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最高像素(它是耳朵放大镜)

耳朵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其实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的,耳朵就是用来听声音的,如果是耳道受到伤害,那么肯定会引起浑身出现不舒服,也会引起其他的一些并发症的,其实它是耳朵“放大镜”!来自耳内镜的自述,你可能闻所未闻,必须应该要尽快的去保护耳朵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耳内镜最高像素(它是耳朵放大镜)(1)

一、耳内镜:“我这么优秀,不信你不心动!”

耳内镜(Otoendoscope)常运用于临床耳科治疗和检查,其在治疗和检查时,能观察到显微镜下难以探查的窦腔。可以检查鼓膜情况,放大耳道并检查外耳道情况,发现比较微小的病变是普通耳镜所不能看到的,无需麻醉,几分钟即可。

(1)时间那么宝贵,我来帮你省:通过外耳道可见中耳的鼓膜和鼓室等解剖结构,移动并调节耳内镜镜头便能看清耳内结构,减少了调节患者头部或显微镜调整术野的必要,从而节省手术时间。

(2)我是放大小助手:内镜具有将观察物体放大的功能。视野清晰,能够在不同角度显露精细结构,能够做到精准手术。

(3)帮助医生照亮手术视野是我的职责:有明亮的光源耳内镜探查术区具有比较直接、术野清楚、能探查部位广泛等。

(4)我的观察视角相当广:耳内镜有多规格视角物镜,具有良好的侧视角,可观察多角度的同一解剖结构,给术者提供全面的立体结果。

(5)瘦小的我可以在耳内轻松穿梭:耳内镜可越过遮挡术野的手术器械或在器械前段周围观察术野,解决了正常操作的风险而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内镜有各种不同直径、长度规格的细而长的镜杆可经狭窄通道进入深邃部位观察。

(6)术前术后都能美美哒:根据实际病变情况,手术切口可以是耳内小切口或者无切口,从而减少组织副损伤和美观的影响,无需在耳外开口,术后恢复快。

二、新型耳内镜微创手术vs传统耳显微手术

目前,新型耳内镜微创手术,可进行单人单手操作术,双人双手操作,能获得与传统耳显微手术相同的疗效。

耳内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干耳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切口美观等优点;但耳内镜手术也存在术中单手操作、立体感差、出血控制难、镜头起雾等一些缺点,对于耳道狭小的患者还存在手术操作困难的局限性。若胆脂瘤已经超过鼓窦范围,到达岩尖、乳突等部位,这种就不适合单独用耳内镜,此时要选择耳内镜联合显微镜或者单纯显微镜下手术。但对部分桥小脑角肿瘤及岩尖病变,则在显微镜的基础上加上耳内镜下辅助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清除一些死角残留组织更显优势。

三、耳内镜微创治疗项目

关于耳内镜技术准入与发展,首先是分级,在国际上将耳科疾病分为五个级别,一级为外耳道、鼓膜病变,二级及三级为中耳腔疾病,四级为内耳病变,五级为桥小脑角病变。国内目前多使用耳内镜处理一级、二级及三级病变,耳内镜联合显微镜处理四级、五级病变,随着耳内镜的发展及应用日益广泛,将来甚至可应用到侧颅底等病变手术中去。

1.耳内镜鼓室成形术和鼓膜修补术。这其中包括的手术有耳内镜中耳炎鼓膜修补手术、耳内镜外伤性鼓膜穿孔修补手术、鼓室探查术等。主要是由干细胞分化、增生的上皮细胞沿移植物表面从四周向穿孔中心移行,并覆盖其上。紧随其后,鼓膜移植床创面增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长入移植物共同完成愈合修复过程。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镜手术。该手术使传统的乳突开放手术利用耳内镜微创技术,无需开放乳突,术后听力保存好,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常规乳突开放手术后需终生术腔清理的痛苦。

3.耳内镜听骨链畸形。这其中包括的手术有由于炎症、外伤及不明原因导致的传导性的听力下降,需行听骨链探查及自体骨、人工听骨的听力重建手术。

4.胆脂瘤型中耳炎耳内镜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只清除病灶,更好的神经保护,利用外耳道直接进入修补鼓膜及清除病灶,如病灶较大,只是以病灶为中心去除少量的骨质,使手术后的患者恢复到未得中耳炎之前的状态,得到了完全的康复。

