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冈仁波齐好看吗结局怎么样(为什么你应该和孩子一起看看冈仁波齐这部电影)

电影冈仁波齐好看吗结局怎么样(为什么你应该和孩子一起看看冈仁波齐这部电影)(1)

3年多以前,在青海湖的洱海边上,就是王洛宾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的美丽草原,我第一次看到磕长头的藏族同胞。

他们有的是环湖磕头,有的,是一路要磕到拉萨。那时我创业的公司刚破产,去青海算是放松一下,然后我加入了你们现在看到的“医来 er 趣”背后的公司。

彼时浮躁的我,还没等心灵真的安静下来,就回到了北京,根本来不及端详这些信徒们虔诚的礼佛仪式。

今天,我第二次独自在影院看了《冈仁波齐 》,电影把我带回青藏高原,带回到我们每个人的路上......

本文不讨论藏传佛教或某种狭义的信仰,更不讨论影片中有一些事情是否科学,是讨论你我——我们这些俗世之人,有哪些可以在这部电影中学到,并传递给我们的孩子的。

育儿是一个旅程,人生亦然,家长们也是走在路上。

【启 程】

西藏芒康大山中的村落,藏族中年大叔尼玛扎堆决定陪伴叔叔杨培完成夙愿——一路朝圣去拉萨。

电影冈仁波齐好看吗结局怎么样(为什么你应该和孩子一起看看冈仁波齐这部电影)(2)

尼玛扎堆的母亲去世的早,父亲也是抱憾于未能去拉萨便撒手西去,叔叔一生未娶便是为了帮助抚养他们兄弟几人长大。在尼玛的心中,他希望帮助叔叔完成这个福报,也算作自己的报答。

去拉萨的消息不久便在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传开。

色巴江措属马, 2014 年是藏历马年,也是冈仁波齐峰的本命年。

色巴的岳父希望色巴能去转山,并带上正有身孕的妻子次仁曲珍。尼玛没有拒绝,虽然,芒康到冈仁波齐的距离,是到拉萨的两倍。

仁青晋美前年家里盖房子死了人,为了赎罪和为死去的人超度,希望带着妻子和9岁的女儿扎西措姆,一起上路。

爱喝酒的屠夫,害怕自己杀了太多的牦牛而罪孽深重,也希望能加入朝圣。

新年前在山口挂经幡时,一位老人又希望尼玛能带上自己两个年轻的儿子,尼玛只是笑着说,”好的,好的“。

都知道一路艰辛,多一个人便多一份困难,但尼玛没有拒绝任何希望加入朝圣队伍的请求。

每个人有自己虔诚的理由,每个人都希望为自己和众生的福报。藏历新年后立刻上路,众人送朝圣的队伍到村口的 318 国道,尼玛开着拖拉机拉着队伍的后勤物资,缓慢地走在前面。

电影冈仁波齐好看吗结局怎么样(为什么你应该和孩子一起看看冈仁波齐这部电影)(3)

从第一米开始,”扑通“一下,所有人就开始下跪磕长头......整整十几秒怔住了, 我才确认他们是要从村口一路磕到拉萨。

我下意识拿出手机查了查,从芒康到拉萨,从拉萨到冈仁波齐,总共 2400 公里,就这样准备上路。

几步一叩首,延绵数千里,磕一下,再一下……

曾几何时,我们讨论哪一个早教机构更好。

是不是一定要孩子上那个课外辅导班?

是学小提琴还是钢琴?

要不要勒紧裤腰带换个学区房,你看谁谁谁家都换了。

我们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亦或是我们自己太想赢。

可世界上有人愿意用一年的时间,让九岁的女儿,一路磕头去朝圣。 不分对错与高低,至少我们应该去了解另外一种运用生命的方式。

毕竟,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秒,便已经启程。

1、认 真

路从318国道3436KM 处开始, 尼玛扎堆们知道,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步都要认真,所以要从第一步就开始,虔诚俯下身体。

次仁曲珍怀着身孕马上要生了,不能磕头,便每走一段帮杨培爷爷摆放玛尼堆。直到突然宫缩在途中生下孩子,便开始带着新生婴儿朝圣的路,此时仅仅是3570KM,距离出发134KM。

