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扶贫协作总结(情系凉山的扶贫先锋)

□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

□ 通讯员 罗 鑫 姜永安

凉山扶贫协作总结(情系凉山的扶贫先锋)(1)

图为布哈(后排左一)带领村民发展彝绣产业。

7月的四川省大凉山腹地梭梭拉打村,连日的降雨浇透了日渐富庶的彝家土地,幼儿园的朗朗读书声传遍整个山谷。

迎着晨曦,一位皮肤黝黑的军人边与村民聊天,边领着大伙走进田间的蔬菜大棚。

他就是武警四川总队凉山支队某大队政治教导员布哈。自2017年担任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梭梭拉打村驻村扶贫干部以来,布哈带领151户607名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

73岁的老阿妈的惹伍甲莫望着布哈忙碌的身影,竖起大拇指说:“共产党,瓦吉瓦(好得很)!布哈,卡沙沙(谢谢)!”

凉山扶贫协作总结(情系凉山的扶贫先锋)(2)

图为布哈(中)和村民展示养蜂成果。

种下希望的种子

长期以来,昭觉县戴着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四川省深度贫困县两顶帽子。身为梭梭拉打村驻村扶贫干部,布哈知道自己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带领1779名乡亲兑现武警部队扶贫脱贫“三年规划”,彻底把这两顶帽子甩出大凉山。

他一头扎进村寨,遍访全村522户家庭。一天下午,布哈在走访途中遇到一名醉酒村民,对方看到布哈便嚷嚷起来:“我啥子都没有得到,我不欢迎你。”

醉酒汉子是村里的贫困户尼惹尔日,家里残破不堪,每天酗酒。村里已将尼惹尔日家列入民俗村统一改造规划,但整修改造还得再等一阵子。

布哈一边向武警凉山支队汇报情况,一边帮尼惹尔日找工作。只要村里的事一忙完,他就带着尼惹尔日往县政府、乡政府跑。

时任昭觉县四开乡乡长的马秀英既钦佩又感动地说:梭梭拉打村有这么强的扶贫干部,乡亲们一定能早日过上好日子。

3天后,规划方案调整,布哈立马带人对尼惹尔日的房子进行改造整修,还为尼惹尔日在砖厂找到一份工作。

曾经满腹牢骚的尼惹尔日一个劲地说“卡沙沙(谢谢)”,并表示要请布哈监督他戒酒,从此开始新生活。

布哈深知,一个地方想要彻底脱贫,教育扶贫才是治根本、管长远的方法。以前,梭梭拉打村只有一个幼教点,40多个孩子挤在两间阴暗简陋的教室里。在写给武警四川总队的脱贫帮扶建议中,布哈将援建幼儿园作为头等大事呼吁。

凉山扶贫协作总结(情系凉山的扶贫先锋)(3)

图为布哈和幼教点小朋友一起跳舞。

2019年9月,武警爱民幼儿园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可容纳200多名孩子接受高质量的免费学前教育。

这期间,有两个孩子引起布哈的注意,他们是尔古阿衣和马子拉。两个孩子都是单亲家庭,尔古阿衣父亲去世、母亲改嫁;马子拉母亲病故,父亲一人抚养5个孩子。成绩优异的两个孩子随时可能因贫困辍学。

他回到部队与战友们说起这两个学生的情况,两名战士当即决定资助这两个孩子。

布哈的妻子阿呷在彝乡学校当老师,两人长期坚持家庭式扶持,不仅资助尔古阿衣、马子拉这种特困户的孩子和孤儿,更给予他们亲人般地关怀。这些年来,他们共资助、帮扶18个彝族贫困学生,其中有两人考上大学,一人考上了研究生。

3年来,通过布哈多方协调,武警四川总队帮助村里修通了公路、修好了水渠,356户人家住进新居,家家配发了爱心药箱。此外,村里还建起电子商务站、3期蔬菜大棚、5个水冲式公用厕所、25个封闭式垃圾池。

凉山扶贫协作总结(情系凉山的扶贫先锋)(4)

