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吃饺子有什么讲究(初一饺子初二面)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新春贺岁活动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每到春节,人们依然会尽可能地回到家人的身边。团圆,依然是春节固有的文化习俗,亲族和睦也依然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不变的向往。

大年初二吃饺子有什么讲究(初一饺子初二面)(1)

春节自古有百节之首的说法,有关春节的各种民间传说故事更是遍布大江南北。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放鞭炮、放烟花、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等。

大年初二吃饺子有什么讲究(初一饺子初二面)(2)

民间有一民谣:糖瓜祭灶新年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嬷嬷要件新棉袄,新媳妇光看不敢要”。充分地展现了过年的氛围,春节并非只指夏历的正月初一这一天,习惯上从腊月初八开始,包括祭灶、除夕、大年初一、人日,以及元宵节的吃元宵、闹花灯等。大年初一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它固定的习俗。

大年初二吃饺子有什么讲究(初一饺子初二面)(3)

初一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饺子同音“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就意味着更岁交子,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的行为。另外饺子外形似元宝,包饺子就像包住福运,吃饺子则寓意着生活富裕。

大年初二吃饺子有什么讲究(初一饺子初二面)(4)

现在春节吃饺子是人们表达在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饺子是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饭菜。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包饺子、吃馄饨 子,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欢度除夕的一个重要活动。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包饺子。

大年初二吃饺子有什么讲究(初一饺子初二面)(5)

初二面风俗,其实这个意思就是在大年初二的时候吃面条是有一定的讲究的,通常人们在大年初二的时候吃的面条都是要用大年初一做的饺子面来做的,用剩下来的面除了节约以外,有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希望新的一年天天都能有余粮,而且人生也一定要和面条一样顺利。煮面须为冷汤。把面煮熟后用冷水浸过,就称为冷汤了,通常人们打卤面或者做炸酱面的话,都是会用冷水过的,这也是大年初二出来的一个习俗。

大年初二吃饺子有什么讲究(初一饺子初二面)(6)

广东的人在大年初二的时候会吃发糕,在大年初二的早上也是有吃馄饨的习惯的,不过大多数的地方是在中午的时候吃馄饨,而且大年初二当天如果天还没亮的时候,怎么起床煮馄饨的话也是比较好的,其实在中国每个地方吃的东西都是会有一些差别的,尤其是在传统节日上面的差异,也非常的明显。

大年初二吃饺子有什么讲究(初一饺子初二面)(7)

初三合子往家转,合子,就取个“合”字,即“阖家团圆”“和和美美”之意。“转”与“赚”同音,取意“财源滚滚”。合子是中华传统美食的一种,可能很多南方朋友不太了解合子。合子在北方比较常见,很多人在捏饺子的时候,多出了一些材料就会捏上几个合子。

大年初二吃饺子有什么讲究(初一饺子初二面)(8)

合子是由饺子变通过来的,它是在两个面皮中间夹上韭菜肉等馅,由上下捏合成的带花边的圆形,像画中的太阳公公一样,或者把它对折成饺子状,再用油煎成金黄,象征家庭和美圆满。合子的“馅儿”以蔬菜为主,少放肉馅,甚至不放肉馅。提到合子馅儿,就不得不说韭菜了,因为这两物是绝配。平时人们因为常吃韭菜馅儿的,所以韭菜馅儿合子被简称为韭菜合子。

大年初二吃饺子有什么讲究(初一饺子初二面)(9)

初四烙饼卷鸡蛋,北方有句俗语:“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卷鸡蛋”,大年初四,烙饼当主角,麦香、油香、葱香、肉香,带着饼铛的炙热一起散出,冬日升起的微烟颇有腾云驾雾之感,初四烙饼炒鸡蛋,小烙饼也有大美味。

大年初二吃饺子有什么讲究(初一饺子初二面)(10)

烙饼卷鸡蛋将鸡蛋煎熟,用摊好的鸡蛋放在大饼上,卷起来就可以吃的食物。烙出的薄饼,一张张薄如蝉翼,再卷上做好的韭菜炒鸡蛋,吃起来饼弹菜香、鲜香怡人。烙饼成功的标志是:薄饼会鼓成“气球形”,吃的时候,可以从中间揭成2张单饼,业内叫做“一鼓两盖”

大年初二吃饺子有什么讲究(初一饺子初二面)(11)

喜欢这些菜的朋友,赶快点赞关注并收藏起来学着做吧!如果您不知道三餐做什么,吃什么,或者给孩子做什么零食,就过来看看我分享的家常美食吧,从这里你可以找到灵感哦。我是一位专注于家常美食的80后二胎宝妈,用最简单普通的食材,做出最健康美味的家常美食菜肴。您的点赞关注是我前进的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