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为什么没有正面照?马踏飞燕的正面照

引读:随着考古发掘技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文物被发现。这些文物不仅拥有很好的研究价值,也有很好的观赏性。因此许多珍贵文物之后都被放入博物馆中,供人们参观欣赏。其中就有一件非常著名的文物“马踏飞燕”。

不过细心的人会发现,不论是关于这件文物的宣传照,还是网友们拍摄的照片,几乎都是拍侧面,很少有人去拍它的正面,这是为什么呢?

马踏飞燕为什么没有正面照?马踏飞燕的正面照(1)

对于这件文物,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甘肃的一个防空洞中发现的。

当时生产队正在挖掘防空洞,却在无意间挖穿了一座古墓。古墓中有许多文物,队员们见状,便马上将这些文物搬运到了生产大队里。幸好这件事被当时的公社书记发现,他一边向上级汇报,一边带人保护这些文物。

很快,考古和文物专家相继赶到现场。发现这些文物多为青铜器,其中有青铜佣、青铜马、青铜壶等。其中有一件青铜马的造型非常奇特,只见这匹马三足腾空,一足踏燕,呈飞驰状。

马踏飞燕为什么没有正面照?马踏飞燕的正面照(2)

专家们一致认定,这件青铜马的制作技术精湛,符合力学平衡原理,堪称东汉时期的一件青铜精品。

这件青铜马就是如今我们熟知的“马踏飞燕”。

不过这件文物最初叫“铜奔马”。因为大家虽然知道这匹马的脚下踏着一只鸟,但这到底是什么鸟,却一直存在争议。

从象征意义来看,这只鸟应该是龙雀。在古代的神话故事中,龙雀不仅是凤凰家族的成员,还是风神。而放在此处,则能更好地衬托飞马的速度比风神还快。因此这件文物应该叫做“马踏龙雀”更为符合。

马踏飞燕为什么没有正面照?马踏飞燕的正面照(3)

但近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认为。龙雀虽然在古代较为流行,但现代人对此知之甚少。况且龙雀的外形和这只鸟有很大差异,根据记载是鹿头鸟身,因此这只鸟并非龙雀。

因此他认为这只鸟应该是燕子。燕子有吉祥、好运、勤劳,节俭等象征。将这件文物命名为“马踏飞燕”更为妥帖。

此后又有人提出“踏燕隼”甚至是“踏乌鸦”的说法。而马蹄下的这只鸟到底是什么,也一直没有解开。

不过人们似乎并不关心这些,只要名字够响亮,够霸气就好。因此“马踏飞燕”这个名字也就越传越广,至今都是耳熟能详。

马踏飞燕为什么没有正面照?马踏飞燕的正面照(4)

作为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级别文物,这件青铜马一直被人们关注。如今收藏于甘肃博物馆,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因此许多人慕名而来,都想一睹这马是如何脚踏飞燕的。

但奇怪的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关于这件文物的照片,基本都是能够展现飞马飒爽英姿的侧面,却很少能够看到正面,人们也很少去拍摄它的正面。

其实之所以不拍摄正面,是因为正面的照片实在是太搞笑了。如今有句流行词叫“背影杀”,这“马踏飞燕”就是名副其实的“正面杀”。

下面我们可以看看它的正面。

马踏飞燕为什么没有正面照?马踏飞燕的正面照(5)

从正面来看,铜马侧着头且表情扭曲、难看,似乎是一只脱缰野马一般,又像是一批在撒欢的野马。完全没有了侧面观看时的严肃,取而代之的是幽默、搞笑。

这一侧一正反差巨大,让人看了正面照后就忍不住发笑。也难怪人们很少拍摄它的正面。

不过专家却给出了解释。原来铜马的正面之所以会有如此搞笑的状态,恰恰体现古人的设计技术。

因为铜马正在踏燕奔驰,铜马侧头则可以保持平衡,这也是为什么说它符合力学平衡的原因。

马踏飞燕为什么没有正面照?马踏飞燕的正面照(6)

听到这个解释之后,让人肃然起敬,深深地感叹老祖宗精湛的工艺制作手法,当然也表现出了汉王朝的强大。

这个来自将近2000年前的文物有没有震撼到你?或者有没有萌到你呢?是不是很想去现场看看实物呢?

其实不用跑到甘肃这么远,我们可以花钱买一件“马踏飞燕”的工艺品。

这里推荐的“马踏飞燕”仿古摆件,使用铜为材料,传统失蜡法工艺。使得铜马的风格复古怀旧,寓意“马到成功”,是书房客厅摆件,送礼馈赠的佳品。

最后不得不说,这件文物所代表的是一种自由奔放,蓬勃向上的精神,就连搞笑幽默的正面照,也是为了契合铜马的整体平衡效果。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参考资料:《汉书》、《国宝档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