5.耳硬化症的耳内镜微创人工镫骨手术。镫骨成形术适用于镫骨性耳硬化症,在细小纤维导光内腔镜引导下可明视镫骨前方,用氩离子激光气化镫骨前脚,及在镫骨底板硬化灶后方切断底板,松动镫骨后部,切开窗用软骨衣覆盖。此手术不用活塞式人工镫骨,保留镫骨肌腱及环韧带,减少了活塞式人工镫骨导致的术后感音神经性聋、眩晕、肉芽组织形成及砧骨坏死。

耳内镜微创手术的优劣势是什么?

首先要表明一点是,耳内镜具备诊断与治疗同步的特点,它既可以用于诊断,又可以用于治疗,对精确医疗和个体化医疗的进行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耳内镜手术优势有三。

一是近距离清晰观察鼓室内结构,凿除上鼓室外侧壁部分骨质后,耳内镜下锤骨柄、锤砧关节、砧骨长脚、面神经鼓室段、豆状突、懂骨肌腱、镜骨底板、圆窗龛、咽鼓管鼓室口等结构暴露良好。又可在尸头解剖上细致观察下鼓室窦、后鼓室窦、锥下间隙、鼓膜张肌皱鞭、锤砧外侧皱等结构;了解Prussak间隙的通气路径;打开鼓膜张肌半管,观察面神经鼓室段和鼓膜张肌、岩浅大神经的关系。

二是耳内镜能看到显微镜看不到的“盲区”,显微镜下只能“直视”鼓室内结构,隐藏的腔隙需要磨除部分骨质,而耳内镜下则可以直接清楚地看到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的结构。

三是不同角度或直径的耳内镜可到达不同区域,容易发现隐匿病变,如耳内镜下可发现隐匿在鼓室窦、后鼓室、窦脑膜角的胆脂瘤组织。若面神经低垂于鼓室窦表面,这时候用显微镜处理鼓室窦周围病变时,容易损伤面神经,这时候建议选用有角度的耳内镜处理。此外,对比耳内镜及显微镜的学习周期曲线,耳内镜的学习周期短,基于扎实的耳外科解剖,耳外科医生能较快地掌握耳内镜的使用。参考国内外书籍学习理论知识、在耳内镜下尸头解剖体验实际质感、手术录像、临床病例等均对耳内镜学习有所裨益。高清、美观、微创等,这些均是耳内镜手术的优势。

然而,事物均有两面性,耳内镜有众多优点,然而其单手操作、出血容易污染视野、潜在的热效应损伤等,这些也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耳内镜的发展。当知道耳内镜手术劣势后,术者更应该做的是,化劣势为优势,使耳内镜能更好地应用。

第一点是单手操作,单手操作是耳内镜手术的一大劣势,但术者可以通过尸头解剖熟悉中耳正常解剖及生理功能,勤于练习、钻研,在术中尽可能减少错误性或多余性的耳内镜频繁进出。

第二点是出血容易污染视野,一般而言,选择术中全麻下控制性低血压,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其次,外耳道局部麻醉、放置肾上腺明胶海绵等均可减少术中出血。最后,为了防止潜在的热效应损伤,术中应选择充分照亮中耳的低普通光源,尽可能地减少光源热效应损伤。同时,耳内镜下操作时要注意防止二次损伤,特别是防止不必要的出血或损伤到听骨链、面神经等重要结构。

一般说来显微镜和耳内镜是互补的,耳内镜联合显微镜下清除胆脂瘤组织,个人建议先用耳内镜观察上鼓室、后鼓室、下鼓室等隐匿病变,对于岩尖、乳突、耳蜗等巨大或隐匿性的病变,此时不要强硬选择全耳内镜下手术,采取耳内镜及显微镜两镜结合效果最佳。

它是耳朵“放大镜”!来自耳内镜的自述,你可能闻所未闻,为了可以让耳朵更加健康,一定要记得生活中经常的去保护耳朵,避免刺激耳朵才可以的,而且通过按摩的方式才可以保护自己的耳朵更加的健康,避免戴着耳机去听音乐,因为这种东西也是非常危险的,肯定会刺激耳膜,然后引起一些听力下降的现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