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的正能量(东方快评志愿者精神)

志愿者的正能量(东方快评志愿者精神)(1)

“不想在家继续宅,那就去当志愿者。”在上海,一群年轻志愿者喊出了这样的口号。他们奔波忙碌、来回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为战疫期间的上海留住温度

你们是美丽的“逆行者”,你们也是坚韧的“防疫线”。今天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向战疫中的你们道一声感谢!

上海志愿者的数据是庞大的,尤其在疫情发生之后。据报道,截至3月5日中午12时,上海发布了7103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招募上岗志愿者216470人,累计服务9390879.5小时,人均服务43.38小时。在这些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志愿者们鲜活的身影,他们在道口监测、在社区排查,参与心理疏导、线上带娃,还支援生产、帮扶困难,把自己活成了一条条“防疫线”,守住了上海的安全、更留住了上海的温度。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一人的力量虽小,凝聚了一群人的力量却是强大的,志愿者们就像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在特殊时期连结着这座城市的血脉。

在他们的“群像画”中,有许多人平凡而深刻。比如,医务人员子女、复旦大学学生参加志愿队,为前线医护人员的子女提供学习上的帮助,与一线人员共克时艰;同学上了前线,青年突击队骨干加入“12345热线”,为市民解疑释惑,解答最新防疫政策,是与同学“并肩作战”;防护用品公司缺少人手,紧急招募,来支援的志愿者踊跃,还有人拖家带口;主动报名参加集中医学观察点隔离人员的转运工作,辛苦危险,他们却无畏无惧......在这次疫情特殊时期中,志愿者们参与到上海方方面面的工作中,无私奉献、不计回报,尤其对一线医护人员重点照顾,为他们守好家,带好娃,最好坚强后盾。

在上海,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千千万万,就在你我身边。疫情之下,他们逆行而上,与一线“战士”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疫情之下,他们如点点微光、星星之火,用实际行动证明,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3月5日,同时也是“学雷锋纪念日”。 当代志愿者精神,正是对雷锋精神的最好传承。

病毒无情人有情,志愿者的身影让我们安心;志愿者的双手给我们温暖。今天,我们要再次向他们致敬、再次道一声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