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学院毕业展(富阳学院优秀毕业生陈晓洋)

炒茶室里茶香扑鼻,炒茶锅里的双手正熟练地上下翻飞,青春与梦想在这双手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他忘记寒暑,努力拼搏,用绚烂青春之火点燃梦想,他相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付出一定有回报。他就是陈晓洋,杭州富阳学院2016届园林专业毕业生,他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手工制茶”比赛中,夺得了“扁形绿茶”项目金牌,为校争光,是杭州市富阳区首个获得中职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的参赛学生。

普洱学院毕业展(富阳学院优秀毕业生陈晓洋)(1)

初出茅庐的炒茶少年

2014年,富阳学院选拔陈晓洋和其他几位同学参加炒茶比赛。陈晓洋很少接触茶叶,更不用说炒制了,但既然学校定下来了,就要临危受命,必须完成这项比赛,且要高水平完成,为校争光。

为了提高炒茶水平,汪立章老师带着陈晓洋拜师省内炒茶高手,每天开车把陈晓洋送到师傅那里。当时,陈晓洋内心感动至极,为了报答老师的恩情,自己一定要把茶叶炒好。陈晓洋在师傅那里,虚心好学,学到了很多实用技术,炒茶技术越来越精。

普洱学院毕业展(富阳学院优秀毕业生陈晓洋)(2)

现在回想起来,第一次接触炒茶时,面对那口超200摄氏度的高温铁锅,自己害怕地不敢伸手,但他不愿轻易放弃,更不愿止步于起跑线上。陈晓洋相信,“安逸日子固然让人舒适,但努力的时光才更值得回味。”这句话一直鼓励着他勇往直前。从此,他把手伸入铁锅,老师和师傅时刻指导他,鼓励他,制茶的技艺日益进步,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这门技艺。

炒茶是件苦差事,技能要求极高。高一那时,每天早饭过后就开始训练,一练就是十几个小时,直到晚上11点多。一段时间下来,有些同学退却了,而陈晓洋坚持了下来,在师傅的指导下,一锅比一锅炒得好,炒茶基本功练得颇为扎实,炒茶兴趣也越来越浓,得到了师傅和老师的称赞。

到了高二,训练量又翻了好几倍。训练量实在太大,陈晓洋有时会把茶叶炒得很烂,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但是,他依然坚持训练,毫不懈怠。

后来,汪老师带陈晓洋到龙井产地考察,学习茶叶种植和加工过程,耳濡目染,此外,他还看到了手工制茶的好前景,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炒茶这门技艺。2015年5月迎来了年度制茶省赛,老师和师傅都对陈晓洋寄予厚望。他的训练时间从一天几个小时,到十多个小时……渐渐地,他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这门技艺,随之而来的“代价”是手上接连不断的水泡,陈晓洋打趣道:“正好可以练就‘铁砂掌’。”

普洱学院毕业展(富阳学院优秀毕业生陈晓洋)(3)

从省赛到国赛的技能成长路

赛前的日子既紧张又兴奋,陈晓洋暗自鼓励自己:“相信自己,我能行!”经过省赛,他如愿获得了浙江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斩获参加国赛的资格。

然而,此后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却是黑暗的。当时,陈晓洋无论怎么努力都感受不到进步,甚至觉得自己一直在退步,他遇到了平生第一个瓶颈,这让他异常烦躁,想要放弃,老师和师傅察觉到他的异样,教他如何调整心态。陈晓洋泡开自己炒制的茶叶,看茶叶舒展一身柔软,清香美妙。如果人生如茶,历经煎熬方能取得一番成就,短暂的休整之后,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战场——炒茶室。

与省赛训练相比,国赛训练不在于数量,而在于细节,细节将决定比赛的成败。在师傅指导下,陈晓洋认真查找问题、反复琢磨。为了提高茶叶色、香、味水平,师傅要求在1斤鲜叶炒3锅的基础上,加大训练难度,要求将1斤鲜叶分成8锅来炒制。茶叶成品质量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茶叶一锅比一锅趋于完美,但是,陈晓洋忍受高温煎熬的时间却翻了几倍,右手被烫出了许多水泡,疼得陈晓洋常常睡不着觉。

普洱学院毕业展(富阳学院优秀毕业生陈晓洋)(4)

实际上,要炒出真正上好的茶叶,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既要考虑采茶季节、鲜叶成熟度、天气情况、青叶摊晾情况,又要考虑茶叶形状、化学变化、手法技巧、锅温控制。在师傅、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陈晓洋在训练中遇到的不少技术难题,都一一得到化解,炒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2015年6月19日,终于迎来了全国手工制茶大赛。和参加省赛完全不同,赛前的所有准备工作,都需要自己动手完成,幸好赛前技术训练和心理调节训练都非常充分,陈晓洋能顺利应对这一切。

6月26日比赛当天,尽管有些激动和紧张,但陈晓洋信心十足。比赛刚开始十分顺利。但炒制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锅子油气不够,锅边茶叶滑不下来,加上火力不稳定,导致锅子温度忽高忽低,影响了炒制速度,陈晓洋的心里不免紧张起来,但很快得到了控制,在最短时间内陈晓洋解决了所有问题。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陈晓洋顺利完成了炒制,上交了成品茶叶。经过专家评审,陈晓洋拿到了“扁形绿茶”项目金牌。

陈晓洋深感幸运,这是对自己不懈付出的肯定。同年,在另一场全国手工制茶比赛中,他获得了二等奖。

普洱学院毕业展(富阳学院优秀毕业生陈晓洋)(5)

以茶为业的茶香人生

2014年,陈晓洋17岁,开始学习制茶技艺。从那之后,他以茶为业,人生注定与茶相伴,生活洋溢着茶香,制茶给他带了荣誉,也让他收获了许多人生感悟。

经过近三年的学习、训练和比赛,陈晓洋品尝到了许多人生滋味,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也自信了许多。至今,陈晓洋清晰地记得制茶实训室那句“勤学苦练、熟能生巧、精益求精、超越梦想”,他想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学弟学妹: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良好环境里,刻苦学习,锤炼技能,掌握一技之长,弘扬工匠精神,必能成就出彩人生。

陈晓洋知道,自己取得的优异成绩得益于老师和师傅倾全力、注全情的指导与帮助,他感恩于二位恩师,感恩于学习、生活的学校!在校三年,陈晓洋已经深深爱上了炒茶,爱上了喝茶,正应了那句“技能成就梦想,大赛改变人生”。

2016年6月,陈晓洋协助中华茶叶研究院,指导全国各地爱茶人士,学习炒茶,他把自己的制茶知识和技能,加以总结和运用和提升,为他未来发展创造了空间,更深地感悟了茶文化精髓。

2016年,他从富阳学院毕业,到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深造,获得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工程学院组织培养一等奖。2017年,获得全国茶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遵义绿杯”二等奖,富春山居斗茶大会上获“十大炒茶能手”称号。

普洱学院毕业展(富阳学院优秀毕业生陈晓洋)(6)

同年4月,陈晓洋应邀去上虞茶厂担任指导教师,分享指导自己的制茶经验,与同行师傅切磋交流制茶饮茶技艺。

普洱学院毕业展(富阳学院优秀毕业生陈晓洋)(7)

2018年,陈晓洋获“上虞茶王”称号,国际茶博会龙井手工炒制争霸赛获“优胜奖”,获得“澄潭茶业府燕尔龙井主导者”“龙井茶炒制传承者”等荣誉。此后,陈晓洋还将在炒茶路上继续努力,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炒茶大师,一名优秀的非遗项目传承人。

通讯员:代景明

文字记者:郑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