后面更让我震撼的是,过了然乌湖,那是距离生孩子的地方仅 300KM(估计孩子也就一个多月大),次仁曲珍便背着孩子开始磕长头,边磕头,边喂奶。

孩子起名为“丁孜登达”,意为一生的安康。而父母能为这个属马的孩子做的,便是从一出生开始,带他朝圣、转山,一起走每一步。

路上遇到水流阻断了道路,尼玛一行讨论了一下,决定脱下身上用来防止摩擦的牦牛皮和厚衣服,从水中磕过去。是的,是扑进水里磕头。

既然已经决定了上路,决定了虔诚朝圣,又怎么能被一点路上的流水打败。磕过去是本分,排头的几个小伙甚至享受短暂撒欢的快乐,开心地笑着。

这一幕真温暖人心,似乎他们附身趟过的不是冰冷的水,而是欢闹的海边。

既然是本分,也没什么好炫耀的,于是拧干衣物,换上干衣,继续前行。 纪录片般平铺的剧情,并没有平平淡淡,反而在我内心掀起了巨大波澜。我不禁想: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不会不知道“认真”的价值。

我们会告诉孩子,”凡事就怕认真二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但我们也经常会这样照顾孩子,”军训的时候教练要是不注意,就休息一下,别傻练......“,”妈妈帮你排队,你回家睡一觉再来“,”爸爸和老师打过招呼了, 你随便发挥就行......“

可到底是我们太复杂,还是我们太着急。我们告诉孩子认真,却处处给孩子搭人生的“便车”与“后门”。

尼玛扎堆们不会因为觉得佛祖看不到,就不从第一米开始。 不会因为孩子小,就可以先不磕。不会因为水太多,就先越过去吧。

因为他们深知,在朝圣的路上,每一步都不是白走的,每一步都是福报的积累。

电影冈仁波齐好看吗结局怎么样(为什么你应该和孩子一起看看冈仁波齐这部电影)(4)

这里不讨论藏传佛教,但你不觉得这恰似人生么。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任何一步会白走么?难道不是,每一种经历都算数,每一次困难都值得,每一个步伐皆成长。

既然这样,家长们,我们是不是可以学习一下朝圣的精神呢,不要替孩子走路,不要小聪明地躲过障碍,不要着急于超过别人家的孩子。

告诉孩子:认真,是既然上路,便用心面对每一步。

和孩子一起擦干泪水,一起开怀大笑,一起奔跑,一起跌倒,不好么?

2、专 注

318 国道是进藏要道,大型重卡来往穿梭。最近的时候,尼玛们磕头的地方,距离轰隆驶过的重卡车轮,不过一米吧。然而没有人会害怕,没有人会停止磕头,甚至没有人会多看卡车一眼。

我不禁想着每次走在高速公路边,就算我和高速驶过的大卡车隔着护栏,我都浑身起鸡皮疙瘩。

就连跨越东达山前下了暴风雪,重卡还在身边,能见度几十米,还是不停止。 他们这是怎样的专注,怎样的定力呢。

电影冈仁波齐好看吗结局怎么样(为什么你应该和孩子一起看看冈仁波齐这部电影)(5)

每个晚上,他们都扎营在路边,也不挑地方,最夸张的一次,竟然帐篷扎在下坡180度拐弯的路边。大卡车万一一个翻车,后果......

但这不是她们要考虑的,她们认为自己只要专注朝圣就可以了,其他的,交给命运。

雪崩引发的山体滑坡,也没有让队伍立刻起身跑开,仁青看到九岁的扎扎快要被石头砸到,才快速爬到孩子身旁保护起来,眼看要覆没,众人才赶快撤离。

没有到真正千钧一发生死存亡,没什么能影响磕头朝圣的专注。

是的,专注,在这个时代本来就是稀缺资源,因而我动容。大人都知道,人生任何一个目标,都需要极致的专注才能实现。

我们告诉孩子,“你上课的时候要专心”,“你练琴的时候要专心”......

