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非典精神时代意义(弘扬抗击非典精神)

央视网消息 (新闻联播):2003年初,非典疫情在全国肆虐,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全国上下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为伟大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宝贵财富。

抗击非典精神时代意义(弘扬抗击非典精神)(1)

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不幸感染SARS病毒,她生前留下了一句感人至深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选择了从医,就选择了奉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生丁秀兰以身殉职,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誓言。钟南山院士团队主动请战,集中收治了广东省的非典重症患者。

在2003年抗击非典战斗中,从逆行出征的医务人员,到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从紧急攻关的科研人员,到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处处是冲锋陷阵的身影。

抗击非典精神时代意义(弘扬抗击非典精神)(2)

北京小汤山医院曾被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之为“世界医疗史上的奇迹”。这座拥有1000张病床的大型传染病医院7天建成,短短51天,共收治680名非典病人,医护人员零感染。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坚持群防群控,携手共克时艰。2003年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我国抗击非典疫情取得重大胜利。

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2003年,医生王卫国支援太原抗击非典,70多岁的母亲坐着轮椅为儿子送行。17年后,2020年2月,王卫国的女儿王婷作为援鄂的医疗队员登车出发,父亲王卫国在送别现场,给了女儿一个深情的拥抱。相似的战场,两代人的接力,彰显了中国精神的力量。

来源:央视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