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购置年货也成了困扰消费者的一大难题,看似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架,能挑选的拜年礼品却总是那几样,不仅显得俗套又随意,也让新年变得乏味无常。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如何才能使年货够年味儿,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又能表达出诚意满满的新春祝福,便成为了所有品牌商最大的挑战。

在众多新春营销中,苏宁易购的一波动作就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紧紧瞄准年轻人对春节新鲜感的奢望与国潮文化崛起的力量,结合线上线下这套组合拳,狙击时下年轻人的集体消费动机,全方位引爆苏宁易购卖场销售量,并顺势将苏宁易购新IP“苏福”,一炮在年轻用户心中打响,从这个竞争激烈的年货场中强势突围而出。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1)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2)

特色十足的网感创意 苏福IP很对味儿

众所周知,新年人们都会有贴福字的传统,而寓意“福到了”的倒福,也一直备受人们青睐。而说到倒福,就不禁让人想到日本野村一晟的倒字创意,无不让人佩服倒汉字的艺术魅力。因此,苏宁易购也特意设计了一款个性十足的“苏福”标志。横看是苏,竖看是福,出神入化的字体设计能力,文字颠倒间紧扣项目主题,既包含了“福到了”的春节传统寓意,亦将苏宁易购对消费者的春节美好祝福诚意献上。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3)

值得一提的是,“苏福”作为一个贴合网络文化的词汇/语言,其背后所释放的“过一个苏福年”的生活理念,更能够与人们达成精神上的共鸣。再者,祈福的传统民俗融合现代艺术美学的标志设计,还能巧妙串联起两代人年俗的喜庆风格,在充分勾起大家记忆深处的家乡年味的同时,传达“苏就是福”的美好寓意,为苏宁易购成功打开与用户之间沟通的新大门。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4)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5)

国潮碰撞春节 流行文化带动会场大卖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6)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7)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8)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9)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10)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在产品的外观上,苏宁易购也对国潮进行了俏皮的改变,不论是偷瞄的卡通狮子,还是青年文化的语言,都让人感到接地气。把当代年轻人的个性及兴趣偏好都直观的在产品身上勾勒而出,形成了无比反差萌的记忆点,让年轻人在这些产品上都能搜寻到自己的身影,感受到与自身性格相契的精神寄托。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11)

而在#朕的心意#快递盒上,故宫博物院上新的古风口红以及《如果国宝会说话》里的古风海报,让人们真正看到了古风的魅力,因此掀起了一波古风潮,苏宁易购的快递盒也跟上了这波古风潮,配合“太后懿旨”等系列有趣的文案,让苏宁易购这波营销从包装到产品搭配,完美地诠释了“中国苏福年”。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12)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13)

不光线上发力,此次苏宁易购在线下部署的多个大区,也让苏福单品进一步实现了广泛曝光,充分发挥了品牌本身得天独厚的“双线优势”,做到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让“苏福”持续渗透消费者的生活场景,从而互补了线上平台与线下门店之间无法触达的领域,最终实现高效的营销效果。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14)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15)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16)

联合打造苏福餐厅 场景化营销够带感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17)

此外,苏宁易购还安排了吉祥物苏格拉宁到现场与消费者互动,并推出三款苏福套餐:狂吃不胖、今夜暴富、非礼勿问,将“苏福”文化融进每一次到店顾客的消费过程中,在释放苏福“必过苏福年”的生活态度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用户粘性和品牌美誉度,使品牌国际形象和年轻调性得到全面提升。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18)

春节潮人正传不一样的国潮风(国潮撞上春节苏福)(19)

总的来说,苏宁易购通过这一连串动作,至少可以说明在电商这个领域里它已经走在最前面。在大众内心打下了对“苏福IP”坚实的记忆点,并且占据了绝对的心智位置的同时,成功让苏宁易购坐上“年货场”头把交椅,为品牌再添竞争防线,既吸引了年轻人,也使苏福逐渐成为大众购买年货的首选平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