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骨科大夫送锦旗的话(字体不工整却独一无二)

给骨科大夫送锦旗的话(字体不工整却独一无二)(1)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李晗)五旬男子突发脑梗,抢救后出现右侧肢体偏瘫等后遗症,在医生和康复师等人的共同帮助下,通过半年康复治疗,右侧肢体基本恢复正常。5月11日,他在出院之前,用曾经瘫痪的右手写下感谢的话,并把字迹影印成锦旗送给医护人员。

55岁的刘先生家住天门,由于工作繁忙常常熬夜加班,近两年来他常常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去年10月,他突然发现右侧肢体活动困难,说话也不利索,到当地医院检查确诊为脑梗,进行溶栓治疗却无明显效果。他被连夜转送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为他手术后脱离生命危险,但出现偏瘫,右侧肢体完全失去知觉,也无法正常说话。10月底,刘先生转入中南医院神经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主管医生郝赤子、康复师喻磊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一边通过运动疗法帮助他恢复肢体功能,一边进行语言训练帮助他恢复发音,同时通过经颅磁刺激、针灸按摩、生物反馈等治疗手段,每天治疗+训练超过8小时,加速身体功能恢复。

然而,康复治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初期,刘先生心理落差很大,对病情和康复效果不了解,常常出现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他的主管医生郝赤子邀请多位和刘先生病情类似、康复成功患者,经常陪着刘先生一起训练、交流。患者之间的鼓励,令刘先生逐渐恢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康复师喻磊主动陪着刘先生加练,利用休息时间陪他到操场散步,锻炼肢体功能。经过近半年的不懈努力,刘先生肢体和语言功能基本恢复,生活恢复自理。5月11日出院前,他用曾经瘫痪的右手写下“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并把字迹影印成锦旗送给医护人员。

“字迹虽然并不工整,但见证了患者康复的成绩,这面独一无二的锦旗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肯定。”喻磊表示,偏瘫是脑梗患者常见的后遗症,康复治疗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以及专业、系统、科学的康复训练;但疗效不可能立竿见影,更需要患者本人的理解和坚持,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