图为布哈向幼教点孩子们讲述名人故事。

引来金凤凰

布哈了解得知,梭梭拉打村的妇女基本都会彝族刺绣,如果能形成规模化生产、畅通销售渠道,可以增收不少。

绣娘贾巴伍呷听了布哈的想法后心动不已。可后来发现,自己的作品想要拿到市场出售,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实在太大。

“彝绣不仅是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希望,更是对民族文化最好的弘扬与传承。”为此,布哈4次拜访昭觉县民间彝绣专家阿合久都和中国彝族服饰收藏家阿吉拉则,请他们帮助培训村里的绣娘。两位专家得知布哈来意后,答应担任梭梭拉打村彝绣项目技术指导。

经过半个月培训,贾巴伍呷技艺大幅提升,并在县里彝绣大赛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在贾巴伍呷的带动下,村里百余名绣娘加入彝绣队伍,连的惹伍甲莫也加入进来。

梭梭拉打村通过发展刺绣,采取“非遗 时尚 电商 扶贫”模式,让贫困群众每年稳定增收2000元以上。

梭梭拉打村的林地资源非常丰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各类花卉花期很长,是养殖蜜蜂的天堂。布哈动员梭梭拉打村在校大学生俄洛瓦达返乡创业,打算在村里成立中华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 技术能手 贫困户”模式,将梭梭拉打村养蜂产业发展壮大。

合作社成立了,蜂箱、蜂种也采购回来了,可俄洛瓦达和村民不会育蜂、预防病虫,取蜜也只会最原始的方法,合作社面临着技术难题。

通过四处走访,布哈终于找到大凉山名气最大的“养蜂王”宋文学。宋文学技术精湛但性格孤傲,很少有人能请得动他。为请到宋文学担任技术顾问,布哈三番五次往他家跑,甚至承诺划分股份给他,都被婉言谢绝。

一次,布哈休假回家陪妻子过生日,听说宋文学到西昌办事,借着给妻子买礼物的机会,早早便到市里等待。可一整天过去,礼物忘了买不说,人也没等到。

宋文学被布哈的热心所感动,主动提出到梭梭拉打村养蜂,并将他养殖基地的优良蜂种部分投入到合作社。现在,梭梭拉打村的养蜂合作社已步入正轨,不断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收益。

如今,在布哈的扶贫日记上,一组组数据令人欣喜:村里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的34%实现归零,151户贫困户在短短两年内实现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达6200元左右,比2019年国家贫困户脱贫退出标准高出2000多元。

凉山扶贫协作总结(情系凉山的扶贫先锋)(5)

图为布哈走访孤寡老人。

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支部

7月1日,梭梭拉打村委广场前,每月一次的党建会正在召开。这次党建会议题不多但都很重要:一是研究确认在本村退役军人、在读大学生中发展的党员苗子;二是讨论下一步圣女果、螺丝椒的销路问题。

“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支部。”为此,梭梭拉打村党支部与武警凉山支队昭觉中队党支部结成对子,让这个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部”更加坚强有力。

梭梭拉打村村主任尼惹尔从,曾经终日酗酒,村民们见到他都躲得远远的。布哈找到尼惹尔从,劝导他戒酒担起党员、村主任的责任,没想到却遭到回绝:我家人都管不了,你凭什么管?

布哈决定去尼惹尔从家里。等尼惹尔从喝得微醺时,他用彝语和尼惹尔从拉家常,诚恳地向尼惹尔从表达了希望改进村委会工作风气的愿望。

过了一段时间,尼惹尔从主动找到布哈说,已经戒酒两个月,并表示一定会全力配合武警部队建设彝家新村。

在尼惹尔从的带头支持下,布哈用部队党支部的标准,通过落实组织制度、规范组织生活、严格党课教育、举行民主测评等工作,在村里建起党员学习活动室,组织党员到附近火普村、成都战旗村参观学习、开拓视野。

现在,尼惹尔从每周都会与村两委成员一起学习,一同研究村里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到如何持续扩大村内产出,小到怎样设计一款刺绣内容、算好贫困户的每一笔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