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和李连杰对李小龙的评价 他曾创立功夫电影

1996年2月10日,成龙的新电影《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在香港上映,这部电影票房当时高达5751万港元,打破香港票房纪录。同时,这一纪录还是20世纪香港的最高票房,一直保持到21世纪。一并打破了东南亚多国的票房纪录,是全球华语市场上最热的电影之一。

仅仅21天前,曾是成龙干爹、与成龙爆红不无关系的香港导演罗维,因心脏病在港去世,晚景凄凉,身边朋友散尽,家道落魄。连成龙都不待见他,他到底做了什么?

成龙和李连杰对李小龙的评价 他曾创立功夫电影(1)

罗维

20世纪50年代末组建影视公司,曾捧红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又与三人反目

在执导电影前,罗维进入香港永华影业公司出演《清宫秘史》(饰袁世凯)《爱的俘虏》等十多部影片。1957年,他组建四维公司,执导《多情河》等。1961年,参加电懋公司执导《无语问苍天》。1965年,进入邵氏兄弟影业公司执导《鳄鱼河》。1970年执导《五虎屠龙》《影子神鞭》《冰天侠女》后,转入嘉禾公司任主导演。

1971年执导《天龙八将》后,起用李小龙主演《精武门》Fist of Fury 1972,获第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奖,创立了“功夫电影”的新类型。并起用李小龙主演5部功夫片,很快打进欧美电影市场,掀起世界功夫片热潮。1974年,起用日本女演员池玲子主演《恶魔的首级》The Bedevilled 走向与国外合作制片。

成龙和李连杰对李小龙的评价 他曾创立功夫电影(2)

成龙主演的《新精武门》

1975年,创建罗维影业公司。执导《金粉神仙手》后,将成龙从澳大利亚召回,出演《新精武门》。1976年,培养了第二代功夫明星。此后执导了很多由成龙主演的影片,发掘了李连杰。1996年1月20因心脏衰竭,在香港去世。1997年,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授予终身成就奖。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是功夫电影的黄金年代,李小龙、成龙、李连杰成为了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三个时期最受世界瞩目的功夫明星。他们三人的崛起,都直接或间接与罗维有非常大的关系。罗维虽然捧红了三名世界级的功夫明星,但最终与三人反目,关系紧张,成为至死的遗憾。

捧红李小龙却欲对其掌控,李小龙曾上门要他的命致罗维报警

1918年,罗维出生在江苏,毕业于北京中学。1948年,移居香港。

罗维并非科班出身,没有学过专业电影制作或导演。但他的一大优势是善于学习成功经验,然后迅速跟进,化为己用。这与他所处的那个大时代背景有非常大的关系,“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乱世后的香港,正迎来一个几十年发展的繁荣时期,罗维积极投奔到当时最赚钱的行业——电影行业中。

大家现在之所以提起罗维,很大程度上是他捧红了李小龙。1970年,罗维加入了嘉禾电影公司。恰好遇上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邹文怀,被原东家邵氏影业排挤,出走并创办了嘉禾电影公司。罗维随同出走,成为公司的导演。

成龙和李连杰对李小龙的评价 他曾创立功夫电影(3)

与李小龙曾有一段蜜月期

不久后,颇有电影头脑的罗维看中了李小龙的功夫,大胆在香港启用李小龙拍摄电影,两人合作共拍摄了五部电影,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尤其是《精武门》和《唐山大兄》两部电影,在那个年代取得了超过百万港元的票房,打破了当时的香港电影票房记录。

《精武门》更是将功夫片电影的热度,带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掀起了全社会的功夫热。李小龙在《精武门》中所饰演的陈真,快意恩仇,说出的那句“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直到现在仍然被有些电影植入,听起来仍振聋发聩,激动人心。还有那句“我少读书,你不要骗我”,更成为当代流行的网络语言。

李小龙一战成名,绝对离不开罗维的功劳。但罗维开始在公开场合以李小龙的伯乐和恩师自居,并对李小龙充满了掌控欲。而李小龙却是个性格要强的人,哪能受人摆布,两人最终由亲密的合作伙伴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成龙和李连杰对李小龙的评价 他曾创立功夫电影(4)

