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养殖技术介绍(蛋鸡养殖技术分享)

1育成期蛋鸡的饲养管理

一般情况下,蛋鸡品种7~20周龄基本达到性成熟,称为鸡的育成期。

(1)正确转(并)群。6~7周龄雏鸡开始循序渐进地脱温下架、转并群,应提前对育成鸡舍和内部设施设备进行检修、清洗和消毒,笼养模式要将料槽和水槽调到适宜高度。蛋鸡重点活动区域消毒(带鸡消毒),及时挑出群内病、残、畸的劣质鸡苗予以淘汰处置,保证新组群的日龄、来源和体况等基本一致。地面平养模式需要事先铺垫好清洁、松软的垫料,在清点鸡数量的同时把强弱鸡分开管理,弱雏不能换料,继续喂育雏料,直至体重达标后再换料。

蛋鸡的养殖技术介绍(蛋鸡养殖技术分享)(1)

(2)合理限料控制体重指标。实践中,不同品种的蛋鸡有不同的体重标准,体重过轻或过大都不利于发挥产蛋性能,特别是体重过大、体脂沉积过多不仅会导致产蛋量蛋品质下降,还会因维持体耗而增加饲料投入成本,折扣养殖利润。针对体重超标的蛋鸡,喂量比自由采食量减少10%~20%,适当增加纤维素性饲料(膳食纤维),适当降低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每日定时采食或每周确定1天停食不停水。

蛋鸡的养殖技术介绍(蛋鸡养殖技术分享)(2)

(3)合理光照。光照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较大,所以规模化蛋鸡养殖要制定合理的光照制度。

(4)日常管理。实施限密均群,育成鸡群平养时按照10只/㎡较为适宜,笼养模式应保证每只鸡有270~280cm2的笼位,控制得当的活动空间对于育成鸡的发育非常重要。每次喂料要做到给料均匀,避免鸡暴饮暴食或摄入量不足。定时清粪和打扫鸡舍,定期开展消毒灭源,防止禽舍内病原微生物含量超标而引发相关的疾病。

蛋鸡的养殖技术介绍(蛋鸡养殖技术分享)(3)

2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1)初产禽(产蛋率在85%以下)要实施阶段性精细化饲养管理。要注意科学化换料、补光、驱虫、防应激和防治输卵管炎症。换料从产蛋率为5%左右时开始,从育成鸡料换成产蛋鸡料的维持时间约为2周左右,至产蛋率为30%左右停止。

(2)产蛋高峰期( 产蛋率在85%以上)阶段性精细化饲养管理。此阶段是饲养蛋鸡效益的时期,重点在于促高产,延长高产期和降低死淘率。此期间应注意减少各种应激,饲料要稳定,不打驱虫针和投喂驱虫药,不断料、断水,防止停电和光照不足,光照强度保持稳定。严冬时要防止饮水冻结,水温过低时需加热至18℃左右。注意适时通风换气,严防贼风穿舍。

蛋鸡的养殖技术介绍(蛋鸡养殖技术分享)(4)

(3)产蛋后期(产蛋率在85%以下至淘汰)精细化饲养管理。此阶段的产蛋率有所下降,采食量一般维持不变,重点防止蛋鸡暴食、体膘过肥而导致脂肪肝。宜适当限制喂量或换成低档蛋鸡料,要注意及时补钙,多用贝壳粉拌料添加(添加量为3%)。光照可适当延长至1小时,即17小时/天,这样可以获得养殖效益。蛋鸡养殖全程要严格按照既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不可漏掉任何一种风险病种的疫苗免疫,否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