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

点击上方 蓝字 ▲ 关注 守艺派

​你将打开不一样的艺术世界

墨流千年,

邂逅最美的年华。

……

墨流艺术

沟壑纵横的山谷,

有着艳丽的色彩。

随水流动的颜料,

汇成一副美丽的画卷。

墨 流

(观艺术百态,看芸芸众象)

画墨留香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1)

看着这些清爽而又不缺色彩的画面,由衷让我们联想到了夏天。所有的事物都在一面光亮中,曝光度似乎可以突破10000 ,但是每一片空气中却都有着不一样的颜色。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2)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3)

墨流,是2000多年前从中国传到日本的传统工艺。在中国这种水中 “ 捞画 ”被称为水影画,也被认为最古老的大理石纹案。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4)

9世纪左右,当时日本宫廷里的女子喜欢把墨水倒入河水,然后把墨水顺着河水流动所形成的图案描绘在纸上。后来,艺术家们就开始将墨彩滴入水流中形成独特的图案,这便是“墨流”。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5)

墨流的特点就是,因为它是随着水流形成的图案,因此永远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图案出现,每一件墨流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在墨流的作画过程中,会形成神秘的漩涡,最终呈现类似大理石般的似纹理似流水的图案。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6)

日本的墨流画作成熟于神教的祭司手上,当时所有的材料多为日本石墨,但如今的作画材料已经多种多样。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7)

在墨流作画中,讲究的是随心随型,一笔一划中透露了作者的情绪与心境,有的柔美,有的淡然,有的则刚硬不已。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8)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9)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10)

千百种姿态,无限种可能。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11)

这样的艺术要求画者有超强的控制力,在国画的热潮下,流墨似乎都销声匿迹,但是在日本还有一位老先生一直坚持着这样的画作。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12)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13)

年过八旬的Tadao Fukuda,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一直坚守着传统的流墨,并且创造出很好作品,墨流艺术并不复杂,制作大约需要1小时。墨流作画,看似简单随意,实际上却对匠人的要求极高,这也让由“墨流”制成的染布,变得特别珍贵。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14)

Fukuda先生为了让画作,变得更有层次感。他必须同时使用两支笔,且要不停的交替。尽管手上已经爬满了皱纹,也丝毫影响不到他。作画时的准确度,与手的力道掌控,让一切看起来干净利落。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15)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16)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17)

同时Fukuda老爷子还是日本福田指定的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并且在国内外开办了许多的工作室,展示给人们 “ 流墨 ”的美。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18)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19)

用颜料在液态水表面上流动和伸展,结合流体力学知识和艺术才能,匠人通过流体粘度和水的张力控制浮动的颜料,创造抽象的山脉,地貌,云雾和动物,再将它们印在宣纸上。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20)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21)

这就如同人生,点滴有道,无谓对错。这么美的墨流工艺,不只是孤芳自赏、高高在上的艺术品,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生活中,给平淡无奇的日常增添了不少心动的瞬间。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22)

服饰

艺术永远不只是观赏而已,实用性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在这美丽的大理石纹后面,载体可以使千百中不同的东西,服饰、或许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23)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24)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25)

器物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26)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27)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28)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29)

年过八旬的他,依旧对“墨流”情有独钟。为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学习墨流艺术,他四处奔波教学。只为心中的热爱,和不放弃。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30)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一支枯笔写尽繁华(只为看那不经意的挥洒)(31)

〖守艺派〗

观艺术百态 看芸芸众象

传承|艺术|视觉|匠心|人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