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在编工勤改革(事业单位机关工勤编制整改)

近期事业单位改革一直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各个岗位改革发展都略有不同。首先我们先说说很多人都不了解的行政编制中的工勤编。行政部门使用行政编制和工勤编制两种编制类型,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一种编制类型,这是机构编制部门的规定。行政部门中工人使用工勤编制,既不违规,也是实际需要。

机关工勤人员,不是公务员,所以不是行政编制,也不是事业编制,准确地说,就是行政机关行政编制外工作人员,不成建制,有临时的含义,是为机关提供后勤服务等辅助性工作,将来也不会存在,其管理、工资晋级等,参照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也可以直接交流到事业单位工勤岗位。身份比较尴尬,在行政机关工作,却没有行政编制,简单说就是公务员队伍中的工人,新人全部按照劳动合同法管理,或者劳务派遣工,工勤编主要是技术工人,有手艺,没学历,工资待遇比照事业编略低,但比社会上技术工人收入高。

事业在编工勤改革(事业单位机关工勤编制整改)(1)

行政工勤编是一个特殊存在,它只存在于行政机关,妥妥的行政编,而不是事业编,行政机关工勤编主要的使用者是司机、打字员、收发员、维修工等,他们从事的都是机关辅助性工作,在身份上区别于公务员的干部,属于工人身份。按规定,不能转干,也不能提拔,行政机关工勤人员使用的是工勤编制,干部使用的是行政编制。事业单位人员全部使用事业编制,不管是干部身份,还是工人身份;不管是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还是工勤岗位;不管是参公事业单位,还是非参公事业单位,所有事业单位的人员,使用的都是事业编制。

工勤编制的改革方向:行政部门中的工勤岗位,随着公车改革等后勤和行政辅助职能的转换,基本上全部消失。行政部门的工人,基本上都在办公室等其他岗位承担工作。因此,机构编制部门规定,以2012年的底数为基准,行政部门不再增加新的工勤编制和新的工勤人员,现在的工勤编制只能用来解决现有的工人缺编的问题,且随着退休、调动等自然减员,随空随销。在不久的将来,行政部门将不再存在工勤人员和岗位,工勤编制也将消失在历史大潮中。

事业在编工勤改革(事业单位机关工勤编制整改)(2)

其实造成了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当时的司机、打字员。他们不能提拔。只能走职称,最高的是技师。但他们在很多单位混岗,我有个亲戚检察院,虽然是司机,但后来也在科室去了,跟干部一样工作,算是时代产物,因为那时候,会开车,会打字的人少,所以有专门的人。他们当中也有转干的,这个档案里有转干表,但很大一部分还工人。

而最近的18年的党政机构改革,是以理清行政职能和事业单位的公益职能,解决职能混乱,有的事没有人管、有的事人人抢着管的问题,同时解决事业单位中行政、公益、生产经营职能混杂的情况。同样也有精简机构、减少编制的要求,主要针对的是事业机构中的不合理存在和混用编制现象,对行政部门中正常使用编制的人员影响不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