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赏秋地(扬州秋色入画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寄扬州韩绰判官,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扬州赏秋地?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扬州赏秋地(扬州秋色入画来)

扬州赏秋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 牧(唐)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江苏扬州,这座清丽雅秀的城市在诗词里风雅了千年。李白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让多少人对扬州心生向往;而杜牧笔下的“青山隐隐水迢迢”“二十四桥明月夜”,更是让扬州的秋色与月夜,从此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之中。

扬州的秋天,着墨在运河三湾的层林尽染里。杉树林、芦苇丛、亲水栈道,在蓝天白云下,好像大自然的调色板;秋色中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宛如扬帆起航的大船。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每天1.5万张预约门票,经常在周末被“秒空”,成为古城新的文化地标。

扬州的秋天,书写在瘦西湖的二十四桥明月夜里。岂不闻“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月光皎洁流转,流淌过千年岁月的台阶,映照着亭台、石桥、湖水。秋风若有似无地吹拂在身上,带来满城的桂花香。不久前,当地举办“瘦西湖·梨园夜”首届戏曲主题游园会,沉浸式的诗画主题夜游通过“移动剧场” “零距互动”新体验,让游客尽享瘦西湖之夜的文化盛宴。

扬州的秋天,升腾在东关街石板路上“扬州慢”式的烟火气中。走在这条扬州最著名的历史老街上,两边商铺里叫卖声连连,藕粉圆、长鱼面、蟹黄包……吃的何止是秋天的时令美食,也是活着的文化韵味。在东关街、皮市街、仁丰里等网红小巷的带动下,一批“微更新、渐进式”古巷成为古城“年轻化”生力军,扬州在延续历史文脉和生活气息的同时,通过“文化 ”“产业 ”,逐渐探索出古城现代化建设新模式。

扬州的秋天,一静一动,一步一景,皆比诗情更具画意,看不尽,道不完,也品不够。《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06日 13 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