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上朝的真实场景(清代达官显贵早晨都要)

“冲龙沟”是什么?

别以为这是莞式新花样儿,其实就是老北京人说的“漱口”!

还得是老北京人中有钱的讲究人儿!

说起来中国人开始刷牙的习惯很早,东汉的时候,有些时髦的古人就学会用杨柳嫩枝当牙刷,但绝大部分人还是喜欢用漱口的方式行使口腔清洁功能。

晚唐时期,印度人和阿拉伯人也广泛使用树枝刷牙的方式,到了宋代,中国人才开始琢磨着制作牙刷,以骨、角、竹、木为柄,另一端是马尾毛制作的,从描述上来看,已经有了现代牙刷的雏形。

但这好习惯应该是没养成,至少到了清朝,牙刷这东西还是很少见,满族的统治者清洁口腔,还是喜欢用绿茶漱口,并把漱口称为“冲龙沟”。

清朝官员上朝的真实场景(清代达官显贵早晨都要)(1)

丫鬟为什么爱抢着去伺候老爷太太们漱口?

那是因为有利可图,皇亲贵胄达官贵族漱口用的绿茶都是上好的茶品,按规矩第一泡去沫去尘,得倒掉,第二泡品质最佳,可以用来漱口,漱完口仍然倒掉。

便宜就在倒掉的残茶中,丫鬟们会把这些茶叶收集起来,晾晒后卖给茶店,有人愿意买这些还有利用价值的茶叶自己使用,有了买方市场,自然也就不缺收残茶的卖方市场,久而久之,这也是一笔小小的外快,丫鬟们打的就是这份生财的主意。

那位说了,谁会买这种茶叶啊,经过二泡后,滋味肯定寡淡一些。

没错,但能喝得起好茶的人还是太少了。到了清朝中后期,旗民数量大幅增加,清朝财政越来越捉襟见肘,发给旗民的“铁杆庄稼”保障力度也不断减量。但旗民不事生产,游手好闲惯了,除了出租房屋吃“瓦片”,欠缺生财之道,没钱还爱玩,还爱讲面儿,生活品质这方面能向上看齐,就没有人愿意往下看。

喝二次加工的“冲龙沟”茶即是其中一种生活。街坊一看,行啊,上好的龙井,倍儿有面子!

实在不行,还可以喝高沫大碗茶,什么是高沫?就是茶叶店里面卖茶卖剩下的茶叶渣!

清朝官员上朝的真实场景(清代达官显贵早晨都要)(2)

有钱人吃水果,咱们穷人也得补充维生素不是?那就吃“果子皮”!跑堂的把娱乐行业加工果盘剩下的水果皮批发出去,就有人爱买这个!

天天棒子面窝窝头,吃腻了怎么办?咸菜上面找回来,棒子面都一样,可我们家咸菜做得好吃!现在知道老北京咸菜为什么到现在还那么多花样那么有名气了吧。

咸菜上面找不到感觉了怎么办?

没关系,还可以吃“折箩”。

“折箩”是什么?就是一大盆饭馆客人吃剩下的剩菜剩饭,好处是里面不缺油水,而且什么花样都有。

围绕着“折箩”,还有一个名词,叫“瞪眼儿食”,怎么个意思?

一盆“折箩”端上来,夹一筷子一个铜子儿,大家围坐一块儿,谁不瞪着眼找最肥的大肉片子?眼疾手快,谁夹着算谁捞着了。

老北京为什么流行卤煮?

清朝官员上朝的真实场景(清代达官显贵早晨都要)(3)

谁不爱吃肉啊,问题是吃肉吃不起,只好拿猪肺肠头代替咯。

一句话,咱们现代人觉得挺有特色的“舌尖上的美味”,往往都是老北京苦不堪言但也苦中作乐的产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