的照片。结果是,手动删除到手软。这些功能感觉和驾驶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对自驾游这种驾驶为中心的旅游行程可能稍微有用。

另外就是对于 AutoBot mini 记录的各种信息和游记,个人还是更倾向于能够生成一个 web 版本的备份,方便后面再进行更为详细的浏览或者编辑。仅仅在手机上进行展示还是觉得可读性不够强,另外对数据的安全性不放心。

对比 Automatic 目前实现的功能,AutoBot 显得就更简陋了。比如没有驾驶中急刹车会有一个声音提示,没有 web 版的 dashboard,社交功能也没有加入,和其他 app 也没有更多的互联互通互动。

在十多天的使用过程中,完全不需要开启手机 app 或是怎样,几乎就感觉不到 AutoBot mini 的存在。记录都是后台默默在运行,需要查询的时候可以打开 app 查询轨迹啊油耗啊这些信息。我觉得 AutoBot 是「有用」的,但是离好用还有一些距离。希望加油,继续在 OBD 设备领域推出更加有竞争力更加好玩好用的产品。

安装obd设备(智能设备还是有必要向各种)(10)

精选你最需要的智能家居组件 | 在物是免费申请小米智能家庭套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