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意见冲突(如何与对方达成统一意见)

昨天我们学习了“提出请求时,如何让对方乐意接受你的建议?”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来做,第一步,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想要表达的内容,换一种更为委婉的方式来对别人讲;第二步,揣摩对方的心理分别从“投其所好”、“被认可欲”、“儆其所恶”这三个技巧,来提出让别人乐意接受的说法;第三步,换位思考从对方的立场出发,让人感受到自己被尊重理解,说出趋于双方利益的话语,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如何对待意见冲突?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如何对待意见冲突(如何与对方达成统一意见)

如何对待意见冲突

昨天我们学习了“提出请求时,如何让对方乐意接受你的建议?”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来做,第一步,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想要表达的内容,换一种更为委婉的方式来对别人讲;第二步,揣摩对方的心理。分别从“投其所好”、“被认可欲”、“儆其所恶”这三个技巧,来提出让别人乐意接受的说法;第三步,换位思考。从对方的立场出发,让人感受到自己被尊重理解,说出趋于双方利益的话语。

在日常沟通中,除了掌握好正确的说话方式,让我们更加轻松的把对方的回答,从否定变为肯定。

我们还会面对许多意见的分歧。

比如,李姐总是抱怨,设计部的某某同事太难沟通,公司安排她和李姐共同负责一个项目。在整个过程中,两人总是出现不同的想法,彼此争论,难以达成统一意见,造成项目工作缓慢完成。

生活中,类似的问题相信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如若不答应别人的意见,感觉自己很难沟通,不合群;若是答应别人的意见,心理又觉得不是很痛快。

那么,在沟通交流中,面对与别人产生分歧时,我们又该如何与对方达成统一意见呢?

其实,想要说服对方,和对方达成统一意见,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技巧来做,分别是“团队化”、“非你不可”、“谢谢”.。

2.团队化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技巧,“团队化”。

“团队化”就是把平时说的“你”这个字,替换成“我们”、“咱们”、“你和我”。让对方产生伙伴意识,同时拥有团队的快乐,而愿意去做某件事情。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别人这样说,“你去倒一下垃圾”,“你去打印一份资料”,“你把这张桌子搬走”,听到这样的话语,我们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认为这件事很麻烦,不愿意去做;感觉自己被命令,产生不愉快的情绪;或者是以后不理睬这类人,出现距离感。更直接的是拒绝别人对自己的要求。

那如果换成下面的说法呢?“我们一快去倒垃圾”,“咱们一起去打印资料吧”,“我们一同把这张桌子搬走”。听到这样的说法,大家不仅不会感到不快,反而还很高兴。

“我们”、“咱们”、“一起”,这类词语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对方感受到你和他是一块儿的,是一个共同体,共同前进后退。产生分歧时,就更容易说服对方。

同时,喜欢和别人一起做事,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利用好这种本能,就算是麻烦的请求,也容易说动对方,达成与你统一的意见。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事例,张姐的女儿彤彤已经8岁,读小学三年级。彤彤非常聪明,可是不太喜欢看书,每次张姐让彤彤看书,彤彤就很不耐烦,次数多了,彤彤直接跟张姐大吵大叫。对于彤彤看书的问题张姐很是苦恼。她思来想去,对彤彤说,“我们一起看书吧”,没想到彤彤愉快的答应了。彤彤的回答,让张姐无比高兴。

彤彤愿意答应张姐的请求,正是因为张姐利用“团队化”这个技巧,让彤彤感受到自己和妈妈张姐在一起,从而愿意跟张姐一同完成看书这件事情。

再比如说,公司要举行一个招聘会,后勤部负责场地的安排,许先生对同部门的何坤说:“你去看一下场地的大小合不合适”。此时的何坤会感觉自己被同事安排命令,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可能还会找理由去拒绝做这件事,从而激化矛盾。如果许先生这样对何坤说:“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场地的大小合不合适”。相信何坤不但不会反感,还会非常乐意去做这件事。

因此,利用“团队化”技巧,可以让我们轻松的和对方达成统一意见,避免意见分歧。但是,在使用“团队化”这个技巧时,需要我们注意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如果我们只是口头说说,或者敷衍了事,长此以往就会丧失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3.非你不可

学完了第一个技巧,接着,我们再来学习第二个技巧,“非你不可”。

“非你不可”就是在平日沟通中要告诉对方,别人不行,你才是被选中的那位。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特别对待,其实这也是满足自己的私有欲。当你知道自己被特别对待时,就会产生一种特有的优越感,从而乐于回应对方。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在一家装饰公司上班的张宇特别忙,就连周六都在加班。平日里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时间很少,更不用说陪妻子珊珊和孩子出去旅游。这周终于得到不加班的消息,决定好好陪家人去到周边度假放松一下。结果周六一大早就接到公司电话,张宇不得不急急忙忙往公司赶。珊珊只好独自带着孩子度周末。

