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最新报告出炉被制裁三年)

#创作挑战赛#

一家民营企业被一个超级大国制裁三年,不仅活蹦乱跳,甚至核心产品依然保持全球第一市场份额。这种奇迹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全球整体电信设备市场报告,报告显示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增长放缓,但华为依然以极大的市场份额优势高居第一,诺基亚、爱立信、中兴紧随其后。

华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最新报告出炉被制裁三年)(1)

可以看到,华为通信设备市场份额在2020年到达一个高峰,随着制裁影响扩大,市场份额略微下降,但依然远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

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诺基亚近些年持续衰弱,许多订单都被爱立信、中兴等企业拿走,昔日王者如今衰弱成这副模样,令人唏嘘不已。

爱立信曾经是同样通信行业的王者,也曾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讯设备商,但近几年市场份额始终在原地徘徊。即便华为被制裁后的市场红利如此之大,其市场份额也仅仅略微增长了一点点。

市场份额增长最为明显的还是要看中兴通讯,虽然2018年中兴也遭到制裁,但是经过一系列斡旋之后,中兴市场份额早已触底反弹,实现增长。

整体来看,整个通信设备市场格局这几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华为虽然被捆住了双脚,但凭借“去A化”战略和国产化战略,在通信市场上依然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华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最新报告出炉被制裁三年)(2)

为什么华为通信产品能够征服全世界?

众所周知,华为的核心业务永远都是运营商业务,研发投入最多的业务也永远都是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虽然很赚钱,但是赚来的钱都用来投入通信设备研发,消费者业务在华为公司的战略定位就是“现金奶牛”,是用来“养”运营商业务的。

华为的通信业务之所以这么强,正是因为华为坚持在核心赛道上进行投入。

其实华为的无线通信产品并不是一直都这么强,毕竟中国在通信领域是一个起步非常晚的国家,没有任何技术积累,所以华为由弱到强的过程堪称传奇。

2000年4月,深圳五洲宾馆响起了嘹亮的歌声:“雄赳赳,气昂昂,阔过太平洋……”

华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最新报告出炉被制裁三年)(3)

这是华为国际部在举办誓师大会,他们即将出海,征战五大洲,把中国通信推广到全世界!

然而华为的全球化战略一开始并不顺利,华为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因当时基站成本高,产品性能、可服务性不能满足高端市场要求频频丢单,在欧洲市场完全不敌爱立信和诺基亚。

华为海外市场的转机来自一个男人,这个男人正是现在我们熟知的华为消费者业务掌门人——余承东。

华为的无线通讯业务最早就是由余承东牵头组建,后来才转战华为消费者业务。

余承东把这两大业务都搞得风生水起,内部称之为“神终端,圣无线。”

华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最新报告出炉被制裁三年)(4)

余承东主管无线通讯业务的时候主张把GSM、UMT、SLT等诸多技术集成在一起,做第四代基站(Single RAN)。

当时诺基亚和爱立信也在研发第四代基站,但都没有成果。当时华为的研发力量和这些老牌通信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余承东是在痴人说梦,包括很多华为内部员工。

以当时华为的体量,做技术创新的风险非常大,成本极高。大规模研发投入如果达不到市场预期,华为可能好几年都不能翻身,海外扩张将停滞,余承东也将成为华为的罪人。

但是余承东当时说了一句话:“TMD,必须做,不做就永远超不过爱立信。”

这是余承东当时的原话,荣耀CEO赵明在几年前的发布会上完整叙述了这个故事。

华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最新报告出炉被制裁三年)(5)

余承东的坚持最终还是换来了回报,华为第四代基站最终还是研发成功,在各项指标上都领先欧洲老牌通信大厂。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当时的基站需要插板,爱立信的产品需要插12块板,华为只需3块,非常节省成本。

这次技术突破,一举奠定了华为无线的优势地位,也让华为彻底打开了欧洲市场。2008年,华为凭借这款产品进入德国O2电信运营商,这一产品也成为华为无线部门首个盈利200亿元的产品。

余承东更是凭借这项技术突破获得了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类似的故事在华为里面还有很多,SingleRAN MBTS多模基站也是余承东提出来的拳头产品。

这一产品实现单一接入网不同制式的融合部署,大大降低了运营商的投入成本。产品上市后,竞争力远超竞品,得到欧洲客户的广泛认可,并在2010年帮助华为无线部门收入超过100亿美元。

自此,华为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产品优势被彻底建立起来。

华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最新报告出炉被制裁三年)(6)

当时欧洲是GSM、3G技术的发源地,彼时已有阿尔卡特、爱立信、西门子、诺基亚4家电信设备巨头虎踞龙盘,欧洲市场的竞争环境可想而知。所以,华为征服了欧洲市场,其实就等于征服了全球市场。

我说这些并不是代表华为通信设备的优势都是由余承东建立起来的,但余承东这种“破釜沉舟”的人格魅力确实帮助华为内部形成了敢于创新、愿意下成本研发的风气。

过去十年,华为累计研发费用已经超过8450亿元,仅2021年的研发支出就达到了1427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22.4%,在全球排名第二,是苹果公司的三倍多。

总而言之,华为通信业务能够长期维持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是有迹可循的。一离不开部门领导破釜沉舟、敢于啃难题的勇气;二离不开华为内部经年累月对研发投入的重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