片场旧照

然而,没过多久,就在1973年,正当爆红的李小龙突然暴毙,令世界哗然。面对李小龙的去世,罗维颇为伤心,在媒体记者会上曾留下了眼泪。两人的恩恩怨怨,也随着李小龙的去世成为了过往云烟。

李小龙与罗维本来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两个人性格都十分强势,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当利益问题出现时,两人的矛盾也就产生了。据说,这段时间李小龙的情绪也十分低落,很容易发怒。由于拍摄观点不同,再加上罗维有掌控欲,李小龙与罗维形如路人的僵持关系,维持了大约有一年。但突然有一天,李小龙找到罗维大吵大闹,扬言“要你的命”,迫使罗维不得不报警,这就是媒介们曾宣扬一时的“李罗殴斗事件”。

出借成龙反而让其一炮而红,片酬纠纷是二人反目的根本原因

1975年,罗维离开了老东家,自创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电影公司—罗维影业公司,将当时身在澳洲的成龙召回香港。当时的成龙20岁出头,浑身的干劲,但缺少机会,对此颇为兴奋。

成龙返港后,罗维给他起了在当代仍家喻户晓的艺名——成龙。罗维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希望他能成为第二个李小龙。两人合作拍摄了《新精武门》、《剑花烟雨江南》等武打电影,但反响平平。

直到1978年,成龙被袁和平与吴思远临时借去拍摄《蛇形刁手》、《醉拳》,才一夜爆红,这恐怕是罗维没有想到的。也是因此,两人在合作中发生了矛盾,成龙借由《醉拳》等电影已经尝到了明星的滋味,但罗维给成龙的片酬依然和刚出道时相差无几,一天的薪水只有3000港币,这令成龙大为不满。

成龙和李连杰对李小龙的评价 他曾创立功夫电影(5)

年轻时的罗维

成龙曾对罗维表达了这种情绪,但罗维依旧我行我素,通过压迫方式逼迫成龙屈服,成龙已经是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明星,翅膀已经变硬,怎可能忍受得了如此的欺辱。

成龙起诉了罗维,最终罗维败诉,两人的关系也急转直下,几乎不再往来。其实,罗维创作后期很保守,《蛇形刁手》《醉拳》开创了功夫喜剧的类型片,但他对此嗤之以鼻——当成龙拿着公司的钱拍《一招半式闯江湖》拍摄喜剧功夫时,罗维就大为恼火,居然将影片雪藏。直到1980年左右,罗维启用新手曾志伟做导演,拍出《踢馆》和《贼赃》两部无厘头功夫喜剧票房丰收后,才敢把《一招半式闯江湖》拿出来跟风,而此时成龙早已投奔嘉禾。

被儿子挖墙脚挖走李连杰,性格决定命运豪横一生高走低落

罗维开发功夫明星,屡试不爽,捧一个红一个,这给了他很大的自信。和成龙闹翻后,罗维又四处寻找新人。1989年,他遇到了李连杰。

当时,他以自己绝佳的口才,将身在美国的李连杰说服返回香港拍摄电影。李连杰和罗维合作拍摄了《龙在天涯》,但电影上映后票房和口碑都很一般,并未引起反响。

这时,罗维的儿子竟然挖起了罗维的墙角,将李连杰挖到了另外一家大公司,李连杰顺势加入了当时业界的翘楚嘉禾影业,遇见徐克,就此拍出了《黄飞鸿》系列、《方世玉》系列以及《新少林五祖》《中南海保镖》《精武英雄》等至今仍是经典的功夫电影。

成龙和李连杰对李小龙的评价 他曾创立功夫电影(6)

罗维剧照

晚年的罗维,事业、生活一落千丈。1980年,已过花甲之年的罗维耗资1800万拍摄电影《一刀倾城》,将毕生心血几乎都压了上去,但最终票房惨淡,赔光了投资,事业也就此低迷不前。

1996年1月20日,罗维因心脏衰竭逝世。纵观罗维的一生,前半段意气风发,可以说改写了一个时代,也改写了很多人的命运。但最终,他与这些后来注定名留中国电影史册的三位功夫巨星不欢而散,说明了他身上性格的缺陷。罗维如果是一个爱才惜才、豁达包容的人,我们在昨天和今天,或许还会在各种场合听李小龙、成龙、李连杰谈起他对他们的知遇之恩。

但最终,他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罗维##李小龙##成龙##李连杰##李小龙到底有多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