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穴位置有水泡很痒什么原因(数十万人都关注6个穴位防治小水泡)

生活中不少人会出现皮肤长小水泡的现象,这种情况有可能是体内湿气过重引起的,也可能是体内毒素导致的,还有可能是接触某些东西引起的皮肤过敏现象,通过穴位按摩可有效治疗小水泡,那么哪些穴位能防治小水泡?

涌泉穴位置有水泡很痒什么原因(数十万人都关注6个穴位防治小水泡)(1)

1、太溪穴

位置:足内侧,内踝后与脚跟骨筋腱的凹陷处。方法:最好是晚上9点按摩,一次按30次。作用:补养肾脏。可以固摄精气,固护和鼓舞肾气,牙齿好,不脱肛,有利于大脑功能血氧供给,延缓衰老(肾主骨生髓通于脑)。

2、照海穴

位置: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方法:按压5分钟,有酸胀感。作用:缓解因阴虚火旺引起咽喉干燥、失眠。

3、内庭穴

位置:第二趾与第三趾的分叉处。方法:用指端按住此穴,每侧1分钟,共2分钟。作用:改善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

4、涌泉穴

位置: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方法:用较强的力气揉30次。作用:滋阴降火、缓解口干眩晕焦躁。

5、大敦穴

位置:拇趾甲根边缘约二毫米。方法:用指腹使较强的力气揉30次。作用:呕吐腹泻、使得头脑清晰、眼睛明亮。

6、隐白穴

位置:在大脚趾内侧,距指甲跟脚一分处。方法:用拇指指尖按压此穴30次。作用:健脾回阳、缓解倦怠乏力、身体困重。能够增强皮肤的弹性,有效缓解身体的疲劳感,并且具有保暖的作用。

以上这6种穴位具有治疗小水泡的作用,能有效改善皮肤小水泡的问题,可以促进皮肤内新陈代谢,能将皮肤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并且要远离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的东西,最好也不要吃容易引起人体过敏的食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