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网状蘑菇有毒吗(金针菇里含有甲醛)

蘑菇凭借其特有的口感滑嫩筋道,广受食客喜爱,被誉为“素中之肉”。其中的金针菇更是受到大家的欢迎,烧烤摊、串串店、火锅店都能看到金针菇的身影。

不过最近“蘑菇界”可不太平。四川宜宾一男子捡蘑菇回家炒菜吃怕中毒,烹饪时往锅里丢银镯子“试毒”,看见镯子无异样后男子放心了下来。但吃过没多久,男子便中毒进了医院;网上又有流言称,金针菇带有异味是因为商家食用甲醛对金针菇进行漂白,不仅伤肝肾还会致癌……

那么,金针菇真的含有甲醛吗?大家对于毒蘑菇又有哪些认知误区?

褶皱网状蘑菇有毒吗(金针菇里含有甲醛)(1)

密封包装金针菇有刺鼻气味,属正常现象

不少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拆开包裹金针菇的保鲜膜后会闻到刺鼻的味道。

对此,天津农学院教授班立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公开表示,拆开金针菇包装袋时可能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这并非由于其中添加了甲醛,而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出现变化,导致金针菇由有氧呼吸转而进行无氧呼吸,进而产生了一些挥发性的醛类气体。

对于使用甲醛给金针菇漂白的说法。班立桐介绍,金针菇原来的确是黄色的,之所以变白了,并不是用甲醛进行漂白的结果。“如今,市场上多数的金针菇都是源自日本的新品种。日本研究人员在黄色金针菇中发现了基因突变的白色金针菇,而后将其保留下来进行培育。白色金针菇不仅色泽好,而且生长速度快、整齐度高。”

此外,我国《食品安全法》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规定,甲醛不得作为食品用加工助剂供生产经营使用。也就是说,以任何方式在食品中添加甲醛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因此,正规渠道购买的金针菇产品可以放心食用。

褶皱网状蘑菇有毒吗(金针菇里含有甲醛)(2)

食用蘑菇后难以消化,吃了也白吃?

最近在互联网上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声音,“吃蘑菇没啥用,特别是我们吃下去的金针菇根本消化不了,怎么进去又怎么出来了”。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蘑菇一度被认为是无用的食物,因为组成蘑菇的主要物质真菌多糖并不是有效的食物来源。换句话说,这些物质并不能被人类消化吸收,通常是“怎么进去就怎么出来了”。比如我们吃的金针菇,被大家戏称是“see you tomorrow(明天见)”的食材。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博士史军曾公开表示,随着研究的深入,渐渐发现蘑菇中的真菌多糖对人体也有许多价值。金针菇中的真菌多糖可以促进肠道运动,更重要的是它们为胃肠道的微生物提供了必要的食物,对于维护胃肠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另外,金针菇还是典型的低热量食物,因为它几乎不会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有助控制体重。

除了金针菇中的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和海藻多糖也是典型的膳食纤维类营养物质。各种魔芋制品、海带和海藻制品都是富含多糖类的食物,人体吸收不了这些成分,但它们对人体胃肠道健康很有帮助,可以多多食用。

褶皱网状蘑菇有毒吗(金针菇里含有甲醛)(3)

野蘑菇莫乱采,这些辨别方法不靠谱

据媒体报道,四川宜宾一男子捡蘑菇回家炒菜吃怕中毒,烹饪时往锅里丢银镯子“试毒”,看见镯子无异样后男子放心了下来。但吃过没多久,男子就出现了中毒症状被送进医院。银针验毒是个流传千年的古老传说,为什么验不出毒蘑菇呢?

因为银针验毒的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但毒蘑菇不含硫或硫化物,因此不会令银器变黑。此外,还有一些民间识别毒蘑菇的方法都不靠谱。

误区一: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这是关于蘑菇谣言中流传最广的一句。事实上,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鸡油菌、熠孔牛肝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美味可食;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属剧毒蘑菇,为灰白色,并有清香。

误区二:长在潮湿处或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蘑菇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自养,只能寄生、腐生或与高等植物共生,同时要求比较高的环境湿度,因此都倾向于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所以,环境的清洁、肮脏与蘑菇的毒性无关。如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就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中地。

误区三: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都有毒。有的毒蘑菇的确具有分泌物,或会受伤变色。但有一些多汁蘑菇受伤后有乳汁分泌,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它们不仅没毒,还是美味食用菌,如奶浆菌。

误区四: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事实上,人和昆虫的生理特征差别很大,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同一种毒蘑菇对任何昆虫来说,很可能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不能依靠是否长虫来判断蘑菇毒性。

远离毒蘑菇,应该不食用变味、变色、不清楚来源的菇类;装盛蘑菇时用具生熟分开,避免生熟混杂;烹调时要炒熟煮透,不要凉拌生吃;最好不要多种蘑菇一起食用,控制一次进食总量;食用野生菌时不宜饮酒,有的无毒野生菌含有某些成分,会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

(稿件综合自:人民网、人民日报、齐鲁晚报、科技日报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