孩子们最早学会的成语也肯定包含了“全神贯注”和“聚精会神”。

但是我们自己呢,我们是不是边刷朋友圈,边头也不抬地呵斥孩子要专心。

我们有没有面对学业、职场、家庭的困难时,也做到了真正的专注,还是给自己一个理由,“工作太忙了,所以这次晋升没准备好”,“孩子太闹了,所以我在职研究生没考上”。

我希望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如果你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有什么资格期待孩子。

告诉孩子:专注,是面对每一个目标,不找理由和借口,向前就是了。

3、相 信

一路上最让我震撼的,是信徒们的相信力。

拖拉机被吉普车撞了,尼玛受伤,拖拉机报废。作为观众的我都要代入了,真想对司机大喊,“你怎么开的车?”

结果在了解到司机在紧急送一个呼吸困难病人去拉萨抢救后,尼玛说,“你走吧,以后开车小心点。”

就这样走了么...... 走了么...

尼玛和几个月的孩子当时都在拖拉机上,没有要求去医院检查,没有要求赔偿。

他们只是决定,放弃拖拉机车头,男人们抬着后面的车厢,用走的。

电影冈仁波齐好看吗结局怎么样(为什么你应该和孩子一起看看冈仁波齐这部电影)(6)

这朴实的有点迂腐啊,我几乎要下这样的结论了,直到我看到下面的情景。

抬出几百米远,男人们放下车厢,拿起自己的垫手板,走回到撞车的地方,重新开始磕头。他们不会因为抬车厢,放弃任何一米的磕头,他们竟然要抬一段,走回去磕过来!

我一个人在影厅里,流泪了,也懂了为什么他们会放走那个鲁莽的司机。

因为他们相信啊。

他们相信人,他们更相信路上的每一个坎,只是佛的考验罢了。

你说你要开车救人,OK,那你快去。因为车头被撞了我们才抬着车厢,但不行,之前的路我还是要磕的。

因为他们相信,朝圣没有白走的路,正如人生。

最后到了拉萨,因为没钱了,众人去打工。房东说你们帮我磕十万个长头吧,我免你们房费,OK 啊,又花了两个月,磕完了。

相信,其实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有些人因为相信而改变,有些人因为改变才相信。

为什么我一再强调不讨论宗教本身,不讨论宗教信仰,因为我其实认为信仰并不是关于宗教的,信仰是你相信你所做的事,你相信你所理解的世界,你就是相信。

反思我们自己,对于我们认为的处事原则,我们是否真的相信。如果我们相信,我们是否愿意无条件地传授给我们的孩子,而不打任何的“折扣”。

我想起了有一次在公园门口,一个妈妈告诉自己十岁的儿子,等一下过去检票口的时候,你不要伸直身体,你要弯腰走过去卖票阿姨身边。我走近了才明白,那是要省下“一米三以内免票”的二十元钱。

这样的事其实每天都在发生。

我不禁要问了,“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诚实的人”,不是我们对孩子真诚的期望么。

为什么区区二十元钱,就使得我们放弃了。

孩子肯定在心底里纳闷,并在心底里开始学习家长的处事。

归根结底,是我们并不真正的相信,我们不相信“正直”的价值。

所以,我们需要自己先成长,然后才能,

告诉孩子:相信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像爸妈告诉你我们相信的那样。

4、 不 畏

最后的最后,杨培爷爷在冈仁波齐的脚下过世。有人说过世前两天杨培一直在咳嗽,可能是肺水肿,因此说是朝圣队伍没有科学知识,不懂及时救治。

而我不这么看。我认为他们都知道,但他们深知这本身就是一个考验,去行走,去朝圣,在生命随时可能停止在路上的时候。

如果因为可能死去,就停止追求,那样绝对不是真正的朝圣。

这不就也是生活么。

如果因为可能失败,就停止追求,那样绝对不是真正的奋斗。

尼玛扎堆发现杨培过世的那个清晨,他默默拿起了杨培手上的转经筒,扛起了领导队伍继续向前的责任。那一刻我是哭了的。

是的,

认真,专注,相信,不畏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修行。就像这首藏地民歌里的从容,尼玛们在艰难上坡的时候,也不忘一起唱起来:

“我一步一步向山上走,雪一片一片往下落。

在雪花和我约定的地方,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我们都有同一个母亲,却有不同的命运。

