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观瀑布(观瀑情未已又到云落时)

雨后观瀑布(观瀑情未已又到云落时)(1)

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无疑是惊艳了所有人的灵魂的。无论是站在她的眼前,还是穿越她身底的水帘洞,因为她声壮九重的强劲冲击力,我始终感觉自己思维停顿,大脑一片空白。平日自信胸怀百千词藻的我,在一番搜肠刮肚之后,竟然找不到适当的一词半句,来形容她外在的声形和内在的气势那种摄人心魄的感觉。

穿着两元钱一件的雨衣,临瀑而立,在她水雾升腾的近处,我可以说是从头顶到脸面而至于全身,都已经湿透,手中的手机就像泡过水一样。此刻,一抹阳光恰好从身后照临,让我凑巧看到了银瀑前一弯绚丽的彩虹。

穿过水帘洞,从黄果树瀑布景点出来,我们一行马不停蹄登上景区巨形电梯,坐上观光车,直奔陡坡塘瀑布。

雨后观瀑布(观瀑情未已又到云落时)(2)

对于黄果树瀑布的观感,一路上我只能想到了唐代诗圣李白《望庐山瀑布》的诗,也只能借用一下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句子,来形容她给人那种从天而降,震撼心灵的宏大。

带着对黄果树瀑布无限仰止的敬意,心潮未平的我们又来到陡坡塘瀑布跟前。而与之不同的是,陡坡塘瀑布一百零五米的瀑宽,给人的是一种非同一般的壮阔感。当人们立足端详她的时候,她似乎也在向所有仰慕者伸开了她有力的臂膀,袒露了她大度的胸襟。她那因洪水来临之际而巨吼不断的“吼瀑”的名声,也同样名闻遐迩。

还是因为无词,暂且借用一下中华诗词协会会员萧宜美诗友的一首七绝《陡坡塘瀑布 》来一吐自己对陡坡塘瀑布的赞美心声吧:

不愁个矮自追欢,敢比黄兄肩膀宽。

滩坝坠流垂画卷,再邀彩笔遣毫端。

雨后观瀑布(观瀑情未已又到云落时)(3)

看过了陡坡塘的瀑布,感受了她的湍流奔腾而下的磅礴气势,已近夕暮。

近河风多,近山雨多。从瀑布前步行到观瀑桥头,河谷的天空突然就下起了雨。看着桥头那把大太阳伞,我还开玩笑说把它拆下来遮雨。犹豫间并没有作多久停留,在桥上的观瀑台顺手拍了几张照片,我们就过了桥。

溯游而望,已不能看到陡坡塘瀑布全貌,但其隆隆巨响依然如雷贯耳,几乎声传十里。

雨后观瀑布(观瀑情未已又到云落时)(4)

顺流而下,瀑布已经在山谷中汇聚成一马长川的急流,她正带着逐梦的脚步,以一泻千里之势腾越在千山万壑之间。

过桥后沿岸而行,走马观花浏览了唐三藏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花木扶疏间,亭台楼榭立于道旁,让人感受到山水人文的天然吻合。

雨后观瀑布(观瀑情未已又到云落时)(5)

夕暮雨驻,看着游伴归去的背影,突然心中就有了写诗的冲动,脑海里冒出了“暮鸟投林晚,倦客思归迟”的句子。

我独自信马由缰,走走停停,来到一处疏栏黄灯的茅草屋旁。黄昏下灯火阑珊,路边花木葳蕤,心想着好一个幽雅去处。等到来到近前,出人意料的却是解人内急的洗手间。如此妙境,不留下一杯黄金液,何忍离去?于是欣欣然一泄为快,愉悦而别。

雨后观瀑布(观瀑情未已又到云落时)(6)

用缅怀瞻仰了抗战情缘浮雕画像,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用情怀读过了“霞客亭”,我又仿佛踩着徐霞客的足迹,随口吟诵出‘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的佳句。

雨后观瀑布(观瀑情未已又到云落时)(7)

返程的观光车一辆一辆从我身边驶过,踏过“霞客亭”前的桥梁,我终究还是一个即将要离去的过客。

今日归去,何日来兮?

雨后观瀑布(观瀑情未已又到云落时)(8)

你若盛开,便是春天。

唯有诗意,不负流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