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最美的十首诗解读 李商隐这首诗争议很大

对于相爱之人而言:心若相知,无言也默契;情若相眷,不语也怜惜。

就像李商隐所言“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句诗出自他的一首《无题》,全诗如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最美的十首诗解读 李商隐这首诗争议很大(1)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是晚唐著名的大诗人。

他的《无题》情诗,风格秾丽,含蓄隽永,历来为人所称道,就像元好问所言“诗家都爱西昆好”。

其实,历史上写爱情的诗歌不在少数,而李商隐能够脱颖而出,除了非凡的文采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他的这组情诗破朔迷离。

例如《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到底是缅怀爱情,还是感伤身世?至今没有定论。

若是怀念爱人,那么这个爱人是谁?也是众说纷纭。

文采非凡,含义隽永,又充满了神秘,这样的诗歌怎能不千年传诵呢?

这首“昨夜星辰昨夜风”也是如此,在表达爱情的同时,隐约也透着身世的感怀,历来也是争议不休。

李商隐最美的十首诗解读 李商隐这首诗争议很大(2)

诗歌首联写的是诗人昨晚与佳人的相遇,浪漫唯美的环境描写令人心向往之。

夜幕低垂 ,星光灿烂,凉风习习,那是一个浪漫令人沉醉的夜晚,他和心上人在相约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画楼”和“桂堂”在古代历来就是富贵人家的象征,同时也是才子佳人约会的好去处,就像李煜和小周会幽会,“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诗人开头虽然没有写佳人,但是这样美好的环境描写却让人浮想联翩。

如此含而不露比起直截了当的描写更引人入胜。

李商隐最美的十首诗解读 李商隐这首诗争议很大(3)

接着颔联写的是两个人的相思。

诗人遗憾不能像彩凤一样长出双翅,飞到爱人的身旁,但令人高兴的是即使两人天各一方,也能像犀牛教一样,心意相通。

“心有灵犀一点通”是脍炙人口的爱情金句,当年宋朝尚书郎宋祁在偶遇佳人后,也曾引用这句诗,最后还助他抱得美人归。

李商隐和佳人无法圆满,却没想到后来倒成全了宋祁,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颈联写的是宴会的情景。

“送钩”和“射覆”都是古代宴会的游戏,通常需要多人完成。

这两种游戏未必是实写,更多的应该是为了突出宴会的热闹。

而这样酒红灯暖的场面与首联空旷清冷的夜幕之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的“暖”、“红”,看似热闹,却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荒芜孤独,这也算是典型的乐景哀情描写了。

李商隐最美的十首诗解读 李商隐这首诗争议很大(4)

最后尾联写的是自己离开宴会的场景。

笙歌未歇,欢宴未停,游人未散,可是楼外的鼓声已响,诗人不得不离开,身不由己的他就像那蓬草一样随风飘舞。

“蓬”在诗中也是常见的意象,因它无根随风飘,所以常常有天涯飘零之意,就像李白的《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诗人这里也是如此,当时他在秘书省当差,但那只是个无聊的闲差。

可是他却因这无聊的工作,而不得不与佳人分别,一种身不由已的无奈感油然而生。

全诗辞藻华丽唯美,意境朦胧浪漫,感情真挚缠绵,符合李商隐一贯的诗风。

尤其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更是千年流传的爱情金句。

李商隐最美的十首诗解读 李商隐这首诗争议很大(5)

但是关于这首诗的主旨历来争议不休。

大多人认为是爱情,但也有人说是身世感怀,甚至有人说是君臣遇合。

也许是因为这首诗写得太浪漫唯美,所以我一直认为这就是爱情诗。

不知你认为这是首爱情诗还是政治诗呢?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