命好的那个做了喇嘛,命不好的我去向远方。“

为人父母,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修行吧。

人生总有起伏,总有高低,但冈仁波齐就在那里,不远不近。

下面,我想讲另一个关于认真,专注,相信和不畏的故事,不是关于某个人,是关于“医来er趣”的背后,是怎样的一群人。

毕竟,创业也是在坚定地做一件,随时可能挂在路上的事情。

毕竟,这个账号给大家做专业的妇儿健康科普,也已经一年多了。

我们不收大家的钱。

我们不夸大其词,没有内容杂乱。

我们坚持由医生带来专业科普,不抄袭网络。

我们做科普文章、视频、课堂直播,还有额外服务的用户群。

事情要从 2008 年说起。

一个我们叫“郑少”的中年大叔,和另一个中年大叔“老吴”看到一个时代到来,那就是移动互联网、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技术的井喷发展。

我们觉得新技术和医疗结合,将会产生穿戴式医疗设备和系统的机会,从而变革医疗。首先,大型、昂贵、复杂的医用设备,可能被小型、可家用、远程、无线、智能的设备所代替;其次,就像智能手环持续计步那样,你的心率、呼吸、体温、血压、心电、血氧都可以被简单地持续监测,进而为医生诊断和自我健康管理带来革命。

我们坚信这一天终将到来。所以我们默默地成立了一家叫“睿仁医疗”的公司。 从创立伊始,睿仁医疗的使命愿景就是:Connected Health For Tomorrow 连接健康明天,专注于可穿戴医疗设备、系统和数据服务的开发。

2011 年,我们开始了世界上第一个与手机连接的智能体温计的研发。

当时,老吴对郑少夸下海口,说 3 个月搞定研发。结果这个当年保送清华的高才生用了 12 倍——3 年的时间,才实现了吹下的 niubility。

2014 年,我们率先拿到美国 FDA 认证,推出了“发烧总监”智能儿童体温计。

2015 年,我们接着推出了“孕律”智能备孕基础体温计。

2016 年,因为我们不满妇儿健康领域的科普质量,不能接受反复抄袭的、从网络上复制粘贴的,所以我们启动了自媒体计划——“医来 er 趣”,和医生联合, 专注妇儿健康与科学育儿,且永远免费。

2017 年,我们推出了医院内使用的“中央体温持续监测系统”及“围手术期无线体 温监测系统”。

现在,我们的产品在全球超过 25 个国家和地区有销售。 直到今天,我们面市的产品,还是只有体温这个参数。因为这一路走来,坑是真多啊。

我们唯有用“认真”,坚持把体温先做好。

至于我,

十年前的今天,我从复旦大学毕业,加入了一家世界 500 强的美国公司。

五年前,我辞去管理数亿生意的工作,开始创业。

三年多前,我被“郑少”的魅力迷住,加入了睿仁医疗,至今。

--- 以下是【宗教背景介绍】---

藏族人毕生往往有两大心愿:一是到拉萨大昭寺朝圣,二是到神山冈仁波齐转山。

冈仁波齐峰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最高峰海拔6721米,是中国最美、最令人震撼的雪山。人们对神山的崇拜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000年以前。神话中,这座神山是世界的轴心,佛祖释迦牟尼的道场,传说印度教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主神湿婆,也居住在这里……

世界各地满怀信仰的人,总是不远万里,不辞冰雪,携家带口来到神山脚下,并以最虔诚的朝圣之心,踏上那条充满神迹启示的山路,向神山顶礼膜拜——他们相信,人要承受六道轮回之苦。只有两个办法可以免除,其一是修成活佛,其二就是转山:转神山不仅可以洗清一生的罪孽,还可以让人在轮回中免遭堕入无间地狱,脱离六道轮回,来世成佛……

2014年是藏历马年,在藏传佛教里,马年是释迦牟尼降生和成道的年份,也是冈仁波齐的本命年。这一年里,诸神都会聚集到冈仁波齐——此时转山功德更大。天上飞着鸟,山中有各种动物,在有功德的人看来,它们就是诸位神灵的化身或使者。马年转山一圈,相当于平常年份的13圈。

作者:Josef,睿仁医疗首席运营官

声明:原创作品,首发医来er趣公众号,关注女性健康、备孕和科学育儿,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

医来er趣,长期邀请三甲医院妇产科、儿科、疫苗、皮肤科、营养科和心理方面的医生为您做免费的科普课堂和在线答疑。旨在让女人更健康,怀孕更容易,育儿更加科学有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