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事迹(明朝抗倭八大猛将)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扰我边境,明朝军民奋起抗击,经过十余年激战,终将倭寇荡平。在抗击沿海倭寇战争中,有八大猛将,第七位是女将,被称为“巾帼英雄第一人”,第八位是半个败类,如南宋陷害岳飞的张俊一样好坏难评。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事迹(明朝抗倭八大猛将)(1)

第二位:俞大猷(1503-1579),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一生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俞家军”猛如蛟龙,与戚继光并称 “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抗倭名将谭纶赞其为:“盖诚似霍子孟,任如诸葛亮,大似郭子仪,忠似文文山,毅似于肃愍。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事迹(明朝抗倭八大猛将)(2)

第三位:戚继光(1528-1588),明朝著名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在中国南疆、北疆都竖起了长城,是毫无异议的民族大英雄!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事迹(明朝抗倭八大猛将)(3)

第四位:刘显(1515年一1581年),明朝抗倭名领、民族英雄。曾于浦口冈下大败倭寇,迁副总兵,又尽歼刘家庄倭寇。嘉靖四十一年,充总兵,镇守广东,率军赴福建援助抗倭,与戚继光、俞大猷连续破倭,共同剿灭沿海倭寇。刘显勇猛无比,其勇力在戚继光、俞大猷之上。抗倭名将谭纶在平海卫后在给俞大猷的信中写道:“节制精明,公不如纶;信赏必罚,公不如戚;精悍驰骋,公不如刘。”可见刘显之勇在俞大猷之上。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事迹(明朝抗倭八大猛将)(4)

第五位:张经(1492年-1555年),明朝中期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兵部尚书。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五月,明廷以东南倭寇猖獗,命张经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专办讨倭,便宜行事。次年五月初一日,张经获王江泾大捷,为抗倭以来第一大捷。严嵩亲信赵文华伙同胡宗宪在张经报捷之前秘密上疏诬陷张经“糜饷殃民,畏贼失机”,“嗜酒废事”、“丧师失城”。张经和李天宠、杨继盛一起被冤斩,其功被赵文华这、胡宗宪窃取。张经之死,与李天宠一样,同为千古奇冤。

第六位:李天宠(?-1555年),明朝抗倭将领。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曾率兵在通州、如皋抗击倭寇入侵,数次击退敌人。同年六月,李天宠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浙江巡抚,协助总督张经继续剿灭倭寇。因李天宠不附赵文华,遭到排挤,其巡抚之职由阉党胡宗宪取代。随后,赵文华和胡宗宪又诬陷李天宠、张经“糜饷殃民,畏贼失机”,“嗜酒废事”、“丧师失城”。世宗皇帝不识有诈,遂下诏逮捕二人。而此时,李天庞、张经正率众出击,当日即有石塘湾之捷。五月初一,又与敌大战于五江泾,歼敌1900余人,敌“焚溺死者甚众”,取得抗倭以来最为辉煌战绩,称“战功第一”。赵文华和胡宗宪冒领其功,张经和李天宠被捕,押至京城和杨继盛一同被斩于西市,酿成千古冤案。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事迹(明朝抗倭八大猛将)(5)

第七位:瓦氏夫人(1496-1555),本姓岑,1496年生,归顺直隶州人,土官岑璋之女,明代抗倭巾帼英雄。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时,瓦氏夫人不顾58岁高龄,挂“女官参将总兵”衔,亲率广西6000俍兵驰骋千里奔赴抗倭第一线,以“誓不与贼俱生”的气概纵马冲锋陷阵,连歼敌兵,三战三捷,打破了倭寇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明嘉靖皇帝封为二品夫人,江浙人民尊称她为“宝鬓将军”,当地群众赞誉她为“石柱将军”,视为抗倭“长城”,被誉 “巾帼英雄第一人”,抗倭第一女将。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事迹(明朝抗倭八大猛将)(6)

第八位:胡宗宪(1512年-1565年),明朝抗倭将领。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嘉靖二年(1523年)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胡宗宪主持抗倭。因胡宗宪是阉党成员,抗倭期间与严嵩干儿子赵文华极力排挤不依附阉党的抗倭将领张经、李天宠,在二将奋力抗倭,创下王江泾大捷之前诬陷他们“糜饷殃民,畏贼失机”,“嗜酒废事”、“丧师失城”,致使王江泾大捷后,二将被捕冤杀,其功被赵文华和胡宗宪攫取。阉党被打掉后,言官陆凤仪弹劾其罪状,每一条都该杀,明世宗却极力袒护,贬其回乡,后又发现其曾“假拟圣旨”,于是二次下狱,在狱中自杀身亡。从胡宗宪所作所为来看,抗倭有力是英雄,陷害良将,冒领军功,又是败类,这人怎么评价呢?只能算半个败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