珊珊生气地质问张宇:“工作和家人谁更重要?”此时如果张宇直接说:“我也不想加班啊!”这样的回答肯定会让矛盾加剧。

如果这时张宇换一种说法:“对不起,老婆。唯独你不能这么想,正因为你是我老婆,是和我一起白头到老的人。我才要努力工作,让你和孩子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出乎意料的温暖话语,让珊珊的怒火逐渐消去。甚至开始反省自己,认为自己所说的话是不是太过了,有没有伤害到张宇等等。

对于“非你不可”的技巧,在危急关头使用时,可以扭转局面,让情况变得乐观。正如前面的张宇,在妻子珊珊处于生气边缘的时候,运用“非你不可”的说话方式,让妻子珊珊感受到自己在张宇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特别之处,从而避免矛盾激化,同时也赢得了以后对张宇工作上的支持。

运用“非你不可”技巧,能让人充分感受到自己被特别看待的优越感,从而非常乐意做出相应的回应。但我们在使用时,一定是发自真心的,决不可以敷衍奉承,不然就会让事情变得弄巧成拙。

4.谢谢

最后,我们再来学习“产生分歧时,如何与对方达成统一意见”的第三个技巧,“谢谢”。

“谢谢”就是对他人表达感谢。经常表达感谢,可以拉近自己与对方的距离,产生亲近感,同时让对方很难做出否定的回答,也就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例如,当你请求同事帮忙时,可以这样说:“小李,帮我复印一份资料可以吗,谢谢!”。本来小李在忙,正打算拒绝你的请求,但听到你的“谢谢”二字,一瞬间就会对你产生亲近感、信赖感,也就乐意答应你的请求。

若直接对小李说,“帮我复印一份资料”,小李就会觉得明明不是自己分内的事情,还被人命令,心里会感觉很不高兴,导致小李做出拒绝的回答。

使用感谢时,我们要注意说出“谢谢”的时机,应该在提出请求的瞬间,趁对方还没做出任何思考和决定的时候,就立刻说出“谢谢”。提前说出“谢谢”,就会让对方接收到好意,对方也就会产生回报好意的心理。你提出的请求,对方就很有可能被说动,达成统一意见。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事例,职场小魏在早会学习时,没有带笔记本,负责人发现之后对他说到:“怎么没有带笔记本,不带怎么学习,明天带上”。听到这样的话,小魏心里很不舒服,立马反问道,“没有带笔记本就不能学习了吗?”小魏和负责人因为笔记本这件事产生了分歧。

负责人觉得学习的内容很重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就让小魏带上笔记本,负责人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他说出的话让人感觉到不舒服,对方也就不愿意作出相应的回应,从而一下拉开他们之间的距离。

若负责人换成另外一种委婉的方式微笑着对小魏说,“笔记本忘记带了哇,明天记得带上哟,谢谢!”听到这样的语言,小魏可能会因为自己没带笔记本而感到不好意思,同时也会很愿意接受负责人的建议而避免意见的分歧。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因为关系亲近不习惯使用“谢谢”,可是,越是这样的关系,更应该经常使用,它可以令家人露出更多灿烂的笑容。

例如,早上起床,看到妻子做的热乎乎的早餐,你可以这样对她说:“谢谢你给我准备的早餐,让我一天都充满力量。”相信妻子听到这样的话,不再因为早起,为你准备早餐而烦恼痛苦。多一句“谢谢”,让家庭更和谐温馨,更家人笑容更长久。

使用“谢谢”这个技巧时,一定要出自真心,发自内心的去表达自己的感谢,对方也就能够感受得到来自你的真情实感,愿意与你达成共识。

5.全书回顾

以上,关于《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这本书我们就全部解读完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围绕3个主题学习了这本书:

第一天,我们分享了,“初次见面时,如何引起对方的关注?”可以从“反差法”“高潮法”“数字法”这三个技巧出发,让你轻松获得别人关注。“反差法”就是在要表达的内容句子前面,加上与基础意思相反的内容,或者反义词,形成强烈反差,让人引起关注。第二个技巧“高潮法”,就是让大家觉得接下来的话很重要,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去引起别人的关注。最后讲到的第三个技巧“数字法”,是用合适的数字替换内容,加强对方的印象,引起关注。

第二天,我们介绍了“提出请求时,如何让对方乐意接受你的建议?”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来做,第一步,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想要表达的内容,换一种更为委婉的方式来对别人讲;第二步,揣摩对方的心理。分别从“投其所好”、“被认可欲”、“儆其所恶”这三个技巧,来提出让别人乐意接受的说法;第三步,换位思考。从对方的立场出发,让人感受到自己被尊重理解,说出趋于双方利益的话语。

第三天,我们学习了“产生分歧时,如何与对方达成统一意见?”可以从3个技巧来做。分别是“团队化”、“非你不可”、“谢谢”。“团队化”可以让对方产生伙伴意识,愿意和你一起共进退;“非你不可”就是在平日沟通中要告诉对方,别人不行,你才是被选中的那位;最后 “谢谢”的使用,可以在一瞬间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产生信赖感,愿意与你达成统一意见。

到了这里,《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这本书就分享完了,恭喜你又学完了一本书,更多精彩内容,我将继